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翁貝托·??啤邦A言”人工智能了嗎?
?要說2023年春天最想安利哪些譯文新書,前三名里必須得有文壇“最強大腦”翁貝托·??频摹堵灏⒛扰醯纳衩鼗鹧妗?/strong>:
一位經營珍本古董書的書店老板,在一場意外后失去記憶。雖然他能隨口說出書中的每一句話,卻不記得自己是誰、身處哪里、身邊的人究竟是友是敵。于是,他回到家鄉,在祖父那間堆滿各類報紙、雜志、漫畫、海報的舊居里尋回失去的記憶。

古董書商、閱書無數、博聞強記……這些設定奇妙地和埃科本人匹配上了,畢竟他身兼作家、符號學家、大學教授等多重身份,更有一棟專門的房屋來存放自己數以萬計的藏書。
《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難道是翁貝托·??频摹胺蜃幼缘馈??

世界名畫《書書書書書埃科書書書書書》,又名《文壇最強大腦和他的數據庫》
而且,作為一本奇特的“超鏈接小說”,書里出現了數量眾多的影、音、書,埋下了各種流行文化彩蛋:大力水手、菲力貓、匹諾曹、幻影俠……它們彼此鏈接,信息量之大,堪稱一個小型局域網。
每位讀者被它吸引的點都有所不同,但是什么話題又都能跟它連上。所以,一旦開始討論這本書,那么話題走向必然會和這本書的內容一樣,從一個話題點鏈接到另一個話題點,變成永遠也沒有盡頭的“超鏈接”。
“最強人工智能”銳評文壇“最強大腦”
既然如此,我們決定請什么都懂、什么都聊的最強人工智能ChatGPT,讓它銳評一下??坪汀堵灏⒛扰醯纳衩鼗鹧妗贰?/p>
?提問:以“古董書商”為主角的小說有哪些類型呢?
回答:會有推理類(以古董書為工具、證據幫助破解迷案)、純文學類(圍繞古董書商身份展現他們的情感、生活經歷以及對文學領域的見解)、歷史類(描述他們在歷史事件中的經歷展現社會生活狀態)以及愛情類(與另一半展開圍繞古董書的情感糾葛)。
再問:如果是“失憶的古董書商”呢?
回答:一般來說,“失憶的古董書商”可以用來探討記憶、身份認同等主題,可能會嘗試通過書籍來尋找自己的過去,會探討失憶對個人和周圍人的影響,以及重新建立聯系和身份認同的過程。
追問:如果是“翁貝托·??茖憽浀墓哦瓡獭??
或許是之前已經被投喂過相關數據,AI向我們復述了《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的小說梗概,以及這么一段話——
回答:翁貝托·埃科可能會探討關于人類記憶的哲學問題,比如記憶的不確定性和可塑性,以及文化對記憶的影響??赡芡ㄟ^古老的書籍和文獻來展示歷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探索文化與個人身份之間的相互關系。此外,他可能會將一些神秘元素加入故事中,比如失蹤的書籍、隱藏的信息和神秘的密碼,以增加故事的復雜性和懸疑性。
??講真,假如你讀過小說,會發現除了“加入神秘元素”那部分,AI 說得真還挺不錯。
想一想??七^往作品里的元素:貫穿《玫瑰的名字》始終的兇案和神秘宗教、古老文獻,《波多里諾》以東方探險展開的圣杯傳說,《傅科擺》神秘符號下子虛烏有的圣殿騎士陰謀,《布拉格公墓》偽造的改變歷史的假文件……

?再加上??茟T常對人——尤其是知識分子——在身份、知識、精神,乃至國家權力、社會體系的解構和嘲諷,一切的一切與“古董書商”合在一起,AI 給出這樣的回應不足為奇。
那么,假如翁貝托·??剖チ擞洃洉鯓樱?/strong>
“最強大腦”???,預言了ChatGPT?
“你知道,引文是我唯一的霧燈。”
這是主人公、失憶古董書商揚波對妻子保拉說的一句話。對陷入記憶迷霧的揚波來說,除了身邊的親朋好友,記錄往昔的元素——舊書店的珍本書、祖父故居里如山如海的舊書舊雜志、老漫畫和電影海報、老唱片,揚波本人少年時的課本筆記本——都是他重新搭建自己身份和回憶的基石。
“有關霧的引文,我至少收集了一百五十頁?!?/p>
?除了“最強大腦”翁貝托·???,整個文壇大概沒有幾個人能這么自信。
“霧氣”是小說中最重要的象征物。從一開始醒來“懸浮在灰白色的霧氣中”,到最后結尾時“一陣鼠灰色的薄霧彌漫在臺階頂,遮住了入口”,每當揚波陷入記憶缺失的困擾時,“霧”就會噴涌而出——不知道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里的神秘霧氣,是不是與??频囊环N遙相呼應?
揚波的醫生說“記憶會產生一種不安”,灰蒙蒙、乳白、或亮到刺眼或朦朦朧朧的“霧氣”,將這種不安具象化。醫生還說:
“記憶是部分在我們已經學過或者說過的基礎上予以復原……您必須從這個形象出發,重新構建,那才是您自己的。記憶是苦事,不是愉快的享受?!?/p>
?看到這里突然“咯噔”了一下,意識到??茖懙囊苍S正是ChatGPT運行的原理:
揚波=和AI對話的人類,揚波體驗過的語言、文字、圖像、音樂、電影=巨大的數字化模型,揚波脫口而出的引文=人類和模型的互動,揚波撿回的記憶=AI給出的反饋內容。
最終,揚波把所有的信息碎片重新拼成自己的記憶,重新認識到“我是誰”的時候,一定程度上就是AI完成了對人、對世界的一次小型建構。
“我對自己說:揚波,你的記憶是紙做的。不是神經細胞,而是紙張。有朝一日,或許有人會發明一種電子裝置,在電腦上只要用手指輕輕一碰,就可以瀏覽從古至今的全部書頁,并且不必相互知道是什么人、在什么地點就可以傳遞,那時候人人都像你一樣了?!?/p>
?在??茖懽鞯哪甏?,他不可能知道現在火熱的AI大模型的運作原理,但??频纳衿嬖谟?,他總能不經意地預言一些什么。

??前幾天偶然重讀《密涅瓦火柴盒》中的一篇專欄《關于時空旅行的思考》,發現處處都在驗證最近火熱的穿越日劇《重啟人生》。比如他寫道:
?相較于前往未來,很多人更想回到過去,并在回到過去的旅程中重新找到自己的青春年華;來自未來的旅行者應該致力于促進人類的發展,給他們自己留下一個美好的未來;甚至“那些智慧超群的精英分子,如石器工具的發明者、蘇格拉底、哥白尼、巴斯德、愛因斯坦等等。他們之所以比我們更加聰明,是因為他們在未來的小學時代就已學過‘日心說’和‘E=mc2’”……
?所以,說《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無意之中預言了人工智能的原理,或者從ChapGPT運作的角度去理解情節,并非完全是異想天開。
?我們的記憶被如何建構?
?毋庸置疑,《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是一本關于記憶的書。
?“我只需聽從它們,讓它們牽著我的手行進?!?/p>
?對揚波來說,幫他尋回記憶的“刺激”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周圍人給予他的語言信息。
關于身份:
?“你就是揚波。大家都這么稱呼你。我是保拉,你的妻子。認出我了嗎?”
?關于職業:
?“在波河平原。我們住在米蘭。冬天從我們家就望得到公園里的霧。你住在米蘭,你是古董書商。你的工作室里滿是古書?!?/p>
關于情感:
“你過去是,現在仍然是個很帥氣的人,你的笑容令人難以抗拒,有些女人根本不抗拒。你自己也不抗拒——你一直說你能抗拒一切,除了誘惑?!?/p>
語言,是人類社會最基本、最重要的體系。借助語言,揚波初步找回了自我的身份認定,和身邊各色人等重建關系,甚至將不道德男女情感保持在了“曖昧”的階段……

《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彩插內頁
?從主觀角度,六十歲的揚波保有著初生嬰兒的純粹,但在陰暗的另一面,此時的揚波最容易被操控的、最容易去重新打造他的性格、思想。
對此,揚波本人并非沒有警覺:
“這些陳詞濫調我似乎都知道,但是不知道怎么才能令人信服地把它們串起來。再不然,正因為這些陳詞濫調不切實際地糾纏在一起,你根本理不出頭緒,這些故事聽來顯得可怕而虛假。”
所以揚波選擇聽從保拉的勸說,回到家鄉,希望從祖父的舊宅中,從實體化的“資料庫”中進一步找回身份和記憶。
當他重新閱讀、觀看、聆聽各種文化載體時,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將其想象成與那個時代所做的一次對話:
“我把毫不相干的證據拼湊起來,加以剪輯連接,有時候依據一些念頭和情緒的自然聯接,有時候按照它們之間的反差?!?/p>
?只是在對話中,他心中的疑問越來越深:明明面對的是同樣“數據”,現在六十歲的揚波找回的人生,為什么和當時十歲時揚波經歷不像是同一段人生經歷?
“正確記憶”,一定對嗎?
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五年,二戰中處于墨索里尼統治時的意大利,正與美國交戰,而少年揚波形成人格、思想的最重要階段——青少年時期——正和這樣的時代相重疊。
他發現手中的美國歷險故事雜志“水牛比爾”,被意大利出版商印成了《“水牛比爾”,意大利平原英雄》,“當時我是否知道,這些被我視為勇敢的小同胞的孩子,在我出生幾十年前就生活在異國他鄉?”;
電唱機里,對納粹領袖墨索里尼的頌歌,和貝多芬、莫扎特、肖邦的作品交替播放,此時揚波才意識到少年時自己曾經處于的分裂狀態:左耳聽的是帶來民族榮耀的贊歌“身為意大利人是最大的特權”,右耳聽到的是祖父收藏的萊斯卡諾姐妹唱的荷蘭郁金香,“一個舞槍弄棒、操練玩具士兵的小男孩寧愿解放要命的科西嘉,而不愿威嚇郁金香和為情顛倒的企鵝”;
一九四一年一月六日至七日的《晚郵報》上,大標題是“巴迪亞前線戰事激烈”,“我軍英勇抵抗重創敵軍,其他據點亦已陷落”,而邊上的空白處,祖父的筆跡記錄著來自倫敦廣播電臺的報道:“倫(敦)電,巴(巴迪亞)陷(落),(意大利軍隊被)俘四萬”;
?通過那架質量不錯的古董收音機,他記憶起當時在燈火管制下聽到的仿佛“《巨人傳》里龐大固埃的凍結的聲音”:
“盟軍在西西里島登陸,電臺(是阿莉達·瓦利的聲音!)讓我們回味‘愛情不會,不會像頭發的金色那樣退色’。羅馬首次遭遇空襲,瓊·盧恰伊晝夜歌唱‘孤孤單單,手牽著手,到明日之朝’。
?“盟軍在安齊奧登陸,收音機沒完沒了地播放《無盡的吻》;阿爾德阿廷墓地發生了大屠殺,廣播電臺用《禿頭》和《扎扎在哪兒?》來振奮我們的精神;米蘭遭到轟炸,米蘭廣播電臺播放《比非斯卡拉的風流姑娘》……”
?甚至在收藏的《托波利諾》周刊里面,那個“著名的老鼠被殺掉了”,“好幾種連環畫都有這種情形——美國人物開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意大利的模仿者”……
“在這個精神分裂似的意大利,我是怎么過來的呢?”
?這也是翁貝托·埃科最想提出的,也是他作品中一貫的對人類劣根性的警示:當人類以為自己“正在了解一切的時候,也就是不再知道一切的時候”。
《玫瑰的名字》里面威廉和修士們的對峙,他不止一次提出,壓制文化傳播和進步的根源,正是那些自以為掌握了知識制高點的修道士;
?《波多里諾》里,他說人們躲在他們“制造出一樣沒有人相信、也不愿其存在的東西”,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這些“奇跡不可思議”;
?在《布拉格公墓》最后,他強調編造一切謊言的“西莫尼尼”就生活在你我身邊;

??在《傅科擺》里,他說“每當一位詩人、一個布道者、一個首領、一個巫師咕噥幾句,人類就要花去幾個世紀的時間解讀他們那些毫無意義的聲響背后的信息……因此,他們變成如此這般的被人們頂禮膜拜”……
到了《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人類的自以為是和傲慢,被埃科化作對破碎世界的拼貼。也正是前面說到的,幫助揚波重建記憶和身份的刺激:語言,文字,以及其他任何文化承載物——書籍,圖像,音樂,電影,等等:

?“我必須放棄那些滑稽可笑的故紙,還事物以本來順序,在時間的進程中細細品味?!?/p>
人的思想體系從何而來?
?相對于稍縱即逝的語言的敘述,文字、圖像、聲音等載體當然有著更深的影響力。問題在于,這些載體來自于何方?
六十歲的揚波發現十歲時自己接受的文化產品,幾乎都受到過審核、刪除、修改;也只有六十歲時重啟人生的揚波,才會去思考小時候讀過、看過、聽過的東西,真的足以推斷他成為了誰嗎;他確確實實親身經歷了一個時代,卻在六十歲時發現那個時代充滿了被篡改的謊言;他希望真正去認識這個世界,他得到的世界卻永遠缺失了一些重要的拼圖,而談論這些缺失的拼圖,在任意一個時代都會是一種禁忌。
更讓??凭璧?,是掌握著投喂這些拼圖權力的巨大的利維坦,當社會成員的能量基本上都來自這個巨大的權力模型時,“人們獲得最后的啟示后隨即陷入黑暗,那么應不應該要求得到最后的啟示呢?”

??圃诮o自己“投喂數據”
科幻小說家萊姆在《索拉里斯星》中寫了能和其他生命“信息交流”的海洋,人類進入其中,希望得到些什么,結果呢?“索拉里斯星上的智慧大海沉默不語,精神瀕臨崩潰的人類科學家喃喃自語?!?/p>
最后,讓我們回到開頭,書名《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何嘗不是埃科這個“利維坦”推給你我這樣普通讀者的一個“啟示”呢?
?親愛的朋友們,請不要被埃科想出來的這個書名帶跑,如果你想著從故事中去尋找“女王神秘火焰”的秘密,那你就輸了……
謹記,謹記。
這本擁有100多幅精美插畫、全彩精裝的超鏈接小說《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目前已經上線。
讓我們和埃科一起,走進時間的隱秘角落,尋找記憶的花火吧!
- END -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