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普|孩子睡覺張口、打呼,都是腺樣體肥大惹的禍嗎?
每年4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全國愛鼻日”,2023年的主題是“氣道健康,從鼻開始”。如今,兒童鼻腔健康越來越受到關注,孩子出現晚上睡覺打呼、有時張口的情況,是腺樣體肥大嗎?如果不進行手術切除,孩子會齙牙變丑,甚至變笨?隨著大眾對腺樣體肥大越來越關注,許多家長對其認識存在著較大的誤區。
其實,孩子晚上睡覺打呼嚕或張口,并不一定都是病,更不能等同于腺樣體肥大,需要正確辨別和對待。不僅是成人,孩子睡覺也會打呼嚕,即便有時伴隨輕微張口,只要呼嚕聲均勻、規則,聲音不大,變換體位就會減輕或消失,一般不需要特別干預。
眾所周知,孩子的生長發育尚不完全,咽喉腔、鼻腔空間相對狹小,此時的腺樣體、扁桃體又普遍會有些肥大,所以在孩子勞累、感冒或鼻塞時,由于氣流通過受阻,睡覺時就會出現輕微的打呼或張口。但如果打呼嚕的同時伴隨有明顯的憋氣、呼吸困難、睡眠不實、異常體位等情況,就需要到正規醫院就診檢查,排除疾病狀態。
令許多家長談之色變的“腺樣體”,究竟是何物?
腺樣體,又叫增殖體,或咽扁桃體,是位于鼻腔后部、鼻咽頂部和后壁的一處淋巴組織。正常生理情況下,在兒童時期,尤其2-6歲時處于增生旺盛期,通常在10歲以后逐漸萎縮,成人則基本消失。
若腺樣體過度增生肥大,堵塞相應部位的氣道,則使氣道受壓變窄而出現睡眠時發出鼾聲、張口呼吸等,嚴重者可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長期張口呼吸可影響孩童面部發育,出現嘴唇變厚、牙列不齊、上切牙突出、腭骨高拱等所謂的“腺樣體面容”。
因此,若孩子有上述類似情形,可到醫院耳鼻喉科檢查,常規如鼻咽側位片、鼻部CT、鼻內鏡等都能對腺樣體狀況作出評估和判斷。作為專科醫生,筆者更傾向于鼻咽側位片檢查,此項檢查既經濟又準確,且輻射較CT更小,還能避免低幼患兒因懼怕鼻內鏡檢查而帶來心理陰影。
需要提醒的是,“腺樣體面容”是在腺樣體肥大的基礎上、長期張口呼吸而導致的特殊面容,若孩子只是在發育過程中出現了嘴唇變厚或牙列不齊等,請不要都草率冠之以“腺樣體面容”,這個“黑鍋”腺樣體可不背。可以帶孩子到口腔科就診,也許通過矯正牙齒,孩子會更加美麗和帥氣。
孩子被診斷為腺樣體肥大,手術還是不手術?
由于兒童腺樣體存在生理性肥大,所以即使被診斷出“腺樣體肥大”,家長也不要過度緊張,更沒有必要把焦慮情緒傳給孩子,因為沒有臨床癥狀的腺樣體肥大,基本上是不需要過多干預的。一般通過觀察、等待,靜待其萎縮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腺樣體的逐漸萎縮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若孩子出現因腺樣體肥大而導致的一些癥狀,如前所述的夜眠打呼嚕、經常張口呼吸,睡眠不安,嚴重的呼吸暫停,或面容改變等表現,則需要到正規醫院請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
由于兒童腺樣體肥大常常合并存在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等,而上述疾病在經過科學、合理的藥物治療后,癥狀基本都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打呼和張口呼吸的情況也能隨之好轉;否則,即使匆忙手術切除了腺樣體,鼻炎的反復發作也會導致孩子鼻塞、鼻涕,影響呼吸而致使打呼、張口呼吸等癥狀依然存在,而手術切除腺樣體的作用就很微小。有些家長不解為何孩子腺樣體切除后還是打呼嚕、張口呼吸,答案就在于此。
沒有臨床癥狀的生理性腺樣體肥大不需要干預;有臨床癥狀的腺樣體重度肥大,宜首先采取藥物治療以緩解、減輕癥狀。對于保守治療有效者,就可以采取邊治療邊觀察的策略,對癥處理;對于保守治療沒有效果、臨床癥狀仍然突出的重度腺樣體肥大,則宜進行手術切除,以減少或杜絕由其引發腺樣體面容、慢性鼻竇炎、分泌性中耳炎等并發癥的可能。
對于肥胖兒童,建議控制飲食,少食油膩、甜食等易胖食品。日常需增加運動量,減輕體重。適當養成側臥位睡眠習慣,改善上氣道通氣狀態。注意保暖,積極防治感冒以及鼻部、咽部、口腔慢性疾病,減少上氣道阻塞因素。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