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泰康保險副總裁:帶病體市場既是健康險的痛點也是新的增長點

泰康保險集團副總裁、泰康在線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李朝暉
4月8日,泰康保險集團副總裁、泰康在線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李朝暉在“2023年世界大健康博覽會·商業保險與醫藥創新融合高質量發展論壇”上表示,“帶病體”的保險市場仍然沒有得到完全的滿足。保險的創新需要險企、藥企、醫藥器械企業一起做好“帶病體”的保險市場,這既是痛點,也是發展新的增長點。
“有專業報告數據顯示,全國慢病人群數量超過4億人,1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超過34%,6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超過60%,按照年度人均保費一千塊錢測算,未來可發掘的‘帶病體’保險市場的年度保費超過4000億。”李朝暉談道,根據麥肯錫的數據,2022年“帶病體”保費不到500億,在2.2萬億人民幣非醫保支出中,商保支出不到10%,特別集中在中青年人群的賠付以及輕癥、慢病、老年人保障明顯不足。這里面空間很大,挑戰也很大,需要險資和醫藥來做,也需要相關政策以及協同。
他認為,在保險產品創新方面,僅僅靠保險公司一方努力遠遠不夠,需要與產業端深度交流,希望了解產業端的能力、患病病人的需求,與產業端做深入融合,互惠共創,創造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泰康在線副總裁丁峻峰
泰康在線副總裁丁峻峰在論壇上期間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做帶病體保險可以彌補市場空白,能讓真正需要健康險的人能買到相應的產品,和醫藥產業真正產生連接。
她向澎湃新聞表示,病了的人因為有了健康險而得到了好的治療保障,享受了優質的服務,也會促使他和身邊的朋友家人更認可商業健康險。做帶病體保險可以看成打出市場的影響力,而不是它有多大的業務規模。
“其實,經營帶病體保險門檻是很高的,不是說具有傳統保險公司的核心能力就能把這個事干好。”丁峻峰說,要有醫學的專家、疾病管理的能力、產業整合的能力等等,這是一個苦活累活,相信并沒有那么多人做好了思想準備,或者有完整的團隊去涉足這個市場。
此前,在保險+醫藥融合方面,曾經出現了“藥轉保”的情況,銀保監會也對此緊急叫停。談及融合創新,丁峻峰向澎湃新聞直言,的確在任何時候,當一個新興事物出來,在中國市場大家的模仿能力還是很強的。“藥轉保”這個事情是被監管部門敲響了警鐘的,但它并不是對創新支付的全面否定。創新支付更多的是滿足創新醫藥生態的訴求,在僅有醫保作為唯一支付方的時候面臨一些困境,需要有一個新的支付方來做一些金融的解決方案。
丁峻峰認為,保險行業是積極去應對這樣的訴求,在延長藥品的DoT(藥物治療持續時間)、對藥品的療效背書,以及在對患者的病程管理方面,保險是發揮了作用的。只是在此過程中,可能被有些不太正確的價值觀誤導了一下,但經過監管部門的提醒,現在大家都在正確的框架下做這個事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