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消費市場在快速復蘇!消博會參展外企:看到中國市場巨大潛力
外企對于中國消費市場的信心持續增長。
4月10日至4月15日,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100余個知名品牌齊聚海南海口,這是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后我國舉辦的首場重大國際性展會。談及中國消費市場,多家外企高管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中國消費市場有信心,將把握在華的投資機遇,共同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
“我們始終堅信,海南島的潛力巨大。”歐萊雅北亞總裁及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介紹,海南自由貿易港將在2025年底前適時啟動全島封關運作,相關政策無疑將推動消費和美妝市場的發展。
對于中國美妝消費市場的發展趨勢,費博瑞表示,今年年初中國調整出入境管理政策,使得人們的出行意愿增強,這是非常積極的信號,因為社交聚會能夠創造美好和快樂的時刻,促進消費。而在春節期間,也看到商場和門店再度出現大量客流。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我們看到了市場的巨大潛力,及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資生堂對中國市場的發展充滿信心。”資生堂中國企業傳播負責人于李莉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消博會是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展示窗口,資生堂已連續三年參加這場盛會,每年都會發布比往屆更多、更好的新品。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此前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2年,消費品進口額達1.93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1倍多,占進口總額比重達11%;跨境電商進口5600億元,比上年增長4.9%。下一步來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新型城鎮化穩步推進,中等收入群體規模逐步擴大,我國消費品進口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消費品進口增加的背后是外資企業對于中國市場的信心。
“消博會有雙重作用,不光是展示,更多是要提振消費。”雀巢大中華大區集團事務及可持續發展副總裁方軍濤坦言,消博會參展企業都傳遞了非常明確的信號,“我們對中國市場有信心,我們對中國市場未來反彈力度的信心是毫無疑問的。”談及目前消費市場的變化,方軍濤認為,高端化、大品類和健康的需求趨勢是確定的,但可能要到今年第二季度才能看到消費市場真正的反彈力度和強度。
全球最大的洋酒集團帝亞吉歐(Diageo)總部位于英國倫敦,也已連續三年赴消博之約。帝亞吉歐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程展鵬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和促進消費政策的陸續出臺,集團感受到了中國持續擴大開放的積極信號,將不斷擴大在華投資,對帝亞吉歐未來實現兩位數的長期增長“非常有信心”。
今年以來,消費市場已經呈現穩步恢復態勢。數據顯示,1-2月,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金銀珠寶、家具等升級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8%、5.9%和5.2%。3月份,零售業景氣指數為50.6%,持續回升。1-2月,限額以上零售業單位中,便利店、百貨店、專業店零售額同比增長10%、5.5%和3.6%。
美國奢侈品集團泰佩思琦亞太區總裁、COACH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楊葆焱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集團旗下品牌在華門店的客流量已顯著提升,這證明了中國消費市場在快速復蘇。楊葆焱透露,集團計劃不斷擴大在中國一線至四線城市的經營規模,包括將于2023年開設30家新店,在2025年之前開設100家新店。
不僅僅是外企,多個國家也希望借助消博會的平臺,促進企業打開中國市場,分享中國紅利。
4月11日,法國駐滬總領事館商務參贊沙偉(Xavier CHATTE-RUOLS)在消博會上表示,希望通過消博會這樣的國際性交流平臺,把法國的高質量產品、健康生活方式和可持續發展理念介紹給中國消費者。

4月12日拍攝的第三屆消博會法國館現場 澎湃新聞記者 吳雨欣 攝
意大利企業也對本屆消博會充滿期待。作為今年消博會的主賓國,意大利攜147個品牌參展,總展覽面積達到約1800平方米,均比上屆增長1倍左右。開館儀式上,意大利外交與國際合作部副部長瑪麗亞·特里波迪說,今年我們有大量企業參展,是意大利企業持續分享中國市場紅利的成果。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意大利商會會長保羅·巴頌尼說,對意大利企業而言,中國是非常重要和有價值的市場。通過參加消博會,意大利品牌將有更多機會深度融入中國市場,意大利企業將獲得更多中國業務。
埃及阿拉伯研究中心顧問、國際關系和政治經濟研究專家阿布·貝克爾·迪卜日前在開羅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在海口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為世界各國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展示平臺,是各國企業對接中國市場、共享發展機遇的重要渠道。迪卜表示,眾多國際企業和商人將參加此次博覽會,反映出國際貿易回暖復蘇態勢。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國優化調整防疫政策,將為世界經濟復蘇發揮重要作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