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雁南飛,廣東梅州大雁落腳的地方

雁南飛,廣東梅州大雁落腳的地方
國人大都知道1979年國產電影電影《歸心似箭》中有首雁南飛的插曲,以情動人,旋律優美,在當時很有名。但少有人知道廣東梅州陰那山山麓之下,有個1995年建的,以客家文化,建筑藝術,經典美食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的國家五A級旅游、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雁南飛景區。

客家人根自中原,北雁南飛,四海做客,四海為家,全國各地、甚至國外,都有客家人的蹤跡。客家人的遷徙,是為了躲避戰亂,為了躲避災荒,他們背井離鄉,尋找新的家園。大雁的南飛是客家人尋找美好之地的流浪之旅,這種飛騰非常浪漫,卻充滿了艱難苦辛,他們把鄉愁寄于美好,在飛騰中尋找自己理想落腳之地。

廣東梅州雁南飛景區,有一座藏在山中的古村落,就是客家人經歷多次的遷徙,尋找到屬于自己的喜歡的地方。這里的橋溪古韻,青山環繞,風景幽美,這就是大雁落腳的地方,就是客家人在梅州找到的世外桃源。客家人在這里留了下來,他們在這里用自己的智慧,勤勞的雙手,建造了自己美好的家園。這里有明、清時期興建的16座客家傳統民居建筑保存完好,質樸卻又不失宏偉,與小橋、溪水、古樹、民居,構成一幅幅秀美的客家田園風光畫卷。

在橋溪村口的右側溪邊有一簇林木,已有上千年歷史,因有楠木、檀木、山杜英、青藍木和荷木五種樹種,橋溪人美稱為“五彩林”。橋溪古韻的建筑白墻黑瓦,黑白和綠構成特有的色彩,寧靜自然矗立在碧綠的群山懷抱之中,如人間仙境。走進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溪對面的五彩林,古老而蒼虬的樹林,豐富的色彩,山光的濃郁,讓人目不暇接。村莊非常靜謐,一排壯觀的大宅子, 正門口書寫有“繼善樓”三個大字的門匾,兩邊有“繼志述事,善鄰親仁”的門聯。“繼善樓”相傳是村中旅印尼華僑朱琪源五兄弟始建于清光緒二十八年,據說歷時12年,耗費12萬大洋修成。

“繼善樓”屋內裝飾華美,既有精美絕倫的傳統“四大名雕”工藝,又有遠自西洋的的五彩玻璃等裝潢技巧。進入屋里,可以看到這里面融合了木雕、瓷雕、石雕、彩塑于一身,處處皆是藝術般讓人覺精美。廳堂和廊道內那些金龍、金獅、金蝙蝠,金花、金草、金樹枝等花紋,還有梁柱、屏風、斗拱、門窗,無不精雕細刻,讓人贊嘆。那涂上金粉的雕花木窗戶,那鏤空的瓷磚墻壁,依稀可見這里當年的繁華與富裕 。明清時期的傳統民居,質樸的設計掩蓋不住精致的氣息,一磚一瓦、一梁一柱,無不透露出客家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品味。如今橋溪村,已評為廣東省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

景區的一位管理人員說,雁南飛山腳下有個百花園,占地20畝,每年為景區培育60多萬盆姹紫嫣紅的鮮花,讓雁南飛每一寸土地變幻著不同的色彩。清香的玉蘭、粉紅的桃花、多彩嫵媚的茶花、漫山紅遍的杜鵑,這僅僅是春天的花。在這里,夏天里有鳳凰花、白玉蘭、繡球花;秋天里有木棉、桂花、含笑;冬天里的刺桐花、茶梅、炮仗花等花數不勝數。總之一年四季都有開不敗的鮮花,讓人爽心悅目美景不斷。

雁南飛山間有一塊“雁南飛神石”,上面刻有“雁南飛、茶中情”六個大字。茶田,是雁南飛一道不可不賞的景致,這里有上千畝茶田,青翠欲滴的生態茶田,宛如一根根翡翠項鏈,有三公里之長。沿著茶田棧道,俯瞰雁南飛的全景,一行一行的茶樹,在陽光下充滿了生機,漫山遍野的綠,移步換景。從下往上看,一片碧綠和藍天,向下看,也是藍綠相接,遠處的山和更遠處的天空相連。“雁南飛”寓意客家人對“北雁南飛”的根的認同,“茶中情”表達客家人對茶文化內涵的贊賞。第一次見到如此盛大的茶田,心被這片綠陶醉了,忘記那些屬于城市里的喧囂與擁擠,這里的一花一草,一樹一葉,都讓人自然回歸大自然,找到人的本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