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日銷上萬到賣不動了,是誰在砸“章丘鐵鍋”?
春節期間,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播出,“章丘鐵鍋”一夜成名,紅極一時,最火時線上一天就能賣出上萬口鍋。
然而這個熱搜爆款,卻似乎開始賣不動了,從難買到難賣,“網紅”鐵鍋經歷了什么?在它的出身地山東章丘,現在又是怎樣的景象?央視財經記者進行了調查↓↓↓
在山東濟南的章丘區路邊有許多手打鐵鍋的招牌,在章丘相公鎮的一個村子里,有不少村民在自家院子里打著鐵鍋。

章丘村民:現在全都是冷鍛,大家都一樣的打法。
章丘村民:大花紋、小花紋的不一樣,盒子要哪個就給你哪個,6.5元一個。
走訪一圈下來,記者發現,村里鐵鍋的價格基本在200元到400元不等,銷售方式也五花八門。然而,不同賣家所使用的盒子卻都一樣,上面大多找不到生產廠家信息,只標著“章丘鐵鍋”和“手工鍛打”等字眼。

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里出現的手工鐵鍋,來自于一家叫做三環廚具的企業。在打鍋的工匠袁師傅看來,當地村民自家打的鍋大部分都是“濫竽充數”。

濟南三環廚具有限公司負責人 劉紫木:不是所有的鍋都是三萬六千錘,我們的鍋有一萬到兩萬錘、兩萬到三萬錘、三萬錘以上的。這個錘數基本上指的是冷鍛的錘數,在這上面是完全的純粹人工。
火了概念,亂了市場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章丘鐵鍋的冷鍛工序是鐵鍋鍛造技藝的精髓,在制作過程中,匠人們需在常溫下,手工鍛打數萬次,讓鐵鍋密度逐漸提高,直至表面光滑如鏡。據說,這樣冷鍛出來的鐵鍋,更易控制烹飪火候。
在整個章丘,高峰時期生產鐵鍋的村民也不過百余戶,而按照這個手工鐵鍋的生產周期,一個人一天最多完成一口鍋。然而,在網購平臺上搜索“章丘鐵鍋”,排名靠前的月銷量竟然達到近5000筆……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讓章丘鐵鍋一夜之間成為了網紅商品。如今,在網購平臺上搜索“章丘鐵鍋”,一下就會出現成百上千個商品。但不少標注為“章丘手工鐵鍋”的商品,發貨地卻并不是山東章丘。



除了章丘鐵鍋,還有不少打著手工旗號的鐵鍋,在網上橫行大賣。
在山東臨沂的一家生產鐵鍋的工廠里面,有幾臺正在工作的空氣錘和不少機器設備,還堆放著大量網上暢銷品牌“沂蒙鐵匠”生產的鍋,但現場卻沒有一個手拿鐵錘鍛打的工匠。

在另一家自稱給“沂蒙鐵匠”供貨的廠家倉庫里,記者也看到了印著其它品牌的同樣鐵鍋,但是廠家拒絕讓記者觀看生產過程。
臨沂機器鐵鍋生產廠家 :十個這口鍋都買不了章丘的一口鍋,那個真的是手打鍋,我們的是手打鍋,但是,是用機器手打出來的。
兩家商戶都表示,用機器代替工匠能讓成本降低不少。
臨沂機器鐵鍋生產廠家:現在這種鍋,一個工人一天能出200口鍋。
臨沂機器鐵鍋生產廠家:機器上綁的小錘,一個機器當當當就很快。給沂蒙鐵匠的價格現在是42元,之前他賣198元,有150元的利潤,他一天能賣520-550口,如果是500口的話,一天純利潤是7萬。

知情消費者 :距永康大約13公里的一個地方,有一排機器,它們在鋼板上可以給壓鍋、壓花,壓出來的花類似于用錘打的錘印。定鍋的客戶都是拿這些鍋作為手工鐵鍋來賣的。廠家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來制作模具,制作一個模具好像是1萬塊錢。
傳統品牌來之不易,工匠精神更需保護
用機器弄上幾個錘印,就可以冒充手打鐵鍋賣出高價,不管有沒有干過這行,掄起鐵錘敲打一番,就可以號稱是正宗手打鐵鍋。而真正手工打造的鐵鍋產品,想要維護自身權益,反而卻無從著手。
臻三環鐵鍋工匠 袁師傅:對我們工匠當然有影響了。打一口鍋,錘子就是一下一下嗙哧嗙哧在打,得打接近3個小時。人家打出個質量來了,你光看見人家那個眼熱了。跟風去做,但它不是長久辦法。
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部主任 張德志:如果是以沖壓等方式冒充手工鍛造鐵鍋,是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
而章丘當地的監管部門表示,在沒有獲得“地理標志”認證之前,跨地區的監管和保護確實存在一定困難。

其實,章丘鐵鍋的手工產品遭遇困境并不是個案。曾經剪刀行業一度風靡的“中華老字號”王麻子,就曾因機器生產下假貨泛濫、品牌受到沖擊而在2003年一度走到了破產的境地。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卜希霆:對它的生產過程,這方面要嚴格地保護和傳承下來。一個好的鐵鍋要經過幾萬次地敲打,這部分恰恰正是章丘鐵鍋區別于其他鐵鍋重要的品質的保障。
工匠情懷,何處安放?
從爆紅到過氣,“網紅”章丘鐵鍋的短命來得有點突然。拋開純手工生產力的不足,品牌真假難辨、質量參差不齊,可能是章丘鐵鍋如今遭遇尷尬的重要原因。
以假亂真的山寨鍋橫行市場,不明真相的消費者趨之若鶩,這樣的“破窗效應”,讓章丘鐵鍋的工匠情懷無處安放。
當市場的熱潮褪去,背后的標準漸漸浮出水面。對于諸如此類的手工產品來說,一個成熟的品牌,還需要嚴格的產品標準和完善的市場規則。一口好鍋,還需要經歷真正的千錘百煉。(原標題《號稱純手工,月銷5000筆?!是誰在砸“章丘鐵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