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公主”走過安福路:希望有一天不再是網紅,街道還是從前的樣子

王璐瑤 海報設計
盡管不是傳統(tǒng)“公主”的模樣,她仍是互聯(lián)網語境中頗具人氣的“公主”。
她的稱謂與上海市中心的一條小馬路緊緊相連。這里被稱為“宇宙街拍中心”,潮牌店、二手書店、咖啡館、西餐廳、戲院,從交叉路口依次錯落開排布過去,是“網紅”熱衷的聚集地。
小馬路叫安福路,她被稱為“安福路小公主”。
這條路她走了很多年,直到被熱衷街拍的攝影師捕捉。照片發(fā)到網上,一個留著圓寸、頭戴銀色“王冠”、身著洛麗塔裙、看起來有些上年紀的女人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瞬間爆火。
有人質疑她的性別、意圖——“咋看都像男人”“搏眼球沒底線”,也有人稱贊她做自己很勇敢。

本文圖片除標注外均為受訪者提供。
這些評論“小公主”都看不到,她一直用老式手機,并不是很關心外界聲音。對她來說,生活就是每天吃飯、逛街、打扮,第二天穿美美的裙子出門。即使成為安福路的“流量密碼”,被“長槍短炮”圍追堵截,她也像往常一樣旁若無人走過。
“別人來安福路是來逛街,我來安福路是回家。”沒有太多人的時候,“小公主”會想起過去的安福路——安靜、精致、少有打擾。她喜歡那樣的街道,就像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不再是網紅,回到過去的生活。
“公主一定要配王冠”
“小公主”挺喜歡“安福路小公主”這個稱謂,因為配得上頭頂?shù)摹巴豕凇薄?nbsp;
出門前搭配衣服時,她總是先照照鏡子——自己的眼睛是圓的,嘴巴是圓的,臉也是圓圓的。“所以我喜歡可愛的衣服。”穿上洛麗塔裙以后,她覺得自己看起來很小,“但那些照片都把我拍丑了,沒有鏡子里好看。”
走紅以后,她的生活節(jié)奏和以往沒有什么兩樣。每天睡到中午起,出去吃飯,喝下午茶,逛逛街,吃完晚飯再回家看電視,準備第二天搭配的衣服和首飾。
每晚,她搭配衣服要花一個小時。衣服堆滿了三個房間,按季節(jié)分類——黑色系、灰色系、粉色系、紅色系等,還有白色系。她最喜歡白色,因為象征純潔。

小公主受訪當天的穿搭
受訪當天,她穿了一件黑色的洛麗塔裙,上面印著成群的小鹿。邁著小碎步,裙子轉一圈,像一群小鹿往前跑。里面一件灰色的打底衫,脖子上兩串灰珍珠項鏈,戒指上也有一顆碩大的灰珍珠,泛著暗啞的光。
她已經時髦幾十年了,從小開始,就愛買漂亮衣服。因為是家里最小的一個,父母和兄長從小就格外寵她。“我中學(高中)的時候,衣服比現(xiàn)在還多。”高中時,她迷上了歐式的蓬蓬裙。外面買不到,她自己找書學著做服裝裁剪。做好了,再穿上六厘米的高跟鞋去上學,“同學們也沒什么驚訝的,大家都習慣我穿得很時髦了。”

“小公主”年輕時
老照片里,20多歲的“小公主”把頭發(fā)梳到耳后,長發(fā)垂下,微微側身,神態(tài)中有股少女的自矜。那個時候,她愛穿淑女裝。長大后,家人都出國了,她一個人住在上海,因為喜歡搭配衣服,就把一樓重新裝修,做成了一家服裝店。

小公主在家中的留影。
如今“小公主”已經五十多歲了。在她眼中,二十多歲的自己遠沒有現(xiàn)在好看,“年輕的時候,只會穿短裙,不會講搭配。現(xiàn)在我穿衣服都是系統(tǒng)的,從裙子、內搭到包包、首飾,還戴了王冠。”
服裝店關門后,她搬到了安福路與武康路交叉口的房子里,剪成了齊耳短發(fā)。也就在剪短發(fā)前,身材開始嚴重走樣,“那個時候覺得發(fā)胖了,長發(fā)很累贅,索性就剪了。”這些年,她始終無法完全接納自己的身材,斷斷續(xù)續(xù)喝減肥茶,“因為想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小公主年輕時
留了齊耳短發(fā)四五年后,偶然一次逛街,她走進人民廣場地下專賣“洛麗塔”風格的服裝店,“那個店員讓我試一試,說我穿上一定好看。”她穿上后覺得滿意,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
“穿上這個裙子,就像動漫里的公主,所以一定要配王冠。”后來,為了戴“王冠”好看,她把頭發(fā)剃光了,留成圓寸,常有人把她認成男人,她也不以為意。
前些天,她剛收到一罐減肥茶,“喝下去還是沒什么效果”,可她還是夢想著能夠瘦下來,留長發(fā),改變風格。
“這四五年是洛麗塔風格,也許再過幾年就換風格了,不一定的。”“小公主”想著,瘦下來,自己的臉和眼睛還是圓圓的,穿回少淑裝,還要走可愛路線,不當網紅了也無所謂。

小公主年輕時的照片。
“怎么我給拍火了呢?”
2022年夏天,攝影師許昂在街頭看見了“小公主”,“當時覺得她穿搭很新穎,一天換一套,就想給她拍照”。
“小公主”一開始不喜歡被跟拍,但許昂很執(zhí)著,拍完會給她看照片。連著拍了一個多月后,她終于被打動了,給了對方自己的聯(lián)系方式,但還是會略帶嫌棄地跟許昂和他的攝影師朋友老李說,“你們把我拍得好丑哦。”
照片傳到網上,“小公主”被熱烈討論。
有人懷疑她的性別“咋看都像男人”,也有人質疑她的動機“這又是什么炒作?這樣搏眼球真是沒底線”。“小公主”還一度火到了日本,日本網友在社交平臺上評論:“這個人沒有給任何人添麻煩,隨心所欲地活著。”
“小公主”不上網,這些評論她都看不到。只是在去年8月的某一天,她見到攝影師老李時,突然問他:“老李,你怎么把我給拍火了呢?”她這樣打扮已經五年了,卻莫名成了焦點。

2022年10月左右,是“小公主”最紅的時候。據(jù)小區(qū)門衛(wèi)回憶,許多人想沖進小區(qū)到她家門口堵人。“小公主”也記得,每天下午四五點回家,都會被安福路與武康路交叉口的人群擠得水泄不通。有一次許昂在拍她,“他們圍著他,他(許昂)險些摔倒了。”
后來,再遇到哪個攝影師站在馬路上拍她,她也會和對方說:“小心點兒,后面有車。”
2022年底,上海進入新冠感染高峰。“小公主”不會做飯,生病后一個人躺在家里,許昂就做好了給她送過去,替她想辦法買藥。她有基礎疾病,許昂就用智能手機替她掛號、預約專家門診。慢慢地,“小公主”開始信任許昂,他們成為了朋友。
“小公主”的熱潮在漸漸褪去,但她仍然是安福路的網紅。
受訪當天,等候采訪的間隙,有粉絲過來問她:“我很喜歡你,關注你很久了,能給你拍張照嗎?”“好啊,來吧。”“小公主”立馬手并在一起,端坐著,面帶微笑看著粉絲的鏡頭。
“你看之前的視頻她都板著臉,不笑的。現(xiàn)在的視頻里她看起來開心多了。”從去年8月開始,許昂的社交平臺賬號里每天都更新一條“小公主”的短視頻,這個習慣一直持續(xù)著。

小公主戴上長假發(fā)
“別人來安福路是逛街,我是回家”
雖然被互聯(lián)網高調推入公眾視野,“小公主”仍然與外界保持距離。
她至今用老式手機,不透露更多個人信息,也不關心網絡喧囂。偶爾聽到別人轉述的網友惡評,她也擺擺手:“不管他。”
“手機里的東西太亂,我不喜歡很復雜的東西。”去年,在攝影師的敦促下,她買了一臺智能手機,看了一會兒就放棄了,還是用回“老年機”,電話簿里只存了兩三個緊急聯(lián)系人。剩下的人,她都記在本子上,“聯(lián)系得多了,重要的親戚,我才會記下來。”多年來,她的電話本上只有不到一百個聯(lián)系人。
她保持著自己習慣但有些“過時”的生活方式。就像曾經的安福路,只有兩三家咖啡店,馬路很窄,街上很靜,到了晚上,一個人走路還會害怕。沒有穿著前衛(wèi)的男男女女在路口擺拍,也沒有成群的攝影師不由分說地對準行人按下快門。
對于“小公主”來說,不使用智能手機最大的煩惱是“出門搖不到出租,招手它們都不停了”。
她用傳統(tǒng)的交通卡乘地鐵,很少做飯,吃午飯和下午茶用現(xiàn)金結賬。以前要出去旅游時,她就去火車站排隊買火車票,機票和護照則由旅行社代辦。等到要訂賓館時,她拿起旅行社發(fā)的小卡片,電話打過去,那邊就會一家一家給她介紹當?shù)刭e館,她靠他們的描述想象房間的樣子。
上一次旅行她去了東京,對那里的印象是:“衣服很漂亮。”走紅以后,許多人給她介紹了東京專門賣洛麗塔裙的小店,她還想再去一趟。
受訪當天上午,“小公主”去了一趟醫(yī)院。掛號、預約的流程都是許昂幫她完成的。有了助理,她生活中的等待時間被縮短了,偶爾也能享受年輕人一樣“免排隊”的時刻。每天下午,許昂都會過來陪她喝咖啡、逛街。小公主常去的咖啡館里,經理已經很熟悉這兩個人了。

“小公主”覺得現(xiàn)在挺開心的。她給自己的容貌打九十分,因為“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給自己的生活打七十分,還有三十分留給愛情。
“人生能遇到幾回轟轟烈烈的愛情呢,一回就不錯了。”她渴望著至純的愛情,也相信它。雖然遭遇過挫折,但她覺得自己仍然是一個堅持“真善美”的人,希望愛人也是如此。
“小公主”不打算簽MCN機構,許昂也尊重她的意愿,不往商業(yè)的方向發(fā)展。“唯一的商業(yè)考慮是未來可以拍一些助農視頻,還在商量當中。”許昂道。從短視頻平臺看,她曾給上海某商場集市做過開業(yè)代言人,也給上海的貓咖、古著店、女包店做過廣告。許昂說,這些地方都是她喜歡的,自己樂意去的。
“那你喜歡接這些商演嗎?”面對這個問題,她淡淡看了許昂一眼,笑了笑,并不回答。
每天下午五點左右,“小公主”逛完街回家。外界很少見到她身邊除了助理之外的人,但“小公主”并不覺得孤單,“有這么多人和我打招呼,這么多人喜歡我,還有朋友(許昂)陪我喝下午茶。孤單什么?”

“別人來安福路是來逛街,我來安福路是回家。”“小公主”覺得,從前安靜的安福路才真正像安福路。這條路代表了她心中的上海——包容、精致、安逸。“但還是以前好,以前安靜。”她想著,哪一天自己可以不再是網紅,而安福路還是從前的安福路。
如今當她踏上如今網紅云集、攝影師簇擁的安福路,也還像往常旁若無人地走過,“我走路上不看別人的,現(xiàn)在和過去的人對我來說沒什么區(qū)別的。”
回到家,“小公主”打開電視,每晚固定看著服裝穿搭類節(jié)目,然后搭配衣服。等第二天,自己又可以換一套去街上走了。她還要在安福路生活很久,也許像她說的,就是一輩子。
(應受訪者要求,許昂為化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