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47歲女子右眼球不能向外看,竟是因為腦神經“短路”
一位47歲女子右眼球不能向外看。
4月20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獲悉,上述女子即該院神經外科接診到的一名患者。早在兩個月前,這名女子突然發現看東西出現重影,右眼球不能向外看,卻不知原因,她先后輾轉北京、廣州等多家醫院,檢查提示右側眼球外展運動障礙,診斷為右側外展神經麻痹。
這名女子做了一系列檢查,包括頭顱增強磁共振、頭頸部血管成像、腦血管造影、腰椎穿刺術等,均未發現明顯異常。醫生給予其口服B族維生素治療,但癥狀不見好轉。此后,她又追加激素治療,不僅癥狀無明顯改善,反而出現明顯副作用。
隨后,這名女子來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神經外科李世亭教授門診,經外展神經薄分層核磁共振掃描這一影像學檢查發現,她的右側小腦前下動脈明顯壓迫右側外展神經,導致外展神經出現 “短路” 。

患者的外展神經薄層磁共振檢查提示:右側外展神經受壓。上海新華醫院 供圖
如何讓麻痹的外展神經再次打通?李世亭團隊創新地采用了微血管減壓術。這種手術方式目前主要用于治療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而治療外展神經麻痹,尚屬全國首次。
手術中,這名患者側臥,李世亭在她的右側耳后發際內開了一個小切口,隨后仔細分離患者小腦前下動脈與外展神經之間的粘連,并將小腦前下動脈移位,然后先置入濕潤的明膠海綿,再在明膠海綿與小腦前下動脈之間置入滌綸減壓墊棉,嚴密縫合后,分層關閉切口,整個手術在1個小時內順利完成。
術后,患者的右側外展神經功能完全恢復,視力恢復了正常。
“外展神經是成人眼部運動神經中最易受損的一支,外展神經損傷引起的麻痹性復視在臨床上常見,發病率為11.3/10萬。”李世亭指出,外展神經麻痹與全身系統性疾病關系極大,常見的病因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等,這些誘因可引起血管冗長變形,進而壓迫外展神經。
李世亭透露,以前神經內外科醫生對這類外展神經麻痹的患者無計可施,只能給予營養神經、激素等藥物,而部分患者癥狀往往無明顯改善。微血管減壓術的創新嘗試為原發性外展神經麻痹的治療提供了新的可能,微血管減壓術具有微創、手術時間短、效果確切的優點,“在排除了外傷、顱內腫瘤、鼻咽癌腫瘤轉移、脫髓鞘疾病、腦血管疾病的引起外展神經麻痹的患者,可行外展神經薄分層核磁共振掃描,觀察外展神經腦池段是否受壓,在明確受壓后,可早期實施外展神經微血管減壓治療。 ”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