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長空之王》在京首映,王一博演繹精英試飛員搏擊長空
4月23日,備受期待的五一檔電影《長空之王》在北京舉辦首映禮。導演劉曉世,編劇桂冠,主演王一博、胡軍、于適、翟宇佳、王子宸、蘆鑫等齊齊亮相。該片將于4月28日全國公映。

《長空之王》海報
作為展現新時代中國軍方年輕試飛員,以及最新型隱身戰斗機殲-20換裝國產發動機后捍衛祖國海天的銀幕大制作,《長空之王》講述了某戰區“金頭盔”戰斗機飛行員雷宇(王一博飾),同各戰區精銳飛行員們一道來到西北航空城閻良試飛院,在大隊長張挺(胡軍飾)的帶領下,參與到最新型戰機的一系列試飛。為了測試出機型性能極限的各項“包線數據”(注:包線數據為試飛專用術語,指極限數據),在萬米高空,經歷發動機驟停甚至失火,飛機失速下墜、跳傘等急難險重特情,最終圓滿完成了任務。

《長空之王》劇組北京首映禮合影
該片導演劉曉世被譽為業內“最懂航空機械的導演”。從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后,他便入職中航工業專拍科研片、試驗素材。2008年至今,一款款最新型號的戰機試驗、列裝過程都是他鏡頭下最常見的主題。《長空之王》中許多情節都是在閻良試飛院實景拍攝,一架戰斗機在正式交付部隊前所經歷的極寒、極熱等地面測試,包括試飛員的日常生活、訓練場面均為實拍。而首次在大銀幕上展現的試飛烈士公墓,長明不滅的火炬兩旁,碩大的一行誓言“祖國終將選擇那些忠誠于祖國的人,祖國終將記住那些奉獻于祖國的人。”令現場觀眾無不淚目。
首映禮上,劉曉世介紹說,《長空之王》作為首部聚焦新時代試飛員群體的商業片,也是自己首部獨立執導的大電影,希望憑借自身豐富的拍攝經驗,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震撼。他特別點出片名中的“王”,不是某一個人。“這個‘王’既是指我們國家最新列裝的隱身戰機,它的飛行性能與戰力表現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也是指每款正式列裝的戰機背后一代代付出血汗與智慧的飛機設計師、工程師、試飛員、軍醫甚至家屬們。它無關個人英雄主義,而是一群用生命換取試飛數據、用生命澆筑生命堡壘的英雄群體。”

《沖天飛豹》劇照
早在24年前,胡軍的首部空軍題材電影《沖天飛豹》便是在閻良取景拍攝。首映禮上,他調侃這么多年過去了,自己也從軍銜“兩杠兩星”的年輕試飛員凌知遠成長為“兩杠四星”的張大隊。“可以說,閻良見證了我的成長,我也目睹了咱們國家航空事業的崛起與發展。”
作為《長空之王》中的“頂流”,王一博在首映現場面對大量粉絲的涌入表現十分低調、謙遜。“雷宇在成為試飛員后,應該就同父母沒有打過視頻電話,因為他日常面對的工作風險極大,試飛本身就是在試錯,代價就是試飛員可能會獻出生命。在電影中,他受了傷,也跳了傘,其實飛行員高空遇險被迫跳傘的難度系數非常高,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他的身體瞬間要承受十幾個G的過載,頸椎、腰椎甚至會因此而縮短,即便在落地后也有許多不測的風險,造成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創傷……每個試飛員不僅有著自己的理想、小家的親情,更胸懷民族和國家的大義。”

《長空之王》劇照
從首映禮反饋來看,《長空之王》被給予高度稱贊。中國影協副主席、著名軍旅演員王曉棠看完《長空之王》后評價道:“這是一部長我中國人志氣,滅對手威風的影片……這是一部充分體現中國軍人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好影片。”
“童話大王”鄭淵潔也亮相《長空之王》首映禮,提到王一博飾演的雷宇在片中代號“舒克”的淵源,“今天有點像空軍團建了,我過去負責過殲6戰機的維修工作。拍攝前,劇組人員找到我,問可不可以把‘舒克’作為王一博飾演角色的代號,我說這是舒克的榮譽。作為一名中國空軍的老兵,我感到特別光榮和驕傲。我相信這部電影能讓更多孩子愛上飛行,當上戰斗機飛行員,助力中國空軍成為‘長空之王’。”
截至本文發稿前,《長空之王》預售已超過6000萬元,在“五一”檔十余部影片中遙遙領先。劉曉世表示,希望影片上映時,讓觀眾看到這代航空人的使命和堅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