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擺渡人》:內心強大,是救贖一切的良藥
今天給大家分享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代表作《擺渡人》。
這是一本心靈療愈的小說,是一個史詩般的動人故事,也是每個人的成長之路。
命運如洪流,真正的擺渡人,永遠是你自己。
如果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對于這個問題,也許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答案。
小說《擺渡人》用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告訴了我們謎底。
故事的主角女孩迪倫,15歲以前的人生孤獨又壓抑。在一次火車事故中,她成了唯一的遇難者。
死后,她偶然遇到了擺渡人崔斯坦。兩人一起跨過荒原,逐漸相愛,最終互相擺渡,回到人間。
這本書一經問世,就拿下了《紐約時報》暢銷榜的冠軍,版權銷售33個國家,讓千萬讀者都為之震撼、落淚。
讀完這本書之后,你就會明白:內心強大,才是救贖一切的良藥。

埋怨命運,不如改變自己
自從父母離異后,迪倫就跟母親一起生活。
可母親忙于工作,從不試圖理解她,老師同學也常常嘲笑她。
很長一段時間,迪倫總埋怨命運帶給她的這一切。
直到15歲那年,她決定去找遠在阿伯丁的父親。結果,火車脫軌,她成了唯一的遇難者。
一開始,迪倫還以為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在尋找大部隊時,她遇到了擺渡人崔斯坦。
崔斯坦對她說:“你不是事故中唯一的幸存者,你是唯一一個沒有逃出來的人?!?/p>
話音剛落,迪倫就愣在原地,半天都沒有說話。

短短十五年里,她經歷了數不清的起起伏伏。原以為只要找到父親,一切就會慢慢變好,可沒想到,上天還是不放過她。
崔斯坦以為迪倫會情緒失控,大哭大鬧,但出乎意料的是,知道真相后,迪倫反而長舒了一口氣。
既然沒有擁有過,又怎么害怕失去。
盡管再也見不到母親和朋友,再也不能和父親見面,但萬幸的是她還在這兒,她還是她。
如果一直埋怨現實,不愿去面對、不愿去接受,反而會活得更累,當自己勇敢的邁出那一步,其實就沒有什么可懼怕的了。
克萊兒說過:“人活著,就會失去?!?/p>
人生就是不斷失去的過程。
我們會因為失去愛情、友情而痛苦;會因為失去成績、工作而惆悵。
但除了接受還能做什么呢?
我們不能一直停留在原地,不能一直被悲傷的情緒包圍。
畢竟,時間從不等人。
與其因為埋怨命運而耽誤趕路,還不如早早接受一切,努力改變自己。
慢慢地,我們就會發現,那些過去早已釋懷,而我們也會變得越來越成熟。
人生,不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恐懼痛苦,不如保持內心平靜
崔斯坦告訴迪倫,每個人都要穿過他們自己的荒原,才能抵達天堂。
迪倫本以為荒原會是個平坦的草地,有鮮花盛開??勺吡藥滋?,她就叫苦不迭,因為路上荊棘叢生,惡魔橫行。
但崔斯坦卻說,這一切都是迪倫的錯。
原來這片荒原是她心靈的投射。
她爬出隧道時,以為離阿伯丁還有一半的路,便心想自己身處高原的某個地方,多山又荒涼。
她不喜歡鍛煉,所以一走路,就覺得是上坡路。
她心情不好時,荒原就會陰云密布,狂風大作。
甚至崔斯坦現在的模樣,也是因為這是迪倫內心會喜歡信賴的模樣。
物隨心轉,境由心造。
你所看到的世界,其實是靈魂在現實世界的遭遇和情緒的反射。
而化解困境的方法,就是克服恐懼,保持內心的平靜。

我們的世界又何嘗不是那片荒原呢?
眼前出現的各種困難,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源源不斷的困擾,而那些不過是我們內心恐懼的反射。
你愛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如意,卻發現壞事一件接一件;你??拊V自己的工作太多,可轉身就發現被辭退。
有沒有發現,正是你的那些負能量情緒,才引來了那些糟糕的事。
世界就像一面鏡子,照射著所有人的內心。
當你用一顆善良勇敢的心去面對世界,世界會同樣給予你美好的反饋。

依賴他人,不如相信自己
穿越荒原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惡魔,一旦被惡魔捉走,就會永遠待在黑暗的世界。
而崔斯坦的任務就是把迪倫安全護送到荒原的另一邊。
所以每一次遇到惡魔襲擊時,崔斯坦都站在迪倫面前守護她,甚至不惜犧牲自己來保護她。
在迪倫力竭時,他會鼓勵她不斷向前。
不管她去哪兒,崔斯坦都會陪在她身邊。
迪倫以為崔斯坦會一直守護她,所以肆無忌憚地依賴他。
可當她跨過荒原的另一邊時,一回頭,卻發現身后空無一人。
崔斯坦是擺渡人,他有他的使命,沒法跟來,只能在另一邊道歉。
可迪倫看不到,聽不見,喜悅即刻煙消云散,只剩下刻骨銘心的痛苦。
她又變成了一個人。

一直以來,她都習慣去依賴崔斯坦,凡事都躲在他身后,可崔斯坦只能陪伴一時,卻陪伴不了一世?,F在,只能靠她自己。
離開崔斯坦后,她一個人回到荒原,一個人對抗惡魔,一個人住木屋。
事實證明:即使沒有崔斯坦,她依舊可以靠自己度過難關。
宮崎駿說:
“千萬不要輕易去依賴一個人,它會成為你的習慣,當分別來臨,你失去的不僅僅是某個人,而是你的精神支柱。”
人生路漫漫,會有人陪著你,但不會有人一直陪著你。
能陪你走過關鍵時期的人,只有你自己。
與其一直依賴別人,不如早早長大。
與其等著別人守護你,不如成為自己的勇士。
相信自己永遠勝過依賴他人。


擺渡他人,也是擺渡自己
送完迪倫之后,崔斯坦開始擺渡另一個人。
他心里一直牽掛著迪倫,可他知道,他們這輩子都不會再見面了。
殊不知,迪倫此時正打聽著被崔斯坦擺渡過的人,她對崔斯坦的思念只多不少。
終于,她找到了最老的靈魂伊萊扎,向他詢問回到荒原的方法。
得知幾乎所有回到荒原的靈魂都灰飛煙滅時,她沒有半點退縮,依然堅定點頭。
要么永遠也不,要么就是現在。
她毫不猶豫跨過分界線,回到荒原。
曾經她的逃跑是為了逃避黑暗,但現在卻是為了追趕光明。
惡魔對她的靈魂垂涎三尺,一路上都在圍著她??伤粚σ暎恍闹幌胝业酱匏固埂?/p>
以前,她跟著崔斯坦走都會害怕,現在,她一個人也可以獨當一面。
因為心中有愛,所以無所畏懼。
所幸蒼天不負有心人,迪倫在一個小木屋里和崔斯坦相遇。在迪倫的勸導下,兩人決定一起回到人間,走向了那個未知的未來。
而兩人的勇敢也為他們贏得了圓滿的結局。

故事的最后,兩人回到了人間,迪倫嘴唇顫抖地說:“原來你在這里?!?/p>
“我在這里。”崔斯坦笑著回道。
他擺渡她,她擺渡他。渡人的同時,更渡己。
稻盛和夫曾說:“幫別人也是幫自己。”
人生在世,不會永遠順遂。在別人遭遇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那些善意會在未來的某一刻反饋給你。
所有付出都是相互的,幫人也是幫己。
但我們也要記得:
生命是條孤獨的長河,有人幫是幸事,沒人幫是常事。
如果沒有足夠的運氣,愿我們都擁有自渡的勇氣。

寫在最后
榮格曾說:“人們會想盡各種荒繆的辦法,來避免面對自己的靈魂。但只有直面靈魂的人,才會覺醒?!?/p>
深以為然。與其逃避,不如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直面人生的波瀾,救贖一切。
克萊爾說過,書中的那片荒原就是她自己的荒原。救贖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跨過荒原。
也許這個過程我們會有得有失,但最終都會釋懷。
畢竟,這就是人生的常態。
原標題:《《擺渡人》:內心強大,是救贖一切的良藥》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