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八年解救一千多人,他靠反傳銷為生
你去看最近幾天的微博熱搜。
有個女孩在徐州街頭突然從兩名女子身邊跑開,抱住正在執勤的交警大喊:“警察叔叔,他們是傳銷,你救救我!”
女孩來自山東,找工作時不慎陷入傳銷組織遭到監控,一直在找機會報警。
“我救的就是這些人。”劉李冰說。
劉李冰是山西霍州人,86年生,做“傳銷解救師”已經9年。
最近,他解救了一位身陷傳銷的年輕人,年輕人大學剛畢業。為了救他,劉李冰用了72小時,我們對此做了全程記錄。但誰也沒想到,劉李冰之前是干傳銷的。

你怎么能靠救人賺錢?
上個月,劉李冰接了一單生意,是去河北幫人找身陷傳銷的孩子。
他們一行三人開了兩輛車,找了七八天,基礎開銷一萬一。
找到后委托人該給他結一萬五,沒想到卻連夜帶著找到的孩子跑了。
這不是劉李冰第一次被“放鴿子”,他沒去追錢,“一怕被打,二是經濟案件,即便報了案,受理也慢,至少耽誤一個星期半個月,為那點錢……”
“如果追到他們村,你說你是解救傳銷的,他們咬死不認的話,旁人信誰?”
劉李冰沒話語權。他估計,社會上反對他的人有五成甚至更多。熟悉他的親戚朋友也至少有一半罵他。
人們的理由是,你怎么能靠救人賺錢?你應該是志愿者,無償幫助,你靠這個賺錢就跟傳銷沒有區別。
劉李冰解釋說,“不收錢別人覺得你是騙子,收錢顯得正規。”

一年凈賺八九萬
9年前,劉李冰開始幫別人從傳銷組織里救人。
他的反傳銷救人組織明碼標價:口頭勸說一人5000元,找人、救人兩萬。
去年,他救了3、400人。“近幾年生意好,每年凈賺8、9萬。”
他試圖跟被解救者做朋友,但被他救出的人和家屬,第一時間先把他從手機上拉黑。
“有時候在飯局上碰到了,他們會先給你打招呼,‘一會兒別提過去的事’,沒人愿意承認這段歷史。”

他第一次救人時不是這樣。
“09年的時候,我去山東勸一個水利局的書記,她年齡大,去勸的時候很費勁,在家人的配合下才清醒了,全家送我走的時候,給我跪下了。”
那一跪讓劉李冰覺得自己對,“在這之前,我不確定這件事對不對,只是好奇。”
完事后他和同事買了無座火車票回山西,“一晚上也不瞌睡。”
現在他們團隊十幾人,出去救人會坐飛機。

最可憐的是大學生
救了這么多年人,他需要被反復提醒才能表現出同情。
“這些人可憐,更可悲。”提起有的人被救完回去就得了抑郁癥,甚至妻離子散,他說“最多也就是這樣”。
在他的經歷里,更嚴重的是死人,北派傳銷(拉到文末有解釋)里限制人身自由,一屋子關16個人,全是親戚朋友,死一個另外15個都得被抓,16個家庭一起破裂。
“真可憐的是大學生。”這兩年他救的人里,七八成是他們。

去年7月,大學畢業生李文星誤入傳銷組織并慘死的新聞震驚各界。
人們發現,傳銷早已把觸手伸向了看似文化層次高、但社會經驗少的大學生。有媒體稱,傳銷是一把專砍弱者的刀。
劉李冰現在最大的想法就是讓“反傳”講座進校園,但他被高校言辭拒絕,因為“沒有人愿意承認自己教出的年輕人能被傳銷騙。”
“現在我們手里沒有權力。”政府如果支持就會不一樣。
他試圖讓政府接納自己。“沒談下來。”因為政府里有工商局,“工商局就是負責我干的這事兒的。"
他想注冊公司,工商局的人告訴他,沒有他干的這個業務。
而“這個業務”早就有人在做,劉李冰不是第一個。
曾有個被稱為“中國反傳銷第一人”的李旭,2007年,他在葫蘆島某傳銷組織救出了人,從此聲名鵲起。但成名前,李旭是干傳銷的。

“中國反傳銷第一人”李旭
“你們會用錢來證明你們的清白”
劉李冰之前也是干傳銷的。
就是李旭開始救人那年,劉李冰經人介紹,到廣西南寧做起了傳銷。
不管山西還是廣西,2007年的大街小巷已經貼滿打擊傳銷的宣傳。
到了2009年,劉李冰每次去給下級上課,為了不被抓樓下得有放哨的。
“勸我的人說,‘投3800能賺5000塊錢,現在有這么一個生意,你干不干?干到老總每月能拿6到8萬’,我缺錢,這是賭博,百分之七十能行,我們都是想賭一把的。”
他交了3800元入伙。上級對他說,“你們會用錢來證明你們的清白。”后來,他也用這句話給下級洗腦。

“整個世界都在搞傳銷”
2009年底,劉李冰因為傳銷被拘留,因為沒法證明他是頭目,24小時后他被放了出來。
他待的傳銷組織從高到低有五個層級:業務員、組長、主任、經理、高級業務員。高級業務員也叫老總,從最低級別到老總,劉李冰用了不到兩年。
“誰也沒法證明我就是‘老總’。”
從局子出來,劉李冰把那兩年傳銷賺的十幾萬給底下的十幾人分了,他從南寧回了山西。

他開始找工作。
弟弟叫他去廊坊試試,他一去發現咋又是傳銷,“我就勸他也出來,是用哥哥的身份成功讓他跟我走的。”
救出弟弟后,朋友又叫他去咸寧的醫院上班,去了之后發現,不是醫院,又是傳銷。
接著他上天津找工作,發現有個女同學也在那兒做傳銷。知道這事時他在網吧,他旁邊正有人在咨詢傳銷的事。
“出來打工什么都不順,整個世界都在搞傳銷。”
那會兒李旭已經出名,反傳銷流行臥底,劉李冰出于好奇就去臥底。
因為有經驗,劉李冰發現他想什么,對方就說什么,“還不如我說的好。”
2010年,他和另外5個人的反傳銷工作室開了起來,但那年只救助了十幾人,工作室賠錢,還沒做到年底他們就散伙了。

“大家(對傳銷)不重視,總覺得沒錢了人自然就會回來。”
實際情況是,真正的成功解救不容易。很多人思想工作根本做不了,老要自殺。
劉李冰自己從南寧的傳銷組織脫離的那次,還有一些傳銷難民留困在那里。“當時他們肯定知道這事不對了,但很多人一下不知道要走去哪里。”
“那幾年廣西傳銷非常多,防城港、北海,百分之50都是搞傳銷的。蓋了房子全是人在買,帶動了當地經濟。”
他記得郭明義靠獻血成了名,劉李冰也想靠解救傳銷成名。幾個月后,他的工作室又開了起來。

砍向弱者的刀仍在揮舞
傳銷真正在我國興起已經20多年,至今,這把刀仍砍向弱者。
據媒體統計,截至2017年,全國涉傳案件共計1626件,分布在全國各個地區,跨地域性強成為涉傳案件的一大特點。
傳統上,傳銷分為南北兩派:北派的人習慣用強制手段控制參傳者;南派則更擅長通過洗腦使受害者“自發”地對組織產生信賴。
傳統傳銷沒消亡,新型傳銷已經起來。
今年7月,福建泉州市公安局發出一則通報,涉案平臺“沃克理財”以區塊鏈、虛擬貨幣等為噱頭,依靠“拉人頭”的方式在一年內吸引了35萬人注冊參與,會員分布于全國31個省份以及菲律賓、新加坡等國。“沃克理財”的涉案總金額高達50億元。

劉李冰說,“如果我的公司不拓展,不與時俱進,我可能反不了新型傳銷。”
但獲取信任是他的當務之急。干傳銷時,他騙過親人朋友,這張牌似乎很難洗干凈。
很多人也難以接受他靠救人賺錢。
于是,一提到錢他就特別警惕。他甚至自辨,現在還住在農村里,只是蓋了新房子,生活不算小康。
即便認識他的人都說,劉李冰在霍州買了新房子,正在裝修。
救人是否出于正義?我問劉李冰。他說救出人的那一刻會有榮譽感,但這感覺現在消逝的越來越快。
“風險這么高,不賺錢誰做。”他被仇家打過十多次,最嚴重的時候腦震蕩,在醫院躺了一個月。“大家都要生活,如果沒有收入,沒有人會去干這個職業。”
“人們覺得我們可怕。”他說。
無論是反傳銷還是干傳銷,一跟傳銷沾邊大家就覺得有錯。
你看,劉李冰正站在漩渦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