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調研報告如何梳理城市發展困局?這篇副省級干部的萬字報告值得一讀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聚焦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緊扣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方案系統梳理了12個方面的重點問題、具體問題、老大難問題,要求直奔問題去,實行問題大梳理、難題大排查,著力打通貫徹執行中的堵點淤點難點。
《方案》公布之后,如何開展好調查研究,成為了近期公務員群體間討論的熱點話題。其中,一篇一份署名“國文”的調研報告《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俯首躬行衡陽區域中心化進程——對衡陽的調研與思考》,引發關注和熱議。
據湖南衡陽市政府網站介紹,這份調研報告是現任湖南省副省長、時任衡陽市委書記的秦國文2021年履新衡陽后,深入田間地頭、工廠車間、建設工地、學校醫院、社區小巷開展調研后撰寫的調研報告。調研報告13200余字,從歷史角度闡述了衡陽獨特的精神氣質,坦陳了衡陽遇到的現實突出矛盾,分析了衡陽面臨的形勢和機遇,提出了引領衡陽跨越發展的路徑。
秦國文在回顧了衡陽發展的歷史之后,梳理了五個方面的問題:
(一)發展空間受到限制,反映出我們區劃規劃亟待優化。我市中心城區行政區劃面積僅為518平方公里(不含南岳區)、居全省倒數第二,但建成區面積137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人口密度近3000人/平方公里、全省第一。而長沙、常德、郴州、永州、張家界城區區劃面積均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同為中部國家區域重點城市或者省域副中心城市,最小的臨汾城區區劃面積也有1316平方公里,洛陽、襄陽、贛州、大同、蕪湖、長治、宜昌城區均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相比之下,衡陽中心城區區劃面積明顯過于狹小,與國家區域重點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極不相稱,疊加工業園區圍城、鐵路反復切割等因素,直接影響產業布局、功能分區、提質擴容,城市承載能力受到較大限制,部分產業項目只能向縣域布局。
(二)主要指標互不匹配,反映出我們經濟質量尚待提高。作為全省第二大城市,衡陽的“城市基座”總體可觀,常住人口占全省10%,但經濟總量、財政收入占全省比重分別為8.4%、8.8%;金融機構存款余額居全省第2,但人均消費居全省第4;工業用電量占全省9.69%、居全省第3,但工業增加值占全省6.75%、居全省第6。三次產業結構為12.6:33:54.4,二產占比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1個百分點。工業化率低于全省5.8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0位。老工業基地工業門類齊全、產業基礎扎實的優勢沒有轉化為發展優勢,實體產業空心化趨勢比較明顯。
(三)縣域經濟實力不強,反映出我們區域發展還不協調。全市縣域面積占比95.4%、縣域人口占比80%以上,但縣域經濟總量、投資、消費、財政分別僅占全市的63.8%、58.7%、50%、42.1%,縣域產出與面積、人口不相匹配。全國縣域經濟百強尚未破零?!耙豢h一業”“一縣一產”特色不鮮明,同質化競爭嚴重,除常寧外各縣市均無可在全市獨當一面的主導產業??h域企業多處于產業鏈下游、價值鏈低端,產業耦合不高,就地配套較弱,鏈條化、集群化任重道遠。
(四)底線問題時有突破,反映出我們基層基礎還不牢實。近些年,盡管衡陽的社會大局穩定,但各類事故隱患和安全風險交織疊加,防災減災、抵御風險的能力仍然不強,現代化社會治理、禁毒斗爭仍然存在薄弱環節,部分地區污染整治仍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任重道遠。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一些行業領域生產安全事故易發多發。底線時有失守,絕不是事出偶然,我們應當從中看到基層基礎這些帶根本性的問題,看到制度機制的缺陷,看到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差距。
(五)民生領域短板不少,反映出我們發展還很不平衡。近年我們的教育、就業、養老、醫療和城鄉基礎設施等民生事業取得了較大進步,但上學難、就醫難、出行難、停車難等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基礎教育存在結構性供需失衡,公辦教育供給不足,農村部分基礎教育設施“虛位以待”“一生難求”,城區部分幼兒園、中小學“飽和運轉”“一位難求”。就業保障和就業服務有待改進,就業不足和“用工荒”現象并存,“招工難”和“就業難”問題交織。優質醫療資源還比較缺乏,基層醫療資源供給不足,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反映仍然比較強烈,醫患矛盾時有發生。城市更新、縣城補短、鄉村振興、生態環境治理等領域面臨可用財力不足、資金缺口較大的瓶頸制約。
此外,秦國文還在調研文章中指出了團結的重要性,他寫道:團結需要目標來維護,團結也需要理解來潤滑。我們要為發展助力、莫為私利爭霸,要在外面爭強、莫在家里斗狠,要為家鄉添彩、莫為家鄉抹黑;我們不能一方面希望別人對自己好一點,而一方面自己又對自己狠一點,搞“內訌”“窩里斗”。
秦國文在文中表示,我們要在維護衡陽發展利益上敢于斗爭,每個人都應當把個人命運與地方發展緊密聯系起來,成為衡陽發展與安全的共同體,任何破壞我們發展與安全的行為都是我們的斗爭對象。對電詐、吸毒、性侵未成年人等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行為,我們要個個勸阻、人人喊打,視其為長在自己身上的毒瘤一樣,去之為快。
他還表示:現實中不切實際的政績工程,其成因可能不少,但歸根結底是政治原因,是把政治后果放在一邊,對政治影響視而不見,只考慮個人形象、一時政績,不考慮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對政治傷害極大,對發展危害極大。
公開資料顯示,秦國文,男,漢族,1967年7月出生,江西南昌人,198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6月參加工作,湖南大學國際貿易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博士,研究員職稱。
秦國文長期在湖南省內工作,先后擔任過湘潭工學院學生工作處處長,湖南省社科院改革辦主任、副院長,湘西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吉首市委書記,湖南省委深化改革辦專職副主任等職,于2017年任湖南省委副秘書長。
2021年7月,秦國文履新衡陽市委書記,2022年7月升任湖南省副省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