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支付寶內搜德邦遇“高仿版”:600元運費第三方承運僅160元

吳先生給“李鬼德邦”微信轉賬600元運費。
“德邦物流(北京)有限公司”和“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聯嗎?
4月3日,消費者吳先生向澎湃質量觀投訴平臺(https://tousu.thepaper.cn)反映,他在支付寶平臺搜索找到“德大件物流”。事后他意外發現,這個大量使用“德邦快遞”logo的公司并非大眾熟知的德邦快遞——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邦快遞”)。
支付寶相關人士證實,“德大件物流”的經營主體是“德邦物流(北京)有限公司”。而澎湃新聞查閱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2021年2月,上海徐匯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要求德邦物流(北京)有限公司停止侵犯德邦快遞相關注冊商標專用權,并變更企業名稱,變更后的企業名稱中不得含有“德邦”等。2022年8月,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作出終審判決,維持原判。
德邦快遞則表示,法務部門仍在繼續推動執行相關案件的判決。
“李鬼”德邦有logo、有“400電話”
3月24日,吳先生在上海浦東惠南鎮通過支付寶平臺搜索“德邦物流”,頁面出現“德邦物流-生活號動態”,下面第一條就是“德大件物流”。
值得注意的是,“德大件物流”下有一行醒目的大字——德邦物流400-992-5556全國大件托運。進入“德大件物流”,會發現大量 “德邦快遞”logo以及印有“德邦快遞”logo的貨車照片等。

4月7日,通過支付寶仍可搜索到導致吳先生受騙的“李鬼德邦”信息。
澎湃新聞查詢發現, “德大件物流”簡介寫到:德邦物流(北京)有限公司。從2月27日開始,“德大件物流”發布多條信息,每條都顯示“德邦”,其中許多信息含有“德邦快遞”logo。
吳先生回憶,按照“德大件物流”顯示的電話400-992-5556,撥打后很快有快遞員聯系他并添加微信,不久快遞員就上門收貨。“收貨員并未穿德邦工作服,不過當時我沒有太在意。”
通過微信,吳先生當天向快遞員支付運費600元,快遞員也給了他一張德邦物流(北京)有限公司的快遞單。
然而貨到后,收件人發給吳先生的照片顯示,快遞貼著的卻是“安能物流”的快遞單,寄件人姓名、地址、電話均與吳先生原來的下單信息不一致。
吳先生立即聯系快遞員,卻未獲正面回應。“上網一查我頓時傻了眼,”吳先生稱,原來真正的德邦快遞電話只有5位,自己之前撥打的400-992-5556并非真正的“德邦快遞”電話。
3月30日,吳先生致電“安能物流”。當天中午,“安能物流”工作人員短信回復稱,他的兩件貨是快遞員王師傅聯系下單的,運費收了160元(含送特殊區域費80元)。

安能物流工作人員回復吳先生稱,實際運費只有160元。
被多收440元的吳先生再次聯系快遞員王師傅,質問為何價錢不一致。對方稱,價格是經過吳先生同意才上門提貨的。至于送貨,是合作公司送的。隨后王師傅就將吳先生拉黑。
澎湃新聞以寄快遞的名義聯系王師傅,對方稱自己是“德邦物流”工作人員,并稱德邦物流(北京)有限公司與德邦快遞(全稱“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兩家公司。
4月4日,澎湃新聞多次撥打400-992-5556,無法撥通。澎湃新聞嘗試聯系德邦物流(北京)有限公司,未果。
“李鬼”德邦被判更名卻未執行
德邦物流(北京)有限公司與德邦快遞到底是什么關系?
澎湃新聞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檢索發現,2021年2月8日,上海徐匯區法院就德邦快遞與德邦物流(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冠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作出一審民事判決。
判決書判定,被告德邦物流(北京)有限公司應立即停止涉案侵犯原告德邦快遞 “德邦”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被告立即刪除網站www.debang56.cn上的涉案侵權內容,并立即停止使用www.debang56.cn域名;被告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變更企業名稱,變更后的企業名稱中不得含有“德邦”字樣;被告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德邦快遞經濟損失100,000元、合理開支27,980元。
德邦物流(北京)有限公司不服上述判決上訴。2021年8月31日,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作出二審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2022年8月23日,上海徐匯區法院作出執行裁定書。裁定書顯示,經窮盡財產調查措施,被執行人德邦物流(北京)有限公司暫無財產可供執行,故無繼續執行的條件,應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天眼查App顯示,早在2022年2月,德邦物流(北京)有限公司已被上海徐匯區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公司及公司法定代表人劉祥輝被下達限制消費令。
目前,網站www.debang56.cn已無法打開。不過,德邦物流(北京)有限公司仍未變更企業名稱。
德邦稱將打假維權
就本次事件,4月6日,支付寶相關人士向澎湃新聞證實,生活號“德大件物流”經營主體為德邦物流(北京)有限公司,名稱中含有“德邦”。
這位相關人士同時表示,截至目前,支付寶平臺暫未收到“德邦”權利人舉證的侵權通知及相關證明,暫無法判斷本次事件是否存在侵權行為及其程度。“但出于用戶權益保障,平臺已積極聯系該商家進行整改,后續會持續關注該商家情況。”
4月7日,澎湃新聞再次在支付寶搜索“德邦物流”,結果顯示,第一個是 “德邦快遞”,其下依然有“德邦大件物流”生活號發布的信息,依然帶有“德邦”字樣以及帶有德邦快遞logo的照片。
值得注意的是,澎湃新聞還搜索到,微信小程序也有類似“李鬼德邦”信息。
就上述事實,德邦快遞向澎湃新聞表示,他們已向相關機構提供了德邦物流(北京)有限公司仍以德邦快遞名義繼續經營的證據,仍在繼續推動執行相關判決。此外,他們也已搜集相關平臺上的侵權信息,提交給打假部門,“將進行維權”。
公開報道顯示,僅在2017年,德邦快遞就處理了2000多條關于假冒物流的投訴。2018年4月,有網友在發大件快遞時,通過百度搜索,遭遇“假德邦”:一家通過偽造資質騙過百度審核的山寨物流公司——德邦物流服務(深圳)有限公司。
事發后,依據“百度網民權益保障計劃”,百度向受騙者進行了權益保障,并提起訴訟。最終,法院認定,德邦物流服務(深圳)有限公司明知百度平臺不允許提供虛假資質,仍偽造授權書和商標證,判決其向百度支付先行保障款、維權支出、違約金,共計90658.78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