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奔月之旅—序章:從高古文化到人工智能
編者按
2023年4月15日,《商兔奔月》正式登陸南藝美術館。這場展覽的名稱頗費思量,但是一經解釋,又總能使人恍然大悟。所謂“商兔”,即是一只商朝的兔子,“奔月”就是中國傳統神話母題中的那個奔月典故。
對于南藝美術館來說,這是一種全新嘗試,一方面它是面向傳統的,另外一方面,它又有著和人工智能技術結合的種種嘗試。展覽總策劃和展覽創意都更多愿意將之稱為一種“實驗”。這將是一場大膽的實驗,也會有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知識生產結果。
在線下展覽的同時,我們同樣希望能通過視頻進一步解答關于本次展覽的故事,同時也請到了本次提供展覽創意的湯淳老師在每一期中進行了文字闡述,期待通過線上的方式讓更多觀眾們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湯淳:
高古文化是晦澀難懂的,我們只能不斷通過田野考古來搜羅線索,將那些遺失的記憶拼湊起來。但記憶不會是完整的,我們又繼續從出土文物、古文字甚至神話傳說中尋找蛛絲馬跡。
記憶需要共享,正所謂“以史為鏡,可知興替”,我們很好的了解過去才能通達未來。《商兔奔月》正是想和大家共享一些“已知”并引導大家去尋找更多的“未知”。
《商兔奔月》以“四靈賜福”為開篇,讓小商兔先遇到那些尋常的自然生物,引導大家思考這些自然生物為早期藝術創作中提供了怎樣的靈感;小商兔再邁入昆侖山,讓《山海經》里的一些神獸相伴,粗略感受中國神話故事的魅力;最后用更豐富的高古時期紋飾為載體,讓小商兔完成從走進扶桑樹直至登錄月球“上任”的太空之旅。
《商兔奔月》的內容,有一些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陶器、玉器、青銅器、漆器、骨器、紡織品等出土文物資料,有一些對古文字演化的猜想,更多的是用各類器物和器物紋飾讓大家感受中華民族的創造力。
《商兔奔月》的目的是為大家提供一種感知高古文化的方法,把文物、紋飾、文字和神話相結合,將相通的信息集中在一幅插畫中,再將插畫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小兔子奔向月球的小故事。我們試圖讓復雜的高古文化內容用最簡單的方式去述說,我們的目的就是讓更多的人了解高古文化,啟發大家去找到中華民族的文明原點,希望這是有效的。我們不必在意“結論”,因為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劇本”,每個人也都應該用自己的視角去理解傳統文化,《商兔奔月》能將大家帶入到傳統文化氛圍中也就足夠了。
最后關于AI,主創團隊嘗試用AI對傳統文化內容進行創作,結果是驚喜的,我們讓一只三千多年前的兔子奔向了未來。小兔子和高古紋飾雖然被改造的“面目全非”,但極具感受力。就創造力而言,過去和現在都值得贊嘆。我們也由衷的祈愿更多的人參與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再創造”之中,讓真正的“國潮”洶涌而至。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