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弄堂里上演時裝秀,蘇州河畔看見時尚未來
“落雨了,打烊了,小巴辣子開會了……”在充滿童年回憶的上海兒歌聲中,一場“里弄時裝秀”在蘇州河畔的百年歷史建筑衍慶里上演。
隨著絲絲細雨的飄落,模特在化身為T臺的弄堂中來回穿梭。T臺的主題背景板以“床單”為概念設計,臺下兩邊圍坐的觀眾,一邊緊鄰衍慶里時尚產業園區,一邊背靠居民小區樓。這一切都令時裝秀既有魔都風情,又帶著些許生活煙火氣。
5月7日,“里弄時裝秀”開啟了由百聯股份和Ontimeshow共同推出的THE BANK MARKET,這一活動還包括設計師品牌sample sale和屋頂露臺市集,吸引了諸多時尚愛好者冒雨參加。在前身為中國墾業銀行倉庫的百年建筑衍慶里,時尚風潮和歷史文化相互交織,作為時尚孵化場——百聯時尚中心,也是第一次打開門,面向普通公眾開放。

衍慶里的弄堂時裝秀
THE BANK MARKET“里弄時裝秀”,上半場由百聯股份戰略合作伙伴Ontimeshow 的新銳設計師培育計劃“Young Talents”帶來集合秀,下半場由百聯股份旗下時尚買手店the bálancing攜手國內外設計師品牌,發布“弄Lòng”SHOW主題秀。

在活動期間,與衍慶里深度合作的設計師品牌HAIZHEN WANG,Zhong Zixin,RUOHAN,ANNEN?NO,JARELZHANG,CRUSH Collection,也都開放了自己的工作室,讓消費者不僅能購買心儀的設計師品牌sample,也能與設計師們近距離互動交流。

“整場秀讓人感受到的是時尚的生活化和接地氣,這不僅與弄堂這一上海人熟悉的氛圍有關,也因為走秀的并不只有專業模特,還有我們自己的同事和朋友,這樣更能接近大眾。”百聯時尚中心總經理董黃之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說,“時尚不一定都是高高在上的,大家也可以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體驗時裝秀所帶來的時尚氛圍。”
這一點也體現在“弄堂時裝秀”的舉辦時間和受邀觀眾上。由于這場秀并不以訂貨為目的,所以它沒有選擇在時裝周扎堆的3月或9月舉行,而是在“五五購物節”期間。受邀來到秀場的,主要都是品牌的粉絲,是一些時尚愛好者或喜歡獨立設計師品牌的人,時裝秀是為了讓他們體驗時尚氛圍,是整個THE BANK MARKET活動“開門營業”的引子,觀眾看完秀還可以再逛逛屋頂露臺市集和設計師品牌sample sale。

首次開放的衍慶里露臺市集,集音樂、零售、吃喝玩樂為一體,既有燒烤又有紅酒,你可以在DJ音樂中買到一束美麗的鮮花,也可以低下頭來摸摸路過的可愛狗狗,趁周末與朋友們聊聊天,一起度過愉快的休閑時光。當然,在玩樂中也可以消費,當天設計師折扣集合店OUTOFSTOCK0909 上海、精品買手店the bálancing共同帶來多個品牌,如生活方式品牌Tagi.、襪子品牌SIOICIKI、香氛品牌groundle、包包品牌PabePabe和Chemic以及首飾品牌COPULA等。
百聯時尚中心衍慶里作為時尚產業園區主要是商用,日常并不對大眾開放。入駐園區的不僅有時尚品牌、設計師?作室,還有showroom、?告、時尚教育、媒體公關、時尚攝影等時尚產業上下游機構,它們共同構成時尚產業?態圈。正是因為園區在日常運營中比較熟悉設計師品牌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并能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讓品牌得以穩定發展,才為這次活動奠定了基礎,做到充分聯動整個園區的空間。
時尚孵化場的拓展實踐
“里弄時裝秀”中最先亮相的,是今年入選Ontimeshow “Young Talents”設計師發現計劃的新銳設計師品牌,HANQING DING、JUNYANG、JULY LI、MOLE’NERATION共同帶來一場集合秀。這也是該計劃2018年啟動以來,第一次舉辦時裝秀,并在衍慶里開辟了可供入選品牌展示和銷售的空間。
今年“Young Talents”共有近200位年輕設計師報名參加,入選的設計師大多都有國際化的學習和成長背景,這為其品牌未來發展成為國際品牌提供了可能性。他們的設計中呈現出時裝生活化、語境國際化、中式美學元素應用等特點。所謂時裝生活化,主要指的是將設計元素提煉和轉化,涵蓋到現在的生活方式中,對設計師品牌來說,從概念到商品的轉化非常重要。
作為百聯股份戰略合作伙伴,Ontimeshow不僅是目前中國體量規模較大的時尚設計師品牌貿易線下展會,也是設計師品牌的管理孵化平臺,“Young Talents”為入選的新銳設計師提供從產品開發、供應鏈支持、市場宣發、渠道銷售等多個層面所對應的專業機構支持。
在培育未來型品牌時,更要看重品牌的長遠發展生命力和文化傳播能力。“服裝是很好的文化載體,好的服裝品牌在商品之外應該可以帶動文化傳播。市場是流通的血液,但你的骨骼和靈魂也要在。”顧葉麗表示,現在中國本土的很多設計師在文化上更加自信了,能將中國文化的意境和語境涵蓋到服裝設計中。

“里弄時裝秀”的另一場秀,由百聯股份時尚買手店the bálancing帶來包括GOODBOY、FENG CHEN WANG、PRIVATE POLICY、STINEGOYA、SANKUANZ、TOGA等在內的國內外設計師品牌。可以看出,the bálancing 此次弄堂秀將不同風格的品牌和單品巧妙搭配,使時尚和實穿之間達到某種平衡,讓潮流風尚更具生活氣息。
the bálancing總經理邵穎琳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之所以在衍慶里舉辦這樣一場弄堂時裝秀,是希望能將時尚潮流與在地文化做結合,包括為到場觀眾準備的伴手禮,也是充滿弄堂兒時回憶的玩具,如竹蜻蜓、游戲棒,從而為他們帶來時尚和文化融合的感受和體驗。“實際上我們在經營中也一直在挖掘文化價值,在商品之外附加一些精神意義。”
如今的年輕消費者不僅看重商品的功能性,更注重購物體驗及購物過程中的情感交流,因此the bálancing通過店內裝置展覽、社群活動等與他們建立連接、產生共鳴。比如在“世界地球日”4月22日,the bálancing與法國品牌K-WAY攜手PLAYER社群,發起一場城市騎行活動,以the bálancing港匯店和太古匯店為始終,途徑武康大樓、大福里等有歷史底蘊的海派文化建筑,讓參與者在都市空間的漫游中,感受生活之美,同時也體驗到文化底蘊。她透露,the bálancing還將在5、6月陸續推出寵物友好、敦煌藝術等主題活動,意在呈現更豐富的購物空間體驗,與消費者建立更多的情感聯結。

“鑒于這樣的消費趨勢,我們不斷地通過一系列的跨界活動與消費者進行文化、藝術、社交方面的互動,在精神層面與他們共鳴,形成消費者粘性。”邵穎琳說,the bálancing并不只是一個售賣商品的空間,同時也是傳達平衡美學理念的地方,對消費者的時尚審美、生活方式產生影響。“一直以來我們都堅持選擇具有獨特風格且符合the bálancing價值觀的商品,希望可以在有限的空間之內,通過藝術的呈現方式,展現出生活之美的無限可能,攜手我們的消費者一起發現美和探索美。”

蘇州河畔的時尚未來
THE BANK MARKET的“弄堂時裝秀”在臺上的展示不過短短幾十分鐘,但兩場秀足以讓我們看到,在那看不見的秀場之外,中國新銳設計師到國際成熟設計師之間的蛻變成長之路,正從腳下延伸出去。
據百聯股份、ONTIMESHOW和逸芮聯合發布的《2022年中國設計師品牌發展觀察》報告,中國原創設計師品牌的發展從2005年開始起步,直到2015年才開始爆發式成長,近年來熱度很高的設計師品牌,創立時限大多在5-10年之間。因此,相較于國際時尚圈,中國設計師品牌仍處于培育發展階段。
好的設計需要時間去沉淀,也要靠整個產業的推動。中國時裝產業結構需要不斷地搭建和完善,它涉及到生產、供應鏈、人才等各個方面,成長的土壤和環境正在慢慢形成。
蘇州河畔衍慶里吸引人之處,除了它是一棟經由現代化改造的百年歷史建筑,與設計師喜歡的氣質契合,也因為它依傍著上海“母親河”蘇州河,這讓人不由想起巴黎塞納河畔的瑪黑區。
瑪黑區的蓬皮杜藝術中心,因其豐富的文化與歷史底蘊,吸引著一代代藝術家、設計師,他們的集聚讓這里成了巴黎最主要的文化藝術與時尚之地。如今這里有很多設計師品牌工作室和Showroom,巴黎時裝周期間,不少有趣的活動都會選在這里進行,就連美術館也會出租給設計師品牌作為Showroom。

上海蘇州河與巴黎塞納河之間也存在著差異,但衍慶里依然會引發人們對時尚產業未來的想象。衍慶里是一個支點,也是一個原點,可以慢慢擴散出去。當時尚產業的縱深布局融入到蘇州河畔的歷史人文語境中,文化賦予了商業更精準的定位,更多元的內容,更豐富的場景,也讓商業與文化進行無邊界的探索。
現代城市發展中,濱水區域的更新受到廣泛關注,現代技術也已經助力濱水城市克服地理限制,較為自由地在水岸拓展空間。高質量的濱水空間除了具有視覺景觀、休閑游憩等功能以外,還能促進城市產業振興、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民生福祉,這也是澎湃新聞旗下智庫澎湃研究所近年來積極跟蹤“一江一河”發展動態與趨勢的主要原因。從2020、2021年的“沿蘇州河而行”,到2023年的“水岸中國之活力黃浦江”,我們持續關注水岸建設在城市轉型升級中的作用,并推動國際經驗的交流。
上海作為時尚之都,在“一江一河”的發展背景下,如何利用好國際中心市場優勢,給予原創設計更好的土壤和環境,不僅和構建一個較為完善的產業集群和生態供應鏈體系有關,也和沿岸的商業、文化、生活在更高質量上的協同發展有關。

現在,衍慶里的時尚大門已經打開,從消費者走近設計師的那一刻起,他們也走進了時尚里。這只是第一步,當越來越多的人走進時尚世界,蘇州河兩岸的時尚土壤就會孕育更多的想象空間。
(本文圖片來源:澎湃新聞記者周平浪、衍慶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