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獨家|“鳳凰號”2016年建造時,造船廠營業執照疑已過期

泰國普吉島查龍碼頭(Chalong)東北部一條嘈雜的街道上,一家名為“塔納瓦特”(Thanawat)的船廠車間毫不顯眼。
走進一扇寬約20多米、高4米的鐵絲網大門,兩個半標準籃球場大小的廠房中央,正停放著尚未建造完成的一艘小型新船底部框架結構。現場工人介紹說,船在這里建好后,直接用平板拖車拖到碼頭交付給用戶。
不久前剛剛發生傾覆事故的“鳳凰號”游艇就產自此處,去年8月交付,并于9月開始運營。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在調查中發現,這是普吉當地一家人共同經營的造船廠,走訪當日,廠內總計8名工人在崗。辦公桌上的賬本清晰顯示,這些工人按日薪結算。

船廠營業執照上有效期寫著泰歷2558年,即對應的公元2015年,截至目前仍懸掛在工廠辦公室的墻上。
“鳳凰號”游艇所屬潛水公司TC DIVING(簡稱TC)負責人張文豪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表示,他和公司老板、自己的泰國太太陳雅婷(中文名)于2016年在本地一家造船廠訂購了“鳳凰號”,當年底開始制造,出廠交付時,游艇的質量有當地部門和船廠進行檢測,“我和我老婆是買船的,不懂造船。”張說。
“塔納瓦特”船廠老板Beei及其家人沒有阻攔記者的探訪。但老板本人以配合官方調查為由,匆匆離去。之后,他在電話中回應記者的問題時再次確認了“鳳凰號”是他們廠所造,并表示記得出廠時核定的載客人數系120人,但當記者進一步詢問船只出廠時的安全檢測環節時,他以現在正在配合泰國政府對游艇制造過程的調查為由拒絕透露更多信息。
10日,泰國海事局官員Phuripat Theerakulpisut向澎湃新聞表示,對于“鳳凰號”是否存在質量問題,相關調查已經在7月9日展開。

漁船、游船都做,近年開始造豪華游船
“塔納瓦特”船廠全稱“普吉塔納瓦特工程有限合伙公司”,一扇鐵絲格子門頂部掛著船廠的廠牌,綠色顏料漆成的字塊組成了英泰雙語的“Thanawat Engineering Phuket Limited Partnership”字樣。
走進廠房,金屬棚的頂部高度在4-5米左右。除了散落著堆放的各式機械設備之外,空地上還有各種材料和油桶,不少機器上尚有油漬,一些角落還存放著垃圾。
車間里的工人并不多,有的在操控機器,有的偶爾停下來抽煙。“這個車間平時上班的工人8個左右,每個人有自己的分工,有些操控機床加工零件,有些負責焊接。”一名身著深藍色制服的工人告訴記者說,記者的到來絲毫沒有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對于船廠的主要業務,另一名工人說,漁船、游船現在都在做。
據介紹,“塔納瓦特”船廠過去主要建造漁船和小艇,近幾年,隨著泰國旅游業興盛,船廠開始建造類似“鳳凰號”一類的豪華游船。該造船廠的官網也顯示,“塔納瓦特”近幾年開始建造豪華游船,大部分都是尺寸比較大的多層結構游船。
澎湃新聞記者第一次探訪造船廠是在7月8日下午4時許。身著藍色短袖襯衫、50-60來歲的泰國男子得知來意后,將記者迎進工廠辦公室——與廠房一扇玻璃門之隔,屋子里還坐著三位女士,但廠房里已無工人。
其中一名中年女子用簡單的英文告訴記者,他們都是一家人,一起經營著這家船廠。當記者提到“鳳凰號”時,她點點頭。
船廠老板Beei得知有記者到訪,很快趕來,但對于記者的進一步追問,他以“泰國軍方請求我們參加救援工作,現在要去見他們(軍方)”為由拒絕,并迅速離開。
當記者次日再度探訪工廠時,廠內僅有數名工人作業,而管理者未見蹤影。
辦公室上擺放的一本綠色封面筆記本里詳細記錄著上、下午作業工人所對應的日薪和天數,日薪因人而異,最后一列有工人本人領取薪水后的簽名。
辦公桌正后方的墻上,兩份文件赫然醒目,右側一份系營業執照,有效期至泰歷2558年,即對應的公元2015年,已然過期。而“鳳凰號”游艇所屬潛水公司的定船時間系2016年。

船主:選購“鳳凰號”看重“大和穩”
根據數據顯示,產于普吉島當地造船廠的“鳳凰”號游船寬8米、長38米,最大載客量為120人。
在中國一些旅游平臺上,“鳳凰”號被描述成豪華游艇:“緬甸頂級柚木地板,泰國優質乳膠坐墊”、“二樓陽光甲板區”、“普吉唯一海上水療SPA”、“海上極致享受 豪華氣派”……
根據這些描述:主打豪華游輪概念的“鳳凰號”全船共4層,底倉是廚房和休息室,首層為餐廳和潛水裝備區,二層為船長室、露天、休息室和兒童戲水區,三層為陽光甲板,按摩浴缸,此外,船上還配備有一座號稱全普吉島落差最大的滑梯,游客可從船頂直接滑入海中。
《游艇業》雜志主編華承昌告訴澎湃新聞,從“鳳凰號”外形和基本信息看,不算是豪華游艇,而是主打豪華概念的游船。
“‘鳳凰號’長38米,排水量110噸,在旅游業中算是比較大的船舶。像這么大的民船,在設計、建造和試驗等方面都有嚴格的程序。”華承昌說,“船舶的設計建造是有一個流程的,首先要有設計的圖紙,這個設計圖紙要經過船級社的認證,也就是審核這個圖,看看設計有沒有問題,航速、穩性等方面能不能達到要求,全世界,包括中國、泰國,也都要走這一步。”
“豪”只是“鳳凰”號主打的概念之一,在一些旅游平臺上,還將“穩”作為另一個主打的概念。
“超大船身,穩如泰山”是宣傳廣告排在最前面的八個字。在對其“穩”的描述中,這些旅游平臺寫道:“鳳凰”號于2017年首發,是根據普吉島海域風浪洋流情況,由當地著名設計師操刀設計的新船,追求質感的同時,人性化和穩定性都是極佳,加上重大110噸的體積(應為排水量110噸——記者注),安全又舒適,不暈船,宛如屹立在海上的新島嶼一般。
TC潛水公司泰國老板陳雅婷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表示,買船時選擇“鳳凰號”是因為它看起來“比較大、比較穩”,一般的風浪影響很小。
“這樣游客也比較舒服,不容易暈船。還有一個是船尺寸比較大,里面的空間也就相對寬敞,游客在里面比較舒服。”陳雅婷說,并展示了對“鳳凰號”的船只所有權證書。

泰國海事局官員:鳳凰號船齡只有10個月
“普通人從尺寸和外形判斷船的安全性是情有可原的,畢竟缺乏這方面的知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從事民船設計的中國專業人士告訴澎湃新聞。
這位專業人士認為,很多人有一個誤區,看這船尺寸比較大,就認為船很穩……但不是船越大就越穩如泰山,與水密艙、重心等各方面都有關系。
在7月5日的傾覆事件中,據多名幸存者回憶,“鳳凰號”輪船從側翻到整體沉沒,大概只有兩分鐘時間。
受訪的造船技術專家認為,從外形上看,“鳳凰”號重心比較高,吃水比較淺,遇到比較大的風浪,穩定性比較弱。值得注意的是,“鳳凰”號第三層還有一個兒童游泳池,若里面灌滿水,這也是影響船體穩定的一個比較重要因素。
“按照正規程序建造的船,在計算船重心的時候必須將游泳池的水也納入計算,判斷其對船‘穩’性的影響。” 華承昌說。
“(船舶)建造完成后,船舶還要在水里進行各種試驗,比如傾斜試驗,驗證船傾斜到多大的角度不會翻,并且能夠扶正。”華承昌補充說。
而保證船出廠后的海上航行的安全性,“主要還是靠監管部門和船廠,通過他們的專業性,給社會提供安全的船舶。”技術專家表示。
就“鳳凰號”出廠時是否接受政府監管部門的圖紙審核和頒發產品合格證等問題,船廠負責人回應記者表示,現在正配合政府調查此次沉船的事件,信息只能提供給政府的相關部門。
截至目前,泰國官方尚未就“鳳凰號”造船廠的生產流程和安全環節公開提出異議。
陳雅婷介紹說,他們公司下屬只有“鳳凰號”一條船,此前并未出現故障。
泰國海事局官員Phuripat Theerakulpisut向澎湃新聞稱,海事局是泰國的船只質量監管部門。“鳳凰號”建造完畢的時間是2017年8月,并在當月取得相關證照。泰國的船只執照審核是一年一次,也就是說,“鳳凰號”下一次的船只審核限期是在2018年8月之前,現在離那個期限還有2個月,所以“鳳凰號”是泰國合法船只,并且完完全全是一艘只有10個月船齡的新船。
Phuripat Theerakulpisut稱,他認為“鳳凰號”質量沒有問題,但還得看調查的結果,船長應該對此次事故負有主要責任,他除了忽視天氣預警這個導致意外事故發生的主要因素外,船長太晚棄船也是原因之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