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傳銷到反傳銷,一個“傳銷解救師”眼里的兇險、悲歡和貪婪

全文共3776個字,閱讀大約需要8分鐘
樊京剛從事的是一種只有民間稱呼的“傳銷解救師”職業——受家屬委托,代為尋找和解救誤入傳銷組織的親人,并以此獲得一定的經濟報酬。從2010年算起,他從事該項工作的時間已逾10年。十余年里,他不是在調查的途中就是在尋人的路上,歷經兇險、見證悲歡、目睹人性的復雜和貪婪。
記者丨易天豪 毛奕文 俞怡萍
編輯丨Qin
四川資陽的某個大清早,蹲守房門前時間已過一個小時,屋內終于有了動靜,門開的一瞬間,樊京剛和被害者家屬箭步上前。終于,在狹小的出租屋內,找到他們想見的那個女孩。
那是個只有21歲的涼山姑娘,被騙入傳銷窩點和家人失聯已有一個多月。就像久處黑暗眼睛無法適應突然的光亮,當熟悉的家人和一大堆陌生人突然出現,她顯露出的只是一副麻木的神情,正機械地用筷子往嘴里扒飯。
亮明“家屬”身份,在避免了肢體沖突后,樊京剛快步走到女孩跟前,“身份證、銀行卡,拿上趕快走!”
幾乎是連拖帶拽,女孩被帶了出來,緊接著到酒店進行“反洗腦”。類似的流程,樊京剛和他的團隊每周幾乎都得重復一次。
樊京剛從事的是一種只有民間稱呼的“傳銷解救師”職業——受家屬委托,代為尋找和解救誤入傳銷組織的親人,并以此獲得一定的經濟報酬。從2010年算起,他從事該項工作的時間已逾10年。十余年里,他不是在調查的途中就是在尋人的路上,歷經兇險、見證悲歡、目睹人性的復雜和貪婪。
01 計謀、經驗和危險
每次尋人,樊京剛一般先從家屬所提供的線索入手,通過查閱受害者的聊天賬號,像偵探一樣尋找著蛛絲馬跡;或者通過疫苗接種記錄等信息確定受害人的位置。
大概位置確定后,他們一般會先到當地派出所尋求人臉識別系統幫助,但這種要求有時會被警方以“不合規”為由拒絕,這時候就需要對傳銷窩點進行逐個摸排,通過向警方舉報逐個查處。運氣好的幾天就可以找到,運氣不好的則需要數周。

▲3月5日樊京剛和石家莊警方合作查處的一處傳銷窩點(受訪者供圖)
有時候光靠摸排是不夠的,還需要一些計謀。有個云南的男孩,被騙入河北滄州的傳銷窩點,向家中要了5萬塊錢后,便與家人失去聯系,像人間蒸發一樣消失了整整8年。
通過QQ留言找到了其中一個好友,得知他有了新賬號,樊京剛安排團隊里一個年齡相仿的女孩和他聊天,佯裝被騙。
對方的警惕性也非常高,他讓女孩坐上了來北京的火車,臨到滄州時通知她下車。女孩下車后依然見不到他的人,直到凌晨十二點,女孩不斷以“你要是不來我就走了”施壓,他才終于露面。
反傳銷是一場斗智斗勇的“貓鼠游戲”。被害者家屬尊稱為“老師”的“傳銷解救師”,傳銷分子習慣冠之以“騙子”“網絡乞丐”。為此,樊京剛經常收到傳銷組織的惡意舉報、電話短信人身威脅以及三天兩頭的律師函,甚至有些傳銷分子佯裝家屬把反傳銷人員騙到偏僻的地方痛扁。
更多的危險發生在尋人過程中。在廣州市白云區大朗村,樊京剛經歷過一次“生死逃亡”。他們通過聯系警方,端掉了好幾個窩點,但要找的人遲遲沒有找到,再繼續查找時被傳銷分子發現。一群人拿著磚頭、啤酒瓶、棍棒圍了上來,樊京剛連續跑了三條街躲到一個小工廠廁所里,同事躲不及只好跑進飯店拎了兩把刀自衛,結果太陽穴位置被砍了一刀?!霸偕钜稽c,連命可能都沒了?!?/p>
樊京剛和他的團隊曾參與過河北霸州公安開展的反傳銷大型專項活動,蹲守尋找窩點,勸解受害者,并通過受害者的指認,將幕后老板一一抓捕歸案。也正是那一次,樊京剛親歷了“1·21霸州傳銷者暴力襲警事件”。近百余名非法傳銷人員聚集建設東路,在傳銷組織領導的唆使下持石頭、磚頭等襲擊警察和路人,致多名民警受傷。
02 人性的復雜與貪戀
傳銷于20世紀80年代末進入中國,以指數增長的速度迅速遍布全中國。從1998年的《關于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開始算起,中國打擊非法傳銷活動的歷史已經有25年了,但傳銷卻依舊存在于中國的各個角落。
做了這么多年的反傳銷,樊京剛認為傳銷難以鏟除的原因有二:一是執法部門在打擊傳銷上仍各自為政,沒有形成良好合作;第二便是人的貪戀。

▲3月17日陜西咸陽被舉報的一處傳銷窩點(受訪者供圖)
從事反傳銷職業10余年,樊京剛與反傳銷結緣極其偶然,因為他此前也是傳銷分子中的一員。
2005年在山西大學計算機系就讀期間,他被朋友以“工資高”名義騙入河北省石家莊的一個傳銷組織。經過三年努力,他從業務員做起,歷任主管、主任、經理、老總,再到“出局老總”。要不是大老總跑路,他被人追債,他可能就不會對傳銷組織“反戈一擊”。
每個傳銷組織都會給受害者灌輸“以小博大、一夜暴富”的思想,精心編織的話術幾乎像是為受害者量身定制。樊京剛加入傳銷組織初期,每天要背“三談三不談”。所謂“三談”就是談人生、談理想、談未來;“三不談”是不談公司、不談產品、不談制度。通過別人和自我反復洗腦。
傳銷組織騙取受害者信任的途徑也五花八門,有通過親友聯系,有通過網戀詐取,甚至冒充官方來詐騙。一個江西小伙被女網友騙去傳銷組織,七天共被騙走38萬。當樊京剛他們和警方一起出現在面前,他竟然全身抖得像篩糠,以為警察和傳銷分子“蛇鼠一窩”,不敢確信獲救。
不僅如此,一般在解救人員后警方只能對傳銷窩點人員進行驅散,而這耗費了大量警力同時卻無法徹底鏟除,而傳銷分子竟引以為豪,將警方沒有扣押他們向新人宣傳為“國家側面扶持”。
對于樊京剛來說,做傳銷解救工作最難的正是“反洗腦”這部分。在河北滄州,當失聯8年的“被解救者”看到家人的那一刻,臉上并不是重逢的喜悅,而是麻木不仁的僵硬。他依舊相信傳銷可以賺錢,賺到幾百上千萬,也許就在今年。
不僅如此,很多人看似被解救了出來,可沒多久又重新回到了傳銷組織中。有個剛被解救出來的女孩,在機場趁母親上廁所的間隙,逃回到了傳銷窩點——而這并不是個案。
傳銷像是拿住了人們的貪欲心理,而像樊京剛這類職業反傳銷人士要做的,便是將人從貪欲泥潭中解救出來:他們拯救的不僅是被傳銷組織困住的人身自由,更是被傳銷迷惑的內心。
03 有益的補充和未盡的事業
在樊京剛看來,只要具備三個特點便可以斷定是傳銷:首當其沖是入門費,第二便是需要拉人頭,最后是計酬方式(看是否以直接或間接發展人員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報酬)。

▲2021年大連瓦房店北派傳銷組織的自我介紹模板(受訪者供圖)
當樊京剛還是業務員的時候,經常能看到一些穿金戴銀、開奔馳寶馬的經理們進出組織,賣力給大家傳授經驗。但等樊京剛真正爬到了經理位置,才發現這一切都不過是傳銷組織營造出的假象:金銀是共用的,奔馳寶馬是租的。為的就是騙住那些剛入伙的業務員。
從傳銷組織出來后,2010年樊京剛偶然進入到一個反傳銷的QQ群,在簡單回復了幾個有關傳銷的問題后,向他咨詢的人越來越多。樊京剛沒想到這三年的經歷能給他人帶來幫助,震驚之余更多的是成就感。為此他不顧父母的勸阻投身到了反傳銷事業之中,并在2017年成立了自己的團隊。
如今,團隊已發展成有11人的規模,人員都有被騙入傳銷的經歷,其中還不乏被樊京剛所解救出來的受害者。有的是因為意識到傳銷危害想要去解救他人,有些是被家長特地送來跟著“歷練”。
做這項工作不僅需要勇氣和智慧,還得不斷學習。由于互聯網的興起,新型傳銷得以出現。新型傳銷手段不限制人身自由,不收身份證手機,不集體上大課,而是以“金融互助”、“資本運作”、“互聯網直銷”、“互聯網加盟”、“國家政策”、“政府項目”等名義和說辭拉人頭發展下線。由于交易都是在網絡平臺上,手段隱蔽,犯罪速度進一步加快,取證更加困難。
但萬變不離其宗,無論新型舊型,傳銷的本質仍然是通過拉人頭獲利的“龐氏騙局”。它嚴重擾亂市場經濟秩序,騙取大量社會資源,吸納了大量社會資金等,最關鍵的是傳銷違法活動具有很強的犯罪衍生性。
傳銷的組織者之所以如此囂張,一方面是打擊傳銷是聯合執法,主管部門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但工商部門無法使用強制手段。能進行強制執行的是公安部門,但公安部門很難對傳銷進行專業鑒別。最后的結果通常是:工商抓不到人,公安抓到了卻無法對其定性,最后也只能放人。
此外也是因為“證據收集難”。刑法第224條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定罪標準,《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司法解釋為:涉嫌組織、領導的傳銷活動人員在30人以上且層級在3級以上的,對組織者、領導者,應予立案追訴。
也就是說,需要30人一起指認才能對組織者定罪,但大多數人通過傳銷組織的成功洗腦后,指認非常困難。換句話來說,傳銷本身的違法成本并不高,當利潤高于其犯罪的風險,人們心中的貪念便會支撐他們游走犯罪的邊緣。
就當下而言,要從根上杜絕傳銷似乎不太可能,而這就需要更多的民間力量投身其中。全國像樊京剛這樣的民間組織目前大概還有十幾家,彼此經常互通有無,必要時給予援手,作為國家反傳銷工作的重要補充和一項未盡的事業。
-海報圖源視覺中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