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寫作終極指南,十二堂課讓你的故事在這個時代脫穎而出
原創 琳皓 阿七 浦睿文化
想要動筆寫作的你,會有這種困擾嗎:
想創作一篇故事,明明腦海里很多想法,提起筆卻又無從下手?
想先從模仿名家大師的寫作風格入手,卻僵化呆板,學不到精髓?
想營造緊張激烈的人物沖突,寫起來卻平淡乏味?
寫作早已不是專屬于作家的權利,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寫下自己的真情流露,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可是,寫作是個龐大且繁瑣的工程,過程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有可能會消耗你對寫作的熱情。
別擔心,任何與“寫好一個故事”有關的困惑,都可以在這本《故事造型師》中找到答案!
《故事造型師》


在成千上萬本傳授寫作技巧的教程中,這本《故事造型師》尤為出色——由超過五十年編輯經驗的倫尼·布朗與長期獨立編輯書稿的戴夫·金合作編寫。

倫妮·布朗

戴夫·金
這兩位美國出版界文學老編輯,曾協助無以數計的作家修稿,催生了多部《紐約時報》圖書榜暢銷書。
他們以其身為編輯與顧問多年的豐富經驗,深入淺出寫作技法背后的基本原理,詳述各種寫稿時會犯的錯誤,教你如何診斷自己的文稿,在不改變情節的條件下,換個寫法,讓故事華麗變身,充滿魅力。
如果你從事創意工作,比如廣告、設計、品牌等等,這本書將幫助你如何診斷自己的文稿,寫出引人入勝的好故事。如果你是閱讀愛好者,這本書將提高你的鑒賞水平,為你提供讀故事的全新視角。
來打開《故事造型師》吧!讓你的故事在這個時代脫穎而出!


《故事造型師》這本“實用寫作指南”分為十二章,通過大量案例教學,深入淺出講述寫作技法背后的基本原理,詳述寫稿時會犯的各種錯誤,涵蓋寫作技巧的方方面面。

例如:
刻畫人物時,比起直白地描述人物的性格,讓性格從人物的動作、對話、內心獨白以及對話中體現出來,要比直接描述更能吸引讀者;
描寫對話時,人物的對話應該像真正地交談而不是生硬、一本正經;
大聲朗讀能夠幫助文章中對話的語言和節奏更加流暢;
想要營造緊張的場景、讓人物情緒更加有張力時,一個恰當的分段也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書中更有合理轉換視角、調整場景比例、靈活運用句法結構等種種實用寫作技巧。
在每一章節末尾附有自檢清單和寫作訓練,還能通過對照附錄的參考答案,幫助讀者更好地檢驗學習效果。
有了這十二堂課的指點,無論你是初出茅廬的寫作小白,還是從事文案創作的高手,都能從中得到新的收獲與顯著提升。
自《故事造型師》首次出版以來,一直是小說(和敘事類非小說)作家備受推崇的寫作指南,贏得了無數媒體、出版編輯和作家的高度贊揚:
??“來自兩位高人的中肯、細致且不乏幽默的建議,值得一讀!”
——《八百萬種死法》作者 勞倫斯·布洛克
??“終極指南,你可以直接向專家學習打磨手稿的寫作絕技。”
——《圖書館雜志》
??“超級有料的資深編輯現身說法,整本書都在叫你怎樣把故事寫得更好,用文字打動人心。”
——《洛杉磯時報》
?? “用基本寫作觀念幫作者加油打氣,是所有寫作書里尤為實用的一本。”
——knopf出版社副總裁 資深編輯 加里·菲斯克喬
經兩版修訂,暢銷近三十年,王家衛喜愛的推理小說家勞倫斯·布洛克強烈推薦,《故事造型師》被《洛杉磯時報》評為“所有寫作者必讀的6本書”之一。

看到這里,也許你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學習,如何自己編輯自己的作品了。
接下來是一節免費的試讀課,我們就以對話描寫為例,來看看兩位資深編輯給出了哪些實用建議。
NO.1
“你不會是認真的吧。”她驚訝地說。
當你的對話已經寫得清清楚楚了,再去跟讀者描述人物情感,就像劇作家跑上舞臺向觀眾解釋劇情一樣不尊重人。“你不會是認真的吧”已經傳達出了驚訝,沒有必要再解釋了。而當你給對話加上多余的解釋時,讀者就會失去興趣,這是趕走讀者的好方法。劇作家跑上舞臺的時候,戲迷倒未必一定會走出劇院;但感覺受到了冒犯的讀者很可能會合上書。再次強調:抑制解釋的沖動。
NO.2
“我不愿意承認這一點。”他扮了個鬼臉說道。
“靠近點。”她微笑著說。
“這么說你改變主意了。”他輕笑著說道。
如果把后面三句中的這些動詞用作提示語,凸顯了你的業余——而且在用不真實的動作描寫人物。除了在寫手寫的爛俗小說里,沒人會扮鬼臉、微笑或輕笑著說一個句子。
我們都認為應該為動作選擇最合適的動詞,但當你在寫提示語時,最合適的動詞往往就是說。其他為了體現變化而用的詞往往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原因是除了說之外,其他動詞往往會分散讀者對對話本身的注意力。這些詞會跳脫出來,讓讀者意識到這是一個寫作技巧,即使只有短短一秒鐘。讀者把注意力放在了你的技巧上,而讓讀者分心的技巧就不是好技巧。你想讓讀者把注意力放在對話上,而不是讓他們注意到你通過什么方式讓他們注意你的對話。
NO.3
“我只是不相信他會這么說,切特。”
“嗯,霍坦斯,我可能聽錯了,但是——”
“住嘴吧,切特。快住嘴吧。”
如果在對話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誰在說話——例如兩個角色在互相取笑──你完全可以省去提示語。但不要通過直接在對話中稱呼對方的方式來省略。
這種技巧可能會解一時之痛,但很快就會變成俗套。一般人是不會這樣說話的。
NO.4
“我之前從來沒有這樣想過。”羅杰走到冰箱前,給自己拿了一杯蘇打水,“但我覺得一層優質的清漆也同樣有效,不是嗎?”
請記住,只要讀者能分辨出是誰在說話,提示語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當你的對話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人物時,用動作描寫來代替提示語是非常方便的。
不過也不要被這種寫作技巧沖昏了頭腦。最好只用動作描寫代替個別幾個提示語。如果每句對白后面都有一個動作描寫,那會比多個提示語更讓人分心。你要做到恰到好處的平衡。
就像書中每節課后編輯都會留下作業一樣,我們這堂試讀課也有隨堂測驗哦!試試如何將下面這段對話變得更加完美吧。
“你不會真的想讓那些垃圾進入你的身體吧?”我身后一個聲音調皮地說。
我放下了那塊夾心海綿蛋糕,回過頭。原來是弗雷德·麥克德莫特,我工作中的點頭之交。“不好意思,你說什么?”我說。
“我是說,你不會真的要把那東西放進你身體里吧?”他重復道。
“弗雷德,我不明白這和你有什么關系。”我笑著說。
“保羅,我只是關心你的健康,僅此而已,”他回答道,“你知道他們在那些東西里放了什么嗎?”
“不知道,弗雷德。”
“我也不知道,保羅。這才是重點。”
原標題:《寫作終極指南!十二堂課讓你的故事在這個時代脫穎而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