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紀委機關(guān)報談“兩面人”:王敏看紅色影片時也曾熱淚盈眶

“兩面人”的兩副面孔:一副“好官”的姿態(tài),一副貪婪的樣子。這些人在言行中,總是極力粉飾自己,隱藏自己見不得人的一面。
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事實上,“兩面人”終會暴露。不管那些“兩面人”如何偽裝,最終都難以逃脫群眾的眼光、歷史的審判。
“兩面人”大多與經(jīng)濟利益有關(guān)。張固在《幽閑鼓吹》中記載了張延賞辦案一事:唐張延賞判一大獄,召吏嚴緝。明旦,見案上留一小帖云:“錢三萬貫,乞不問此獄。”張怒擲之。明日復(fù)帖云:“錢十萬貫。”遂止不問。子弟乘間偵之,張曰:“錢十萬,可通神矣,無不可回之事,吾懼禍及,不得不止。”
錢真是一面魔鏡,它能照出人的靈魂。張延賞辦案,為何前后不一,到最后竟然不敢查辦此案,不能不說是錢財使然、錢的魔力。
王安石在《知人》中說:“貪人廉,淫人潔,佞人直。”意思是說,越是貪婪的人越偽裝清廉,越是荒淫的人越偽裝純潔,越是奸詐的人越偽裝正直。然而,物極必反。“兩面人”裝扮得再高明,也逃不了歷史的如椽巨筆。
相比經(jīng)濟上貪婪的“兩面人”,政治上的“兩面人”更可怕。有些官員口頭上大喊“忠誠”,講什么“舍生取義”。一旦遇到考驗,遇到外患,則打起白旗,做了貳臣,成了歷史的笑柄。
周密在《癸辛雜識》記載了蹇材望政治上的丑態(tài)。蹇材望,蜀人,為湖州倅。北兵之將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錫牌,鐫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銀二笏鑿竅,并書其上曰:“有人獲吾尸者,望為埋葬,仍見祀,題云‘大宋忠臣蹇材望’。此銀所以為埋瘞之費也。”日系牌與銀于腰間,只伺北軍臨城,則自投水中,且遍祝鄉(xiāng)人及常所往來者。人皆憐之。丙子正月旦日,北軍入城,蹇已莫知所之,人皆謂之溺死。既而北裝乘騎而歸,則知先一日出城迎拜矣,遂得本州同知。鄉(xiāng)曲人皆能言之。
蹇材望可謂政治上的投機之徒。可惡的是,他貪生怕死投敵乞降,還要假惺惺地冒充忠臣良將,這更暴露了其“兩面人”的丑態(tài)。歷史上的王莽、安祿山等人,都可謂是政治上的“兩面人”。他們的行為最終證明,其所謂的“忠誠”,皆不過是“偽忠誠”。也難怪后人寫詩揭露,“王莽謙恭未篡時”。
今天,很多貪腐官員也愛附庸風(fēng)雅,也愛談君子之德,但他們只是“葉公好龍”,談?wù)撨^后,權(quán)力照樣任性,錢財照樣收取。比如王敏,觀看紅色影片時,曾感動得熱淚盈眶,過后呢,依然不收手、不收斂。
“兩面人”,其實質(zhì)是政治投機者、行動兩面派、道德偽君子,根源在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扭曲。不少落馬官員,不僅是生活中的“兩面人”,也具有政治上“兩面人”的特性。不管他們表面上如何講廉潔、講奉獻,如何極力偽裝“忠誠”的樣子,終究騙不了黨和人民,終有被揭下“畫皮”的時刻。
(原題為《“兩面人”,終會暴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