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演員黃渤人民日報撰文:挖掘生活里的故事,表現好故事里的生活
文藝創作要經得起時代檢驗和歷史沉淀,文藝工作者就必須厚植人民情懷,投入時代洪流,激發青春理想,用有溫度的作品感動觀眾,用有深度的作品激勵觀眾,用有高度的作品引領觀眾。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文藝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時代呼喚新創作,新時代造就新作品,講好中國故事,塑造好中國形象,表現好中國人民的精神氣魄,展現他們的真實生活和真實情感,是我們文藝工作者的責任所在。
“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這句話我很有感觸。我們的生活從不缺乏好故事和值得書寫的人物。要讓故事更生動、人物更鮮活,就一定要回到生活本身,從人民的奮斗中吸取養分和力量。2019年,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我飾演工程師林治遠。他負責制作電動升旗裝置,讓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在開國大典上升起來。百廢待興之際,工作難度可想而知,林治遠為保證升國旗準確無誤、萬無一失費盡周折。
在深入角色過程中,我了解人物事跡,發現他的動力來自對祖國深深的情感,以及迎接新中國成立時溢滿心胸的自豪。林治遠知道,天安門廣場升起的這面國旗意義有多重大,所以他要把每一個細節都做到最好。拍攝當天,我爬到20多米高的旗桿頂上,看到整個廣場時,更真切地體會到林治遠的心境——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支撐他的是什么,心中燃起強烈的情感共鳴。作為表演者,我為之感動,為之震撼,更深切地感受到扎根人民的深厚力量。
作為一名演員,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故事里還原生活。只有真正扎根人民,了解他們的生活,才可能塑造出有溫度的人物。在2020年脫貧攻堅主題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里,我飾演農民發明家“黃大寶”。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小發明、小創造讓鄉親們走上致富之路。黃大寶同樣是一名普通的中國人,也稱得上是一個不同凡響的“發明家”。他在平凡的生活中創造,也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人生價值。
創作過程中,我們特意拜訪了很多這樣的農村發明家,就是這樣一群平凡的人,為自己的家鄉貢獻力量,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快樂,展現出生活的大智慧。這次采風讓我體會到,“黃大寶”這個人物的生動,離不開脫貧攻堅的時代背景——當看到自己的家鄉摘掉貧困村的“帽子”時,他們的感動是真實的,是帶有溫度的。把握住這個基調,在演繹人物時,我用了很多喜劇手段,通過輕松詼諧的氛圍,突出他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脫貧攻堅事業的堅定、對自己家鄉的熱愛,讓觀眾感受到這個人物的內心是真摯、堅韌和充滿感情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蘊藏著無數令人感動又振奮的故事,需要我們緊貼時代脈搏去感受、去表現。
當年我作為青年演員得到前輩提攜,才有機會登上大銀幕,開啟自己的追夢之路。我深知文藝事業需要年輕力量,青年人才需要前輩扶持。2016年以來,我一直致力于開展“新導演助力計劃”,為有電影夢的優秀青年導演提供平臺和資源,為打造優秀電影作品提供幫助,鼓勵他們用更新的創作語言和表現形式,創作出更受觀眾喜愛的好作品。
文藝創作要經得起時代檢驗和歷史沉淀,文藝工作者就必須厚植人民情懷,投入時代洪流,激發青春理想,用有溫度的作品感動觀眾,用有深度的作品激勵觀眾,用有高度的作品引領觀眾。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始終提醒自己要對觀眾懷有赤誠之心和敬畏之心,謙虛謹慎為人,踏踏實實工作,挖掘出生活里的故事,表現好故事里的生活。
(作者為演員、導演)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