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學生黨如何做到真正的自主學習?
大家好,我是凹叔。
問大家一個問題,以下的癥狀,你家孩子中了幾條?
孩子學習不盯就學不進去,要不在開小差,要不在磨洋工;
每天一到作業時間家都雞飛狗跳,不得安寧;
操心孩子學習比上班還累;
催孩子你痛苦,孩子更痛苦,還打消學習積極性……
為什么讓孩子學習就這么難?
答案很簡單,如果家長不掌握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方法,學習的任務就永遠落在家長身上而不是孩子身上。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力?
關鍵在于培養孩子作為學習的第一責任人,讓孩子自己學會學習。

01 什么是真正的自主學習?
關于自主學習,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誤區:
比如覺得孩子自己坐在那看書,就是自主學習,孩子自己完成老師給的任務,就是自主學習。
但其實自主學習的內核是:
孩子自己確定學習任務,決定學習進程并完成任務。
這個任務,不是老師設置的,而是孩子給自己確定的。
真正的自主學習,需要孩子有對學習的元認知。
什么叫學習的元認知?就是他對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路徑、學習方法都有足夠的了解。
說得更通俗一點,就是孩子知道自己現在的學習狀態是什么樣子,他知道自己哪里還掌握得沒那么好,知道自己接下來的目標在哪里。
然后他要通過什么樣的方法、什么樣的節奏去達到這個目標,比如要提升成績,他要從哪個科目開始、每天要學習多久。
有這樣的思維方式的孩子,他才有可能做到自主學習。

02 掌握各學科的最短學習路徑,實現正反饋
孩子能夠實現自主學習,最關鍵的是掌握每個學科的最短學習路徑。
用最短的時間和距離做最大的功,從而實現正反饋,驅動孩子自主學習。
這也是所有學霸的秘密。
孩子學習成績差的時候,很多父母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讓孩子參加輔導班,這想法是不對的。
因為大部分的輔導課,對孩子的幫助非常有限,學習效果不好。最好的辦法,應該是幫助孩子構建學習系統。
構建學習系統,必須從書本出發,把書看明白了,吃透了,系統的知識體系才能不知不覺地建構起來。
語文學習和數學學習一樣,在前期都要把最短路徑找到,歸納出一個普適原則之后,就按照這個原則去演繹應用,并根據應用的反饋來修正自己之前歸納的規律。

但是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大部分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都沒遵從這個根本。
今天老師講了這個知識,積累一點;
明天老師講了那個知識,又積累一點。
一直在不斷地積累,一直處在積累的狀態,卻沒有對積累的知識進行自我歸納總結,發現普適性的規律。
歸納這項工作沒做到位,學習模型自然是不系統的,應用規律就更加無從談起。
歸納環節就是找規律,連這個環節都沒有完成,還談什么使用規律呢?
學習永遠不能是單點的、發散的,只有系統性的學習效率才更高。
一旦孩子完成了自我歸納環節,找規律其實就簡單了。
當孩子進入了找規律的境界,想不當學霸都不成。
但是我還要強調一下,只有自我歸納的規律才是真正的學習能力,如果是老師幫你總結歸納的,你只是單純地記住,是無法把你送到學霸高度的。
當然,找規律也是有層級分別的。一般來說,有兩個層級。
第一個層級:找知識層面的規律。
這個層級的要求相對比較低,大部分孩子都能做到。
孩子對知識有基本的認識,能正確地掌握和運用知識,就能找到各種知識的表面聯系,把相關的知識整理在一起。
第二個層級:找學習方法層面的規律。
找到學習方法層面的規律,對孩子有更高的要求,往往只有學霸才能做到。
在自學的過程中,尋找最短路徑是由元認知決定的,是通過歸納演繹實現的。
這個能力不僅在學習中可用,在工作中同樣有施展的空間。
培養最硬核的、最強大的自學能力,這就是教育的價值所在。

學習成績好的人,跳躍性思維會比較強。
學習的時候,可以從一個知識點跳到另一個知識點,但是無論怎么跳,都能跳回最初的起點。
我無法簡單地說跳躍性思維對學習是好事還是壞事,但是我看到了很多事實,學習好的人確實思維都挺跳躍。
頭腦中有系統學習模型的孩子,跳出去之后還能拉回來;
沒有建立系統學習模型的孩子,跳出去之后頭腦就亂了。
其實,在各門學科的學習中,我都很贊同建立系統學習模型。
有些孩子,看物理書,就像看小說一樣,翻翻就過去了。
這樣學習,最多是認認字,看看熱鬧,對知識的掌握非常有限,這絕對是不行的。
真正的學習,一定是需要動腦思考的,思考之后才能找到系統化的解決方案。
尤其在理科學習中,要不斷地進行自我提問,通過這種方式去解決大部分的學習問題。
有經驗的學霸,對每一個新知識都建立設問層級,一定有自我判斷包括其中。
比如,學習一個定理,他首先要搞清楚概念是什么,接著考慮定義有沒有附加條件,然后要想著怎么證明這個定理,推導過程是怎樣的,等等。
通過這些系統性的問題,就能推出一個比較基礎的知識模型。

03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力?
在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孩子一定要經歷自我反思這個環節。
哪里還沒學好、先做哪個后做哪個、如何去練習,這些都是要通過孩子的自我反思的。
如果是家長單方面地告訴他,他是聽不進去的。
講道理沒有用,小孩子聽不懂、大孩子覺得煩;嘮叨、批評、打罵更沒用,反而會讓他更討厭這樣做。
那家長要如何讓孩子去意識到這些事情呢?
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讓他去試錯,讓他按照他認為對的方式去學習。
試錯一定要趁早,孩子小的時候試錯成本是很低的。
在試錯的過程中,孩子們一定會犯錯、遇到失敗。
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就是接納孩子犯錯,允許孩子失敗。
能夠主動去寫作業不等于孩子就是自主學習。
如果孩子沒有對學習的元認知,對不同學科的學習目標、路徑和方法都不清晰,就算主動寫作業那也只能叫順從、應付。
以上的理論分享來自于《自主學習力》,這本書的作者劉威是全網百萬粉絲的博主、專注學科教育十幾年,他把自己從北京四中和北大學習經歷中提煉出來的方法,毫無保留地寫在了這本書里。
通過教育理念、家庭氛圍、自主學習的底層邏輯、自主學習的基本素養、文科學習、理科學習、副科及體育的學習等七大板塊,從理論到實操層面教你如何塑造和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力。
原標題:《學生黨如何做到真正的自主學習?》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