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五一出游5天,3天在水土不服中掙扎
原創 葉芳 39深呼吸
▼
今年“五一”小長假堪比“春運”,車站、景區“人潮洶涌”,朋友圈不是在玩,就是在玩的路上。
撞上出游高峰,有人大倒苦水:堵車堵到心慌,排隊排到腳軟,更難受的是途中腸胃不適。

◎ 站酷海洛PLUS
網友朱檸形容腸胃一到外地就不爭氣,使人一天到晚跑廁所,簡直跟中了什么詛咒一樣。
人們常把這種現象稱為“水土不服”,意思是人到了異鄉,對當地的“水”和“土”不適應,也就是對當地的飲食、氣候、環境等產生不適反應。
01
去到一個陌生地方,
先以“腹瀉三天”為敬
水土不服一說自古有之,南上北下皆有可能。
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就提到過曹操率領精銳特種部隊南下卻在赤壁之戰大吃敗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北方軍士“遠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時操軍因不服水土,俱生嘔吐之疾,多有死者”;另一部名著《紅樓夢》也說到來自金陵(現南京)的“呆霸王”薛蟠“不服水土,一進京時,便病倒在家”。
出現水土不服的人,有的會吃不下睡不好,有的會上吐下瀉或便秘,有的皮膚瘙癢過敏、痘痘暴長,也有的無精打采、萎靡不振……在水土不服的各種癥狀中,以腹瀉最為明顯。

◎ 站酷海洛PLUS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河南妹子李斯洛容易水土不服,她苦惱表示,“無論是工作出差還是旅游,只要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頭三天準會出現拉肚子,黃連素、保濟丸等腸胃藥物隨身攜帶,等回來后,又要拉三天。有一回還真把人給拉虛脫了,搞得進醫院打點滴了,哎!”
“憑啥大家吃的東西都一樣,別人都好好的,就我一人水土不服?”李斯洛把原因歸結為是自己的胃腸道“太嬌氣脆弱”。
假期旅行,同樣會擔心水土不服拉肚子的張茜茜,除必備止瀉藥外,出門在外會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和規律作息,“餐前便后使用手消,不吃沒吃過的食物,不碰涼拌菜和海鮮,也避免吃路邊攤,以減少水土不服的發生概率?!?/p>
◎ 站酷海洛PLUS
可就算再小心,還是會防不勝防,腹瀉說來就來!
02
水土不服的背后,
是你的腸道菌群失調
關于腹瀉,最常見的原因, 一是由大腸桿菌等細菌引起的感染性腹瀉,也就是醫生口中的“食物中毒”;二是因為食物過敏或不耐受,導致非感染性腹瀉。
對于水土不服拉肚子,有一個比較隱匿的“元兇”,是很多人可能從來沒想到過的:你自己腸道中的微生物失調!
據統計,一個健康人的腸道中存活著超過1000種腸道微生物,細菌總數量達到100萬億左右。這些微生物按照一定的比例就組成了腸道菌群,不僅直接參與維持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更直接影響機體免疫功能。

◎ 站酷海洛PLUS
由于腸道微生物菌群的組成及相對比例是在我們人體比較固定的生活和飲食環境中逐漸形成的,也是相對穩定的平衡,會成為你腸道的“習慣”,一旦突然被打破就會出現各種不適反應,如腹瀉、嘔吐等癥狀。
目前發現,腸道菌群失調所致的水土不服,其實更多是跟飲食結構發生變化有關。
有科研人員專門做了一項有關腸道菌群與“水土不服”的研究。研究者招募了一批志愿者,讓他們從北京出發,到達中南美洲,逗留6個月期間接觸了西方飲食(以魚、海鮮、乳制品和精制谷物等主要食物來源),改變了中餐傳統飲食習慣。

◎ 站酷海洛PLUS
實驗發現,接觸到新的飲食方式,腸道菌群還是處于原居住地的模式,短時間內就可能會出現“水土不服”現象;在異鄉停留一段時間后,腸道菌群會發生變化(通常在1個月內完成),則會使“水土不服”癥狀消失。
這項實驗證明了,飲食長期的轉變會改變腸道菌群,但是隨著飲食的恢復也會使得腸道菌群恢復,說明了腸道菌群具有雙向可塑性和強大的彈性。
此外,有研究表明,飲食越清潔、越單一的人,腸道菌群的“彈性”就越小,這些人就更容易發生水土不服。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馬晉平解釋說,原因是越清潔、越單一的飲食,容易讓腸道菌群的組成也變得單一化,而且這種環境相對脆弱,一旦發生衛生狀況的改變,有較多致病菌進入這一環境,給相對單一化的腸道菌群帶來的傷害會更大。
03
吃點故鄉的水、土能管用么?
對付水土不服,民間流傳一些“偏方土方”:
藥物著作《本草拾遺》介紹治療水土不服,一是刮下鞋底之土,兌水同服;二是以伏龍肝兌水服用,所謂伏龍肝,其實就是灶心土。其依據是:脾屬土,以習慣了的家鄉之土沖服,可以起到調理脾氣的作用,以減輕水土不服的反應。

◎ 站酷海洛PLUS
基于對“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認識與理解,爺爺奶奶輩的人們,在沒有科學研究的情況下,用一點家鄉的土,混上一點家鄉的水,成了防治水土不服唯一的方法。從考古發現到醫學記載,都留下過人類吃土的證據,尤其歷史上的饑荒時期,“土”更成了饑民們活命的最后選擇。即使到了今天,仍有一些國家和地區存在吃土的風俗和傳統。
不過,用土泡水有不衛生和難以下咽之嫌,顯然多數人不能接受,而自帶一杯故鄉的水(原居住地的水)出門倒容易接受許多。

◎ 站酷海洛PLUS
長期生活廣州的85后李晴,“五一”帶2歲的寶寶回江西老家。出發之前,老人來電叮囑她用保溫杯裝滿一杯廣州的水。“我媽說廣州水熱,江西水寒,頭兩天將廣州帶回的水與家里的水兌著給孩子喝,可以防止水土不服?!彼f,這次回老家孩子沒有拉肚子,但不確定是不是這水起了作用。
水土不服的問題用“水”和“土”來治,看似挺有道理的,然而對于腸道菌群失衡或致病菌入侵導致的水土不服,顯然用家鄉的“水土”是治不好的。
那么,出差、旅行、求學到一個新環境,有沒有辦法可以預防和緩解水土不服帶來的腹瀉?

◎ 站酷海洛PLUS
真正有效的預防辦法就是,飲食做到清潔衛生,且盡量保持自己原來的飲食習慣,逐步向當地飲食過度,還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萬一水土不服出現腹瀉,多數情況下服用保濟丸、鹽酸小檗堿片、蒙脫石散等藥物,可以很快改善腹瀉癥狀。
醫生強調,腹瀉者要注意補充因為腹瀉流失的水分,建議少量多次補水,嚴重者可以口服補液鹽,避免脫水,然后進食相對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清粥、面糊,善待自己的腸道菌群。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出現高熱、腹痛、血性腹瀉或嘔吐,特別是使用腸道感染藥物治療無效時,一定要及時就醫。
參考資料:
[1].Liu H, Han M, Li SC, et al. Resilience of human gut microbial communities for the long stay with multiple dietary shifts.Gut. 2018 Nov 12. pii: gutjnl-2018-317298.
[2].顧中一,張士國.水土不服怎么辦?[J] 大眾健康 2010,(7):88-89.
[3].為什么有的人一出遠門就“水土不服”?讓你肚子難受的不是水和土,而是…… 騰訊醫典.陳錚.2019.9.29
編輯|廖穎瑤
封面|站酷海洛PLUS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