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年輕公司如何創造幻想世界?米哈游:中國風、工業化與熱愛
把中華文化元素融入數字文創產品,把動漫產業價值與文化價值相融合,讓國產IP和產品成為全球熱門。在上海,一家年輕的公司“米哈游”正在為全球用戶創造一個沉浸式的幻想世界。

上海米哈游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總裁劉偉 受訪者 供圖
4月27日,上海米哈游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總裁劉偉榮獲2023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米哈游的開始是一個大學生創業故事,“技術宅”因為熱愛動漫、游戲而投身原創開發,而后是多年的堅持與蓄勢,團隊擴張,《崩壞》系列產品推陳出新獲得擁躉,《原神》上線成為風靡全球的爆款游戲……但米哈游的故事不止于此,透過游戲可以看到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原創IP的培育、文化產品工業化,以及一個充滿野心、正在打造的“全球十億人愿意生活在其中的虛擬世界”。
御“中國風”而行
提起米哈游,《原神》為其創造了許多高光時刻。

2020年9月28日,米哈游研發的《原神》全球發行,首月就憑借2.45億美元的營收成為當月全球收入最高的手游,在6個月內吸金超過10億美元。2021年,它獲得了有“游戲界奧斯卡”之稱的The Game Awards頒發的年度最佳移動游戲大獎,這是中國開發團隊研發的原創IP游戲首次獲此榮譽。
《原神》為什么能在全球出圈?劉偉說:“因為我們在創作和宣傳的過程中,加入大量的傳統文化元素,并用一種新鮮的方式向全球用戶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
游戲發生在一個名為“提瓦特”的幻想世界,玩家以“旅行者”身份展開冒險、結識同伴、擊敗敵人……在提瓦特的七城之一“璃月”,中國風元素處處可見可聞,桂林、張家界以及黃龍等景區的山水風景被“搬”進來,背景音樂中傳出了中國傳統樂器的旋律,連放煙火、賞花燈、猜燈謎等習俗也在游戲里的海燈節出現。
劉偉介紹,從游戲的音樂、角色、活動到場景,每一個細節都可以恰如其分地融入傳統文化元素。比如,“璃月”地區的背景音樂,是在交響樂團配置的基礎上添加了中國傳統的民族樂器;游戲場景是實地采風后,將“象鼻池”“石林”等標志性景點用聲光影像進行浪漫化加工;游戲里連續舉辦三年的海燈節,對應著現實中的春節與元宵節,可以讓玩家在游戲中了解文化。
2022年年初,定位為戲曲藝術表演家的角色“云堇”上線,在國內外引發熱議。為了更好地展現傳統戲曲魅力,米哈游邀請上海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楊揚獻唱《神女劈觀》,這一改編唱段廣受追捧,一些玩家還玩起了“二創”,用各種戲腔翻唱《神女劈觀》,這些二創視頻在B站已擁有百萬級的播放量。

游戲畫面
劉偉補充,不只是《原神》,4月底剛上線的《崩壞:星穹鐵道》已經與黃山西遞宏村展開聯動,游戲內的場景借鑒了徽派建筑,游戲外開展“星穹映像館”等趣味活動,吸引玩家到西遞宏村打卡簽到。
“米哈游是用IP思維去創作游戲,我們更重視挖掘游戲的文化屬性,包括價值觀、世界觀、IP、風俗、地理等多個維度,把這些關鍵點的品質做好、內容做足、體驗做優,那么這款游戲就能在市場中有不錯的競爭力,具備長線的生命周期以及較強的傳播能力。”劉偉表示,米哈游會持續把對傳統文化的喜愛投射進研發中,用年輕化的語言創新表達出來,用極致的技術不斷優化體驗,從而推動中華優秀文化走向全球。
打造工業化的生產管線
優質內容的呈現,背后是技術在支撐。
劉偉認為,國內目前已經擁有能夠打造頂尖品質數字內容的產業環境,從專業人才到影視游等產品呈現上,國內廠商在技術上已經不輸給海外。現階段要解決的是如何長期穩定輸出同樣高品質的優秀內容,這對于塑造能夠長久流傳的IP至關重要。
他提出“文化產品工業化”,在保證“文化價值、創意與創新”的前提下,大批量、穩定生產高質量的文化產品;就是在標準統一的前提下,品質可控,流程可控,產量可控。
他舉例,在《原神》開發初期,一個游戲角色從初期設定到最終與玩家見面,可能會歷時1-2年時間反復調整修改,角色建模、立繪畫面、人物性格、故事線設定、動作特效等等,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游戲上線后,玩家沒有那么多耐心等公司推出一個角色,因此必須在保障品質標準的前提下提升效能。
具體而言,文化產品工業化打造,需要經歷標準化、工具化、自動化、平臺化、智能化這五個階段。從過程上來說,每做一個穩定內容,都是有一條明確管線的,從第一天開始干什么,到半年后生產完如何驗收,中間哪些環節,都有著明確的進度與標準。從內容上來說,能夠用同樣的生成工具,統一的標準生產,創造出生產者需要的各類產品。
“如果沒有工業化的生產管線,超千人的研發團隊很難做出大體量、同等品質的產品出來,我們可能要花至少半年的時間才能進行一次版本更新,去擴充地圖、增加新角色。如今米哈游的工業化能力,已經可以把《原神》版本更新穩定維持在6周一次,這也確保了《原神》能持續向玩家高頻率、大體量供應優質內容,才有了如今的市場表現力。”劉偉說。
在米哈游,研發人員占比超七成,云游戲相關技術中自研發明占比更是超99%。米哈游還在全國布局了多個算力中心,在卡通渲染技術、動作捕捉數字技術等領域申請了數百項專利。
“真正感受到玩家的喜怒哀樂”
2011年,24歲的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劉偉與同學蔡浩宇、羅宇皓三人,拿下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大學生創業基金會“雛鷹計劃”10萬元無息貸款,以及可免費使用期半年的50平方米辦公場地,創辦了米哈游。
創業的種子落地生根,隨后的生長速度驚人。2014年年初團隊人數只有7人;到2020年《原神》上線時,公司總員工數量已經突破2000人;這兩年員工人數再翻倍,已有5000多人。
在新游戲陸續上線的同時,米哈游圍繞原創IP打造全產業鏈的動畫、音樂及周邊等多元產品等,深度挖掘產品的文化屬性。公司自2015年開始布局海外,目前已經在新加坡、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地設有分部,業務收入中有近一半來自海外市場。
劉偉回憶道,公司創立早期,他身兼數職,幾乎所有工種都做過,除了美術原畫沒有干過。早期產品上線沒有推廣團隊,他就在社區里跟用戶互動,回答問題,建立聯系,當時的玩家會親切地喊他“大偉哥”。
2012年底到2013年,他還做了一年的客服,“這段直接跟用戶對話的經歷,讓我對他們更有同理心。每一個用戶的反饋背后,不是冰冷的數據,他們是一個個鮮活的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需求,會有自己的問題。通過跟他們對話,我真正感受到玩家的喜怒哀樂,更懂他們的需求,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創作的內容產品才會有這么多人喜歡。”
現在,只要有時間,他會盡量出現在游戲的前瞻直播間,在線與玩家互動。《原神》上線時,有玩家提出能不能把“大偉哥”做到游戲里,于是游戲里就有了一個“大偉丘”的角色,玩家路過時可以跟它互動,“我換一種形式繼續陪伴玩家”。
如今,另外兩位創始人主要負責研發,劉偉負責研發之外的企業經營管理的工作。他說:“(我們)堅定全球化發展路徑,堅持以科創與文創雙輪驅動,專注于內容生產,我要確保這5000多人的團隊朝著米哈游的愿景目標前進,大家都不掉隊,也不迷路。”
回顧創業的這些年,劉偉也鼓勵年輕人為熱愛而奮斗,他說:“支撐我們熬過創業初期最艱難時刻的信念,就是對動漫游戲的熱愛。只要有足夠的熱愛、足夠的激情,趁年輕就可以大膽嘗試,愿意嘗試就會有無限可能,熱愛的力量會幫助我們勇敢踏出第一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