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認購新房需在“官方指定”小程序上提前預約?是誰設了這道“卡”?
前不久,上海多名購房者向小坊投訴說,他們認購浦東新區的新房,被要求必須在一個名為“慧云新建商品房客戶認購平臺”的小程序上先行進行線上操作。

這個“慧云”小程序經常出現問題,卡頓、開小差、在放號時段開始前就顯示“已滿”等“掉鏈子”的情況。而浦東新區多個新樓盤的銷售向坊記坦言,“慧云”小程序是區相關部門要求使用的唯一渠道。
金鼎-閱府樓盤銷售:


華發半島華庭銷售:


浦東新區某新樓盤銷售:

認購本身就是一種預約,為何還要給購房者多設一道卡?
日前,浦東新區相關部門接受了坊記的采訪,就上述這些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回應。
“慧云”小程序是不是“官方”的?
節目播出后幾天,浦東新區相關部門在接受坊記采訪時,否認“慧云”小程序為浦東新房預約認購官方平臺。

羅寅豐 浦東新區建交委房地產市場監管處工作人員:這個小程序跟我們官方沒有任何關系,也沒有任何合同,亦沒有任何關聯的地方。
這與此前該部門回復12345信訪回電時的說法不同。

對此,上述工作人員表示,負責12345信訪回電的人員是市場監管處的一個內勤,她并不分管這一塊,所以對情況并不是非常了解。
同時,這位工作人員否認指定開發商使用,強調都是市場自主行為。

羅寅豐 浦東新區建交委房地產市場監管處工作人員:這個小程序并不是我們選擇的,也不是我們來指定的,是市場化渠道自主選擇平臺和公司,來為他自己提供服務,后臺操作權限在于開發企業 。
但據坊記調查,2022年6月左右慧云小程序上線,浦東新區所有新樓盤預約認購全部使用慧云。而在此前的采訪中,曾有多家開發商的人員向記者證實,是被浦東相關部門要求所有新房預約認購使用慧云平臺。
從坊記拿到的開發商與"慧云"小程序實際經營者均側信息科技的合同上顯示,開發商繳納數萬~十幾萬元費用后,從認購預約到最終審核等,都由均側信息科技安排人員負責;即只要簽了合同,開發商對于認購預約和審核等操作,根本無從介入。

但當坊記此后再度就這些細節詢問時,不少開發商都不愿接受公開采訪。
購房者同時擔憂,在小程序上提交眾多重要數據,是否有安全漏洞?
坊記實測發現,該小程序“號稱”實名認證,但任何人的手機號都可以與他人姓名、身份證號綁定,且沒有人臉識別功能,坊記故意輸錯身份證號,也能注冊成功。此外,該程序還可以多點登錄,意味著可以由他人代為預約認購,公平性大打折扣。


趙山 上海鼎力律師事務所律師:一個由第三方機構或者第三方企業開發的APP或小程序,對于程序后臺管理,如何進行監管?
因為此類APP(小程序)后臺都是數據,并且由相關企業工作人員對后臺數據進行掌握,進行遴選、數據交換,此時如何監管這些數據操作者,如果在排序過程中進行不當操作的話,誰來進行監管,這樣給社會造成極大的不公平。
因此我覺得不僅對這家公司進行嚴查,還得查一下誰讓這家公司站到了臺前,誰讓這家公司可以有這么多開發商,不得不向他交錢,不得不進行所謂的網絡服務。
首先這個事件是“預約的預約”,增加了開發商支出,因為開發商進入系統都將進行付費,這是第一點;其二,也增加了群眾的負擔,在預約之前再次預約的做法肯定是不妥當的,是對營商環境的破壞。
在此之前,新盤認購都是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模式,線上渠道大多是開發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在采訪中表示,理論上認購前的預約這一步驟可以取消。

坊記:其它區都沒有認購前的預約,即預約的預約,那這預約的步驟是否完全可以不存在呢?
羅寅豐 浦東新區建交委房地產市場監管處工作人員:這個理論上講是可以的,如果說這個預約功能導致人為障礙,我們會督促開發企業,把這個預約障礙給去掉。
坊記:不要導致,其實直接就去掉不行嗎?
羅寅豐 浦東新區建交委房地產市場監管處工作人員:那也可以,如果現在發現了問題,我們到時候直接讓開發企業,預約這個功能直接取消。
另外,這位負責人還表示,歡迎開發商選用更多、更好的小程序,今后會打通線下認購的渠道。

采訪之后幾天,正值綠城集團的前灘百合園樓盤開啟認購。

坊記以意向購房者的身份前往現場,發現線下預約的售樓處大門緊閉。

隨后,坊記又致電該樓盤銷售人員,依舊被告知必須在“慧云”上預約。

可以看出,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回應和坊記此后實地調查的情況存在差距。
最終,使用“慧云”小程序后,熱門樓盤前灘百合園在兩天內成功認購者剛剛破百,不免使購房者認為有“挑客戶”之嫌。
目前,與“慧云”相關的均側和慧鯨兩家公司,分別注冊在金山和崇明,但注冊地址上,并沒有其公司實體,浦東有關部門也無法提供進一步信息。


據了解,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反壟斷和價格監督檢查辦公室目前已關注此事,并展開初步調查。
坊記注意到,4月3日,“慧云”小程序下架了所有樓盤,除了剛經過認購的前灘百合園,所有歷史信息都被刪除。

最新消息:昨天(4月4日)“慧云”小程序已經停止使用。

這是否意味著,給購房者多設的這道“卡”就此消失?而線下認購是否就此能做到暢通?
對此,小坊將持續關注!
(原標題為《上海這一“官方指定”到底什么來頭?記者調查!聽聽最新回應 》)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