- +1
《流浪地球2》出書啦!中國人的科幻電影是如何煉成的?
2019年,《流浪地球》的橫空出世,標志著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到來。
四年后的春節,《流浪地球2》再次以奇觀式呈現,刷新了影迷對“現象級”的認知,將中國科幻類型片創作提升至新的高度。
“你們盡管想象,我們負責實現”,導演郭帆領銜的影片團隊,以硬科幻的外殼、頂尖水準的制作和聚焦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大理念,向世界講述了不同于好萊塢風格的“中國故事”,樹立了新的中國科幻影史里程碑。
《流浪地球2》的誕生與成功,對于所有人來說,看上去都是必然的。
然而對于主創團隊而言,巨大的工作量超乎每個人的想象。當所有人帶著信心和經驗上路,卻再一次經歷了一場生死跌宕的冒險。
導演郭帆坦言,原以為拍攝續集是“從1到2”的積累過程,卻沒想到,最終面對的依然是“從0到1”的開拓、質變與超越。
“挑戰,從來都是去往未知之地。”
心中有山,才是真正攀爬的動力所在。講好中國敘事,所有人摸索的經驗、嘗試的方法、流下的眼淚都是開創性的,它們會成為未來的鎧甲。
這一次,《流浪地球2》電影團隊和圖書編委,攜手中信出版集團,在《流浪地球2電影制作手記》中,記載了這個團隊新的征程。
《流浪地球2》官方授權電影制作全記錄,披露創制細節和十萬字完整電影世界觀。
一覽中國科幻電影制作流程,看中國力量如何成就中國想象。
球學教科書:
披露眾多創制細節與十萬字電影世界觀
“我們只有盡可能做到我們能做的一切,才能無限接近大劉對科幻片的要求:好的科幻片是紀錄片,可以描繪出未來的歷史。”
——郭帆
描繪未來的歷史并不是一件易事,歷史的血肉需要細節去充盈。如果說第一部《流浪地球》是在挑戰國產重視效電影的完成度,《流浪地球2》則是完成電影細節的“多樣性”。
為了讓觀眾感覺“比1好一點”,電影團隊全身心“鉆進”了細節的N次方。一位影迷自從電影上映以來,在影院反復刷了100多遍,依然能不斷發現新的細節。
這些細節體現了電影團隊在每一個環節中的“全力以赴”。每一天,大家都不停地為超越昨天的自己而奮進。
在《流浪地球2電影制作手記》中,更多的幕后故事與細節浮出水面。

編委團隊深入劇組探秘、披露諸多電影之外的專屬檔案、收錄一手設定資料,包含分鏡頭畫稿、平面設計手稿、珍貴劇照等。
揭秘各種高科技場景和道具誕生始末:MOSS、太空電梯、月球發動機、門框機器人、機械狗笨笨、休眠艙、潛水服、工程外骨骼……

秉持著電影將細節做到極致的觀念,手記從最開始的目錄中即增加滿滿的“隱藏彩蛋”,每個章節前的紅色數字都代表著特殊的寓意,它們是與影迷隔空對話的專屬浪漫。

影迷們親切地稱之為“球學教科書",并開啟逐幀找線索任務:
六十小時制如何運作?劇組究竟吃了多少的苦?
最痛苦是想留不能留,是否剪輯成上下部?
“炸月球”的可行性是多少?
如何在蛛絲馬跡中挖掘對《流浪地球3》的猜想?
……
“新的一批手記已經在路上了,未來幾個月的球學就靠它們了。”

這些詳細的記錄最終百川歸海,呈現出隱藏于電影背后完整的流浪地球世界。
如果說細節形成了《流浪地球2》有血有肉的肌理,那么電影世界觀和編年史則是故事能夠自洽生長的骨骼。
《流浪地球》第一部的電影世界觀搭建,是從“太陽危機”被發現開始的。想要呈現可信的“流浪地球世界”,就必須明確闡釋這個世界的根本原則。
于是,一支集合各領域頂尖科學家的“世界觀探險隊”就此出發。

集結來自中科院、清華大學等機構的20余位科學顧問,畫出了進入流浪地球世界的路線圖:
從普通人的衣食住行、文化娛樂、政治法律、社會經濟、醫療教育、心理狀態,到流行趨勢、各學科發展與研究成果等,對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詳盡鋪開。

最終,《流浪地球2電影制作手記》中展現的完整世界觀長達十萬字,甚至比《流浪地球》原著還要長。

在這里,每一位讀者都可以共同點亮科學幻想。
在這里,我們看到2044年超強太陽風暴與2058年月球危機的“歷史記錄”,看到北京航天中心與中科院數字生命研究所的成就與歷程,看到“流浪地球法”的頒布起草,也看到那個時代的奧運會、大學生活與“二次元”新生態。
電影劇組在這上面花費的心思是無法用數字統計的。
在電影里,有人拿起一封信,或者拿起一部手機,手機上面的新聞、聊天記錄、顯示的內容都需要有具體內容。
例如,在電影中,人類在太陽系的最后一屆奧運會——2044年上海奧運會,原本計劃于夏季舉辦,但受到國際大環境的影響,不得不延期。
影迷們驚喜地在書中發現,為了最大程度展現出其真實性,劇組竟然還為這轉瞬的鏡頭,專門制作了宣傳海報。

logo的設計無比精巧:五環變成了地球脫離太陽系的運行軌道。這充滿想象力的構思,也引發了大家的熱議:細節決定成敗,究竟需要多少努力,才能無數次地創造驚喜?
“真誠在這個時代,是和鉆石一樣珍貴的東西。”
而這僅僅是滄海一粟。

在這個龐大世界的紋理中,埋藏著無數驚喜,體現了每一位劇組人的熱愛與付出。
關于這些付出,制片人龔格爾說:
“我們并不是創造流浪地球世界的人,我們是跟隨這個世界去發現的人,去探索的人。”
正是在這樣的創造與探索中,流浪地球世界擁有了無比動人的力量。
植根于所有人的熱愛與付出,這個世界擁有了真實的生命力,于是就這樣,它點燃了更多人的夢想與愛。
他們是真的想教會我們拍電影
愿熱愛與中國科幻電影人同在
這些年來,除了電影創作,導演郭帆和團隊始終在做這樣一項工作:把電影工業流程與藝術管理經驗完整記錄下來,并進行研究整理,希望能為后來者的電影創作提供經驗。
郭帆說:“我相信,一茬接著一茬干,未來電影人一定會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中國電影也一定會越來越好。”
于是,《流浪地球2電影制作手記》承載了更多的意義。這是一本厚厚的“錯誤集”,全方位記錄了電影的創制全流程:
第一幕:世界觀與劇本;
第二幕:美術、攝影、演員、導演;
第三幕:剪輯、視效、聲音、工業化。
用三幕的形式,深度訪談電影主演主創和幕后團隊,為我們提供了一條走入重視效科幻電影幕后的“訪客路線”。
在這過程中,我們看到中國科幻電影的歷史正在被創造、被記錄,看到國家的發展為電影提供了強大依托與支撐,也看到“中國科幻電影的創制仍需面對技術、人才、境遇、流程、標準等方面的積累不足帶來的諸多困難”。
導演郭帆表示,這是一場“再次冒險”。
與第一部相比,《流浪地球2》多了兩條敘事線,每條又牽扯多個時代,歷史跨度長達數十年,信息量極大提升。
因此,敘事、表演、視效、場景等各方面的復雜性與第一部相比,提升了幾個量級。
手記中記載了劇組人員從“零”開始每一步的探索,他們堅持做到極致,不斷刷新“可行性”的定義。
在2021年劇組正式成立后,郭帆導演每天平均三小時的睡眠,讓手記的編委會甚至想把它的體檢報告作為本書附錄來呈現。在面對“這次《流浪地球 2》的拍攝中最高興的事情是什么”的問題時,郭帆有些苦澀但又有些昂揚地回答了三個字:“還活著。”
173分鐘,7萬字劇本,20萬字編年體,3000余個視效鏡頭,近三萬人次的工作團隊……
有影迷評價道:“我們看到的呈現部分可能是1,但是劇組背后做的可能是10、100,甚至是1000。”
單是作為影片“黑科技”代表的太空電梯,就包含9000萬個零件、300億個面,26萬盞燈。設計師們在它身上花費了長達一年半時間,經過了幾十個版本的迭代修改。

“在太空電梯這個場景里有件事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道具師崔文良表示,在開拍前兩天團隊臨時決定換掉太空電梯里的所有鍵盤面板,30多人連續工作30個小時,硬是完成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當它真的被完成的時候,也為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成就感。”
正是這些一點點的摸索、試錯、迭代、精進,才呈現出如此震撼人心的能量。同時,他們也用這些創造性成果,為中國的電影工業開辟出一條可能的通路。
在本書創制歷程的最后,收錄了《流浪地球2》電影青島部分拍攝殺青日的日程通告,以及導演郭帆給全體家人的手寫寄語。

“如果你想再次擁有你從未有過的東西,那么你必須再次去做你從未做過的事情。這還不是結束,這是再次的開始。”
未來,他們還將一直在路上。

愿熱愛始終與中國科幻電影人同在。
郭帆導演工作室監制全書設計
與《流浪地球2》科幻美學一脈相承
《流浪地球2電影制作手記》由郭帆導演工作室監制,裝幀工藝精美,并不斷迭代升級。
外封雙面印銀,書名起鼓工藝。

內封潘通專色紅,覆“觸感膜”,手感舒適順滑。

三邊書口刷銀,科幻感拉滿。

鎖線精裝,可平攤欣賞跨頁劇照。

精選內文紙,帶來柔軟順滑的翻閱體驗。

電影世界觀前插入透明硫酸紙,沉浸式進入流浪地球世界。

書籍內附贈“行星發動機”拉頁,正面印圖,背面印銀。
首刷加贈電影海報。

包裝升級,訂制飛機盒,盡量避免運輸過程中的損壞。

熱愛是一切的發動機。
正如劉慈欣在書中寄語中所寫:
自2019年電影《流浪地球》上映以來,我經常被問道:中國科幻電影的黃金時代是不是已經到來?
“一個時代的到來”常常是后人書寫歷史的標記。中國科幻電影的歷史正在被創造、被記錄。這本手記和電影《流浪地球2》都在見證一段歷史的發生,一種趨勢的延續。
郭帆稱,這本冊子是時間的禮物。
希望這本時間的禮物,帶給更多的影迷以樂趣,更多的電影人以經驗,更多的科幻愛好者以夢想,更多的讀者以力量。
歡迎加入流浪地球世界。
官方授權電影制作全記錄
創制細節x主創訪談x幕后花絮x珍貴圖片
10萬字電影世界觀x100年編年史
原標題:《《流浪地球2》出書啦!中國人的科幻電影是如何煉成的?》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