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聯影醫療上市后首份年報:去年營收凈利齊增,稱不怕打價格戰

國產醫學影像設備龍頭企業聯影醫療發布IPO后首份年報,期內營收、凈利潤實現雙增。
4月27日盤后,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聯影醫療”)發布2022年財報,期內實現營收92.38億元,同比增27.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56億元,同比增長16.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3.29萬元,同比增長13.91%。

2022年末,聯影醫療總資產達242.045億元,同比增長133.59%,該公司稱解釋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到位所致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174.83億元,同比增長 247.08%,聯影醫療解釋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到位,以及業務持續增長帶來的未分配利潤增加所致。
此外,聯影醫療在財報中表示,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01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紅利1.66億元。
聯影醫療還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期內聯影醫療實現營收22.13億元,同比增長33.42%;凈利潤3.3億元,同比增長7.68%。
這是聯影醫療上市以來的首份年報,去年8月,該公司于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創下2022年科創板IPO最高融資紀錄。在4月28日下午舉行的業績交流會上,聯影醫療首席財務官蔡濤告訴澎湃新聞在內的媒體,聯影醫療的目標是希望2030年能夠進入全球前三。
目前,被外界稱為“GPS”的GE醫療、飛利浦和西門子醫療是高端醫學影像設備市場三巨頭,其在高端PET/CT、MR和CT等產品市場一度占據90%的市場份額。
CT貢獻主營業務46%,境外業務同比增110%
聯影醫療是國產醫學影像設備龍頭,財報顯示,其為用戶提供高性能醫學影像設備、放射治療產品、生命科學儀器及醫療數字化、智能化解決方案,產品線覆蓋磁共振成像系統(MR)、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系統(CT)、X射線成像系統(XR)、分子影像系統(MI)、放射治療系統(RT)以及生命科學儀器等。
財報顯示,聯影醫療主營業務收入以醫學影像設備類產品銷售為主,營收達81.97億元,占比達到88%左右。
具體業務線來看,CT和MR為聯影醫療的主要營收條線,去年營收分別為37.72億元及20.69億元,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占比分別達46.02%和25.25%。業績交流會上蔡濤表示,2023年第一季度,CT的收入占比仍在提高,營收增長速度快。
此外,2022年,聯影醫療各業務線的同比變動比例均保持雙位數增長,其中MI、MR及RT業務線的同比增速均超30%,RT的同比增速最高超過80%。

分地域來看,聯影醫療的銷售收入以境內為主,境內業務收入為79.46億元,占比超過86%。
聯影醫療也在積極拓展境外業務,去年境外收入10.77億元,較上年增長110.83%,對總營收的貢獻比例由上年同期的7.15%提升至11.94%。該公司稱,其客戶群體已覆蓋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非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境外銷售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銷售模式方面,聯影醫療采取經銷和直銷相結合的模式。報告期內,其主營業務中經銷收入為59.54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65.98%。
財報中,聯影醫療還提到,截至報告期末該公司已入駐全國超1000家三甲醫院。
研發投入上升,稱為集采做好準備
過去幾年里,聯影醫療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019年至2022年,研發投入分別達到6.9億元、8.5億元、10.5億元和13.0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3.17%、14.76%14.45%和15.87%。
該公司在財報中表示,目前已經構建包括醫學影像設備、放射治療產品、生命科學儀器以及醫療信息化在內的完整產品線布局和全套解決方案。
研發人員方面,聯影醫療目前有超過3000名研發人員,占公司員工總數比例超過42%;專利方面,該公司知識產權累計申請8677項,累計獲得4357項。
近幾年,集采正在逐漸影響醫藥行業的發展,聯影醫療所在的醫療影像設備領域同樣面臨著集采的考驗。在此前的招股書中,該公司提到如果未來更多省市甚至國家層面出臺、實施大型醫用設備的集采政策,公司可能面臨較大的降價壓力;如果公司未能在大型醫用設備集采環節中標, 則可能面臨區域性銷售收入下滑的風險。
對此,蔡濤在業績會上表示,“聯影醫療會把自己的價格控制好,不怕打價格戰。”
截至4月28日,聯影醫療跌3.59%,報收145.72元/股,總市值為1201億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