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家統計局局長:進一步深化統計數據領域的創新與合作

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 澎湃新聞記者 周頔 攝
4月2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以“用數據決策、用數據治理、用數據創新的新機遇和新挑戰”為主題舉辦了第四屆聯合國世界數據論壇中國全會。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在主旨發言中表示,當今時代,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數據作為基礎性戰略資源、重要生產力和關鍵生產要素,對其他生產要素產生了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深刻改變了全球經濟運行機制和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為提升國家治理能力、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拓展了新空間、增添了新動能。用數據決策、用數據治理、用數據創新日漸成為各國的普遍共識和積極行動,國際社會對加強數據創新、挖掘數據價值、深化數據合作、完善數據治理的需求愈加迫切。
在多層次數據要素體系中,政府統計數據是國家法定數據,也是一種重要的公共數據資源,具有特殊的權威性、綜合性、基礎性價值。康義指出,在經濟社會加速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中,各國政府統計機構生產、管理、使用數據的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從機遇來看,數據規模指數級增長,數據類型日漸豐富,將為政府統計機構收集數據提供豐富來源。網絡技術迭代升級,新型算法層出不窮,算力建設日新月異,將為變革政府統計生產方式提供極大可能。數據生產主體多元,數據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數據關聯更為緊密,將為交叉驗證統計數據質量提供有力手段。數據價值不斷凸顯,數據需求更加旺盛,數據關注度越來越高,將為優化數據生態提供良好環境。
從挑戰來看,數據的范疇極大拓展,大量非傳統數據產生并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和國家治理中,數據顆粒度越來越細,政府統計機構傳統的采集、存儲、處理方式難以有效應對如此規模巨大、類型豐富的數據,政府統計體系、組織管理方式以及數據的標準規則、采集原則、樣本對象、技術手段都要作出調整,以便更好滿足科學決策和宏觀治理需要。應對并解決好這些問題挑戰是全球政府統計工作者的共同使命。
“當前,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科學、準確、客觀、及時監測反映中國高質量發展進程是中國政府統計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笨盗x談道,近年來,中國國家統計局順應數字化潮流,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開展了一系列積極探索和創新實踐:
第一,深入推進統計現代化改革,做支撐數據決策的參謀者。研究建立中國式現代化統計監測體系,建立健全高質量發展統計體系,研究制定數字經濟相關統計分類和監測制度,健全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統計監測制度,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改進和完善服務零售消費市場統計,加強科技創新統計,實施知識產權產品投資統計,開展碳排放統計核算,旨在及時全面客觀反映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和數字化轉型成果。
第二,持續優化統計監測分析,做深化數據治理的服務者。緊盯國家宏觀治理需要,開展中國全國人口普查、全國農業普查、全國經濟普查和國家脫貧攻堅普查。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熱點難點問題和社會公眾所需所盼,持續強化經濟運行監測和研判,深入開展就業、物價、居民收入等統計分析,強化對糧食、能源等領域的生產運行監測,積極開展鄉村振興統計監測,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更豐富翔實的數據信息。
第三,加快推進統計數字化轉型,做加強數據創新的先行者。深化拓展大數據在農業、貿經、人口、價格等統計專業領域的應用。利用遙感技術開展主要糧食產量調查,將網絡交易數據納入常規統計調查制度反映消費發展新態勢,利用行政記錄和手機信令數據加強人口出生與遷移監測,等等。同時,中國國家統計局以統計云工程為基礎,推進聯網直報系統廣泛覆蓋國家統計調查生產業務,推廣手持終端設備開展數據采集,研究構建“智慧統計”新架構,積極探索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在中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和即將開展的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中深度推廣電子化采集。
第四,積極開展統計對外交流,做推動數據合作的倡導者。不斷加強統計雙邊、多邊交流,與多個國家政府統計機構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舉辦中國—東盟統計論壇,主辦或參與金磚國家統計局局長會議。積極參與國際統計事務,高標準建設聯合國全球平臺中國大數據區域中心,深化中國—聯合國統計能力開發信托基金項目成果,持續發揮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統計伙伴關系、協調和能力建設高級別小組成員作用,組織開展“超越GDP”課題研究,改進和加強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統計監測,積極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