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四川九頂山的巡山者:登山隊員和村民合力反盜獵23年

成都商報
2018-07-26 12:41
直擊現(xiàn)場 >
字號

九頂山風景

九頂山前倚岷江,背靠成都平原,方圓數(shù)百平方公里郁郁蔥蔥的森林,是野生動物的絕佳棲息地,也是四川大熊貓走廊帶的重要區(qū)域。

據(jù)悉,17日什邡林場大坪管護站工作人員在護林巡邏時發(fā)現(xiàn)一大兩小共3只野生黑熊。這是汶川地震后九頂山自然保護區(qū)什邡站首次在低海拔區(qū)域發(fā)現(xiàn)野生黑熊。

生態(tài)的改善,與這樣一群人有關。他們背上背著鍋碗瓢盆,肩上扛著麻繩編織袋,身著迷彩服,腳穿膠鞋,在這個最高海拔達4989米的無人山區(qū)巡回穿行,20多年來為保護九頂山的野生動植物而奔走,與盜獵者博弈。他們的行為逐漸被認同和支持。一群熱衷戶外和環(huán)保的德陽尖峰戶外俱樂部登山隊員加入了他們,一起巡山反盜獵。 6月16日~23日,來自德陽的7名登山隊員和來自茂縣當?shù)?名志愿者組合,在九頂山下的阿壩州茂縣、德陽綿竹和什邡轄區(qū)進行了為期6天的反盜獵巡山行動,拆除盜獵者設置鋼絲套30多個。

巡山結束,尖峰戶外領隊王曉弟感慨頗多,九頂山是我們夢開始的地方,20年后,我們選擇用更有意義的方式回到這里,這不是一個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

巡山記

拆除捕獵陷阱

拍下珍貴照片

6月16日,德陽尖峰戶外俱樂部7名隊員前往茂縣茶山村,隊員們攜帶了不少專業(yè)裝備。為了保證行動安全,這次參與的成員都來自德陽市登山戶外運動協(xié)會或者德陽尖峰戶外登山隊,每人都有豐富的登山經(jīng)驗。按照約定,一行人要和茶山村村民余家華等人匯合,共同組成一支15人的團隊,開展反盜獵巡山行動。

“解套”

聯(lián)合巡山,拆除鋼絲套30多個

頭發(fā)花白,背脊佝僂,個頭不高的余家華,是四川茂縣茶山村一位普通羌族農(nóng)民。茶山村是距九頂山主峰最近的村落之一,山腰間的這個村落距離茂縣縣城有半小時車程,而從村子步行10分鐘左右便可進入山林。

進山前,隊伍首先向四川省登協(xié)以及當?shù)亓謽I(yè)部門進行報備。17日一早,一行人從茂縣茶山村出發(fā)開始攀登九頂山,開展反盜獵行動。 與尖峰戶外7名隊員相比,茂縣九頂山野生動植物之友協(xié)會志愿者裝備卻簡陋得多,他們背上背著鍋碗瓢盆,肩上扛著麻繩編織袋,身著迷彩服,腳穿膠鞋。

隨著海拔逐漸升高,幾天里,山中漫著濃霧,陰雨連綿,導致能見度降低,給巡山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最窄的地方不到半米寬,路況差,上山的幾天時間每天攀登平均5小時左右。”尖峰戶外領隊王曉弟介紹,同行的茂縣九頂山野生動植物之友協(xié)會也有10多年巡山經(jīng)驗,這些志愿者在追蹤野生動物和反盜獵方面十分熟練,兩個團隊聯(lián)手可以相互學習、協(xié)作。“志愿者教我們?nèi)绾瓮ㄟ^腳印、糞便判斷并發(fā)現(xiàn)馬麝、林麝、豹貓等。”

在傳統(tǒng)印象中,盜獵者進山都是使用獵槍等武器捕獵動物。現(xiàn)在盜獵者廣泛使用鋼絲套,而許多“進套”的動物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被活活餓死或折磨至死。這些年九頂山的變化之大,讓隊員們無不感慨。接下來6天時間里,一行人在山中發(fā)現(xiàn)并拆除盜獵者設置的各類鋼絲套有30多個,還檢查了五處紅外線相機,并為其更換電池。

余家華介紹紅外相機的安裝方法

“拜訪”

美麗的“主人”們,讓他們驚喜

讓隊員們欣喜的是,多年反盜獵的成果是顯而易見的。

在3000多米的海拔高地,登協(xié)隊員還對高山野生植物進行了觀賞和記錄。看見平時難以見到的動物身影,讓在場的隊員受到了觸動,“除了動物種群之豐富讓人驚訝,還有它們的美麗,不禁感嘆生命的力量。有趣的是,我們在山中還看到幾處不明肉食性動物的腳印,以及在九頂山區(qū)域內(nèi)首次發(fā)現(xiàn)赤紅山椒鳥雄鳥、雌鳥,如果沒有志愿者多年的堅持,我們也不會有幸親眼見到它們。”王曉弟感慨地說。

幾天時間,他們就親眼目睹了斑羚、野豬、綠尾虹雉、紅腹角雉、雪鶉等珍貴野生動物。

最讓隊員感到意外的是,拍到了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中國特有的大型鳥類——綠尾虹雉。在2017年“四川首屆綠尾虹雉保護研討會”上,專家公布了綠尾虹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當前野外綠尾虹雉現(xiàn)存數(shù)量不足3000只,呈下降趨勢。

“考古”

“這里有太多人類和大自然的秘密”

在這一次的巡山中,隊員們除了反盜獵行動,同時還有“考古”的任務。

2016年,當?shù)氐哪撩裨诰彭斏绞暗揭粔K石斧,經(jīng)省內(nèi)考古專家鑒定,石斧來自新石器時代,對于揭秘古蜀人到三星堆的遷徙之路有著非常重要的參考作用(本報曾報道)。“這次回到九頂山,我們也沿路注意看能否繼續(xù)發(fā)現(xiàn)歷史文物,為揭開考古謎團提供幫助。在九頂山這塊土地上,蘊藏著太多人類和大自然的秘密和寶藏。”

王曉弟介紹,對于“尖峰”隊員來說,九頂山有著非凡的意義,因為這是他們夢想啟程的地方。20年前,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正是在德陽成立了德陽尖峰戶外俱樂部。“我們也希望這次行動能讓更多人關注九頂山,加入到保護九頂山動植物的隊伍中來。”

王曉弟表示,目前已經(jīng)和什邡綿竹當?shù)叵嚓P主管部門溝通了,下半年會聯(lián)合組織人員到一些盜獵猖獗的地區(qū)開展反盜獵巡山活動。

66歲的余家華介紹,這是今年第六次巡護,協(xié)會成立以來,已經(jīng)組織了150多次巡山。

綠尾虹雉

巡山人

從獵人到

動物守護者

余家華說,他小的時候家鄉(xiāng)很美麗,在那個時間,有很多的動物在高山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會兒,山上至少有十幾萬只動物!”余家華介紹,他從小生長在這里,那時的余家華時常要打獵。他是如何從一個獵人轉變?yōu)榫彭斏絼游锏氖刈o者的呢?

“冰冷的繩套邊,累累的白骨”

大概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因為土地承包到戶,村民都有時間上山去打獵,每年進山打獵的就有上千人。

盜獵者采用幾種方法打獵,用獵狗追殺,用獵槍打,用鐵夾子,用鋼絲套,用麻繩,尼龍繩,都可以盜獵。“他們鋼絲套做得特別多,一頭拴到樹上,另外一頭又是一個圈套,放到動物經(jīng)常出沒的地方。”他介紹,動物鉆進那個圈里,往前走幾步一下就勒緊了,動物就越蹦越緊,就這樣,很多野生動物都滅絕了。在余家華家中,他還留存著部分巡山發(fā)現(xiàn)的鋼絲繩套,冰冷的繩套旁就是被套住的動物的累累白骨。

隨著盜獵人數(shù)的增多,原居于此的野生動物數(shù)量銳減,盜獵者只得用上更殘忍的手段。甚至有人放火燒山,大火一燃起來成百上千畝山林就燒掉了。然后在外圍“守株待兔”。“逃出來的動物被他們捕殺,逃不出來的被活活燒死,山林里的慘叫聲至今想起都讓人頭皮發(fā)麻。”余家華說。

到了1994年前后,“竭澤而漁”式的盜獵已讓九頂山的野生動物難覓蹤跡。

余家華看不下去了。“我們不但自己不打獵了,而且我們必須要開始保護動物了,再不保護這些珍貴動物就都沒了,我們的子孫后代就什么都看不見了。 ”1995年,他帶著弟弟余家貴,與一些村民自發(fā)組成巡山隊驅(qū)趕盜獵者。

“面對獵人槍口,我們撲了上去”

“斷人財路”讓余家華經(jīng)常面臨危險。一方要打獵,一方要禁止,沖突在所難免。

余家華和親友就這樣開始巡山反盜獵,要背上30公斤20多公斤的行李,比如鍋, 碗還有大米、豬肉等,一天行走20公里左右,“到獵人多的地方去給他們宣傳,見了鋼絲套不管是誰的,就給他拆了,收了。”

巡山過程中非常艱苦,有時候風雨交加,衣裳打濕,連柴火都點不燃,冬季天氣冷得特別厲害,氣溫零下10多度,冬季去巡山有時要踩齊腰深的雪,“有時候人一下踩下去就像一根棍子釘?shù)酵晾锩嫒ァD阋ぱ教ぱ剑姥脚姥剑拍軓难├锩媾莱鰜恚芷D苦,但是這些艱苦我們都不怕!”

余家華清楚地記得,在2004年8月30日他被采藥人告知,有人在山上打獵。他連夜帶好干糧,又請了兩個采藥人幫忙,一行5人凌晨4點打著手電出發(fā),終于在走出15公里后與對方遭遇。

余家華發(fā)現(xiàn),此時對方4個人已打了4只斑羚、5只豬獾和1只綠尾虹雉。余家華剛問對方為何不保護野生動物,一個獵人就從地上撿起了火藥槍,將槍口對準他們。“再廢話,崩了你!”千鈞一發(fā)之際,余家華與巡山隊員撲上去撥開槍管將盜獵者撲倒扭打起來,最后憑借人數(shù)的優(yōu)勢將對方制服。獵人的4支火藥槍被收繳,斑羚也被余家華送到茂縣森林警方立案。

巡山初期,余家華向獵人宣傳環(huán)保意識,沒少遭反問“憑啥管我?”他只好轉變做法:如對方人多,就只記下線索;如自己人多,就設法讓對方交出獵槍。

巡山隊員合影

多年巡護,盜獵者變少了

轉變發(fā)生在2004年。時任村主任的余家華到茂縣參加培訓,遇見了時任茂縣扶貧辦副主任的劉志高,無意間聊起反盜獵的事。在劉的幫助下,余家華等人在民政部門獲得注冊成立了“茂縣九頂山野生動植物之友協(xié)會”,以民間團體的形式勸阻盜獵。

一支由自家親戚和村民組成的三十人的羌族反盜獵巡山隊就這樣拉了起來。“別去九頂山打獵,那有羌族巡山隊巡山保護”的消息逐漸在獵人間流傳。

余家華說,協(xié)會成立至今,每年都會組織隊員巡山,他幾乎都會參與。

據(jù)了解,九頂山野生動植物之友協(xié)會巡山隊每年巡山7次,每次7至15天,每天要走三四十公里,每年行程3000公里左右。因為他們的努力堅守,使得“熊貓走廊”四川九頂山段上的珍稀動植物得以保留和繁衍。

幾年前,余家華還在山上安裝了紅外線攝像機,一旦發(fā)現(xiàn)珍稀動物的蹤跡便會第一時間向當?shù)亓謽I(yè)部門報告。現(xiàn)如今,余家華的兒子、孫兒等全家十幾個人都在巡山隊伍之中,除了政府部門的補貼,一些公益組織也會不定期捐款來支持。余家華的侄兒余有強介紹,跟著大伯余家華巡山一事,剛開始愛人不支持,“很多時候沒有補貼,都是自愿,我們做這些事情,她們覺得是好事,慢慢開始支持我們。”

1995年至今,經(jīng)過23年的反盜獵,盜獵者的數(shù)量在大幅銳減,從每年遇到10多支盜獵隊,到現(xiàn)在1年1~2支。“現(xiàn)在農(nóng)民致富的方式多了,盜獵的人少了,但還是沒有絕跡。”

2012年,“茂縣九頂山野生動植物之友協(xié)會”獲得了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等單位頒發(fā)的“中國野生生物衛(wèi)士行動”杰出衛(wèi)士獎。村民們的行動獲得了當?shù)卣闹С郑搏@得了來自北京、四川等地公益組織的支持。今年6月這次巡護結束,余家華將發(fā)現(xiàn)的珍稀動植物照片發(fā)到了朋友圈,同時,他在日記中寫下:“我們要把生態(tài)和生物物種保護好,讓綠水青山常在!”

(原標題:組成:登山隊員+當?shù)卮迕?使命:反盜獵+尋訪動植物;九頂山有群巡山者)

    責任編輯:謝寅宗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定县| 胶南市| 澎湖县| 瑞安市| 侯马市| 芜湖市| 固镇县| 邓州市| 安阳市| 青神县| 邹平县| 嘉禾县| 鲁甸县| 甘肃省| 二连浩特市| 应城市| 南皮县| 扶余县| 三明市| 崇左市| 大兴区| 玉林市| 南江县| 北碚区| 桐乡市| 罗定市| 巍山| 沾益县| 万全县| 原平市| 廊坊市| 勐海县| 商洛市| 凤冈县| 平远县| 上饶县| 新沂市| 孝义市| 平果县| 阿荣旗| 太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