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了把歌推火,唱片公司爭先恐后給歌曲加速

新音樂產業觀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作者|益佰
25歲的英國歌手Raye在英國的排行榜上已取得過不錯的成績,她正試圖在美國也打造一首熱門歌曲。但單曲《Escapism》的成績似乎不盡如人意,上線一周后播放量就開始下滑。
不過,一個月后這首歌的命運發生了戲劇性的逆轉,從一周18萬次播放躍升至50萬次、 600 萬次……直到登上 Billboard Hot 100的第 22 位。
發生了什么?加速版的《Escapism》迅速流行并吸引了TikTok用戶,他們把歌曲當做視頻BGM,并推動原版的流媒體播放。Raye的唱片公司干脆發布了單曲的官方加速改編版,在 Spotify上就收獲了上億的播放量,帶動歌曲原版的播放量迄今超過3億。

自從變速音樂這種趨勢在社交媒體上興起以來,許多大牌藝術家都加入了這股潮流。不少唱片公司與歌手也都觀察到了變速音樂的潛力和商機,紛紛推出官方版“加速音樂”(Speed Up),鼓勵粉絲對歌曲進行實驗并幫助創作變速音樂。變速音樂正成為音樂營銷的新密碼。
A
想要爆紅?給音樂加點速
“兩年前,我會說只有5%或10%的音樂人可以接受變速音樂。”環球音樂集團 A&R 戰略副總裁Nima Nasseri在采訪中說,“現在大概是70%左右。”他說,這些變速真的可以幫音樂人點燃事業,“它們是很好的增長機制,每個唱片公司都在推出它們。”
環球音樂啟動了 Spotify 帳戶Speed Radio突出變速的曲目,每月有超過 900 萬聽眾。“每當我們獲得這些具有吸引力的變速混音時,我們都會用Speed Radio標記它,它只會放大增長。”Nasseri 說,“對于藝術家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工具。”

“音樂人應該明白這個過程是不可避免的,這是為曲目帶來新生命的最佳方式之一。”有從業者說。許多變速歌曲沒有取代或分散粉絲對原版曲目的注意力,反而會吸引對原版的更多關注。大量流量從變速版本被引導到原始版本,《Escapism》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在內容過剩的時代,歌曲越來越難以被發現,音樂行業正在鼓勵粉絲對歌曲進行實驗并幫助創作混音。整個 TikTok的DJ 社區都在制作這些變速音樂,試圖讓它們像病毒一樣傳播開來。 唱片公司和營銷人員表示,他們有時會付給這些 DJ 從幾百美元到 20000 美元不等的費用,讓他們重新制作和發布變速版本。
近期最紅案例包含囊括各大榜單的 R&B 歌手SZA,以及新生代歌手Sabrina Carpenter,兩人皆透過變速音樂和短視頻平臺,創下個人生涯最佳成績。
SZA 在 2022 年年底,一推出新專輯《SOS》便獲得廣大好評。非官方變速版主打個《Kill Bill》在TikTok 擁有超過 100 萬使用次,內容多以變裝轉場為主,這幫助歌曲登頂美國Billboard榜單亞軍。Sabrina Carpenter 的歌曲《Nonsense》的變速版在 TikTok 開始流傳,帶動專輯《Emails I Can't Send》成為她職業生涯中最熱銷的專輯。
這波熱潮甚至將好幾首舊歌重新推上排行榜。Lady Gaga 在 12 年前推出的《Bloody Mary》,在變速后爆火。連 Lady Gaga 本人都加入這波挑戰,最后歌曲成功在 2023 年1月以原版進入《告示牌》百大熱門榜單。
音樂人們也主動尋求變速合作。加拿大的Michael Bublé 就與 Sped Up Songs + Nightcore(僅在 Spotify 上每月播放就超過140萬次的音樂組合)合作發布了 2004 年單曲《Sway》的官方加速版本,Spotify 播放量已超過 1800 萬。
流媒體服務也為這些混音創建了播放列表。Spotify 的 Speed Up Songs 目前擁有超過 100 萬粉絲。
B
是創意,還是流量收割機?
“孩子們正在控制歌曲。”J. Erving說,他是發行公司 Human Re Sources 的創始人,以及索尼音樂娛樂公司創意開發執行副總裁。唱片公司高層決定歌曲的日子結束了。有從業者形容,如今唱片公司只是提供橡皮泥,粉絲們可以決定要把它捏成什么形狀。
這種變化一部分源自技術的推動。操縱音頻從未如此簡單,歌迷可以在手機甚至電腦上利用軟件輕松制作變速歌曲。一部分也來自于文化潮流的變遷,Z世代是在網絡上與meme文化一起成長起來的,他們習慣于人為的、重復的內容,音樂也不例外。
變速歌曲并不是一種新趨勢,它最早可以追溯到1958年。Ross Bagdasarian創造了動畫虛擬樂隊艾爾文與花栗鼠(Alvin and the Chipmunks),同時也設計出了專屬于這只樂隊的聲音。他以大約一半的速度錄制人聲,然后將音頻加速到正常速度以產生令人迷惑的高音效果。
花栗鼠樂隊已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兒童藝術家之一。它在Billboard Hot 100上獲得了兩首單曲冠軍,并獲得了五項格萊美獎,還出現在動畫、電視劇和電影以及其他媒體中。

花栗鼠樂隊
上世紀 90 年代后期,變速歌曲也引領過一陣潮流。Deidre LaCarte給Roger Miller在 1973 年的歌曲《Whistle Stop》加了速,配上動物跳舞的畫面,引起了一陣病毒傳播,還催生了類似的歌曲。到2001 年,挪威二人組Nightcore 將流行歌曲的速度提高了大約35%,直接帶動了現代變速歌曲的潮流。
到2018年,就有Twitter用戶注意到了變速音樂這一新興趨勢,并表示“加速播放的TikTok 歌曲是這個時代的夜曲”。這一時期,已有Nicki Minaj的《Roman Holiday》等歌曲的加速版本。到 2022 年初,Nelly Furtado的《Say It Right》 的Speed Radio混音版已成為熱門話題。隨后,變速歌曲形成燎原之勢。

Pitchfork 的一篇文章指出,近年來,改變歌曲的速度已成為許多創作者使用的版權技巧,旨在繞過 YouTube 等平臺的自動版權審查。同時,這些變速作品也發展出自己的獨立生命。
持異議的業內人士人為,變速音樂確實給歌手提供更多曝光機會,卻對以“創意”為本的音樂產業種下隱憂。與傳統營銷模式相比,唱片公司不需要花多余時間在培養音樂人和作品上,只要為現成作品制作3至5個新版本就可以了,因為他們知道,大眾無論如何都會買單。
C
音樂創作,正被潮流裹挾
“每一代人都有屬于他們的音樂風格,如果越來越多的年輕 DJ 為俱樂部創作這些變速音樂,然后這些音樂成為主流的一部分,甚至變得比原始歌曲更受歡迎,我不會感到驚訝。”有業內人士說。
自 TikTok 流行以來,TikTok 趨勢一直在影響著音樂的播放方式和傳播方式。最明顯的就是現代人注意力短暫,音樂創作者也漸漸屏棄前奏和尾奏,歌曲變得越來越短。Billboard就指出,自 2000 年起,前百大歌曲逐漸由平均 4 分 10 秒減少至 3 分 30 秒,更在 2021 年時簡短至 3 分 07 秒。與 20 年前相比,平均曲長減少了 25% 之多。

Billboard指出,當下熱歌的平均時長正在縮短
你可以說每部電影都應該有90分鐘長。但一部短小精悍、節奏明快的電影,能快速講述一個故事,也會帶來很多樂趣。
值得警惕的是,為了滿足 Z 世代大眾的需求,行業似乎更重視病毒式傳播遠勝于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TikTok 在音樂界日益增長的主導地位,可能成為流行音樂向前發展的標準,尤其是讓用戶參與二次創作和傳播的模式令人興奮,但這種現象也很容易造成內容生產的扭曲。
尤其明顯的是,唱片公司似乎越來越傾向于針對TikTok定制作品。除了為歌曲添加變速版本外,唱片公司還回過頭來編輯歌曲的標題,很多歌曲都在歌名加入 TikTok 用戶最新搜索的內容,以幫助 TikTok 用戶更輕松地搜索它們。

比如,Surf Mesa廣為流傳的《ily》名字改為《ily(i love you baby)》,Charli XCX 的《Unlock It》更名為《Unlock It(Lock It)》, Omar Apollo 的《Evergreen》更名為《Evergreen (You Didn’t Deserve Me At All)》, MARINA 的《Oh No!》干脆改成了《“Oh No!” to “Oh No! (I Feel Like I'm The Worst So I Always Act Like I'm The Best)》。
這可能讓聽眾更容易接觸到新歌曲,讓音樂人擁有更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但它顯然反過來影響音樂生產中的思考方式。
這些操作可以成為音樂廠牌獲利的捷徑,但終會有新鮮感失效的一天。在以“創意”為基礎的產業中,不停地推陳出新,依然才是維持市場能量的不二法門。
有趣的是,同樣是變速,加速音樂似乎比慢速音樂更容易走紅。有從業者覺得,加速歌曲允許用戶在 TikTok 視頻的時間限制內聽到更多曲目,這反映了用戶在線消費內容的速度。不過,在 2010 年,制作人Nick Pittsinger曾將 Justin Bieber 的《U Smile》放慢了 800%,從而營造出甜美的夢境一般的效果,從而走紅。
也許有一天,我們會厭倦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到時候,慢節奏的審美就會流行起來。
-全文完-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
原標題:《為了把歌推火,唱片公司爭先恐后給歌曲加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