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乘物游心:體悟《莊子》的大道理,過好我們的小日子
《莊子》一書主張“揚棄世俗的拖累,強調生活的素樸,蔑視人身的偶像,夸示個性的張揚,否定神鬼的權威”(陳鼓應先生語),在人生哲學的建構上占據了中國哲學史無人能及的重要地位。《莊子》哲學“是一首亂世中個人生命的悲歌”,是出世的,但客觀上也傳遞了不少入世的精神。這一次,我們挑選了《莊子》中的若干條“金句”,希望與各位讀者一起,靈活學習一下《莊子》的大道理,幫助我們提高生活質量,過好小日子。
交朋友不能太物質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因為利益則結合在一起的人,遇上窮困、災禍、憂患與傷害就會相互拋棄;因為天性相連的,遇上窮困、災禍、憂患與傷害就會相互包容。君子的交情淡薄得像水一樣,小人的交情甘美得像甜酒一樣;君子淡薄卻親切,小人甜蜜卻易斷絕。
真正的友情不能建立在利益基礎之上,應來自于志同道合。
鑒明則塵垢不止,止則不明也。久與賢人處則無過。
鏡子明亮就不落灰塵,落上灰塵就不明亮。常和賢人在一起就沒有過失。

四山紋鏡,故宮博物院藏
尊敬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敬
以賢臨人,未有得人者也;以賢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
以賢名傲視別人,沒有能得人心的;以善行謙虛對人,沒有不得人心的。
這句前面有句話,是“以德分人謂之圣,以財分人謂之賢”。“賢”,《說文解字》解釋的意思是“多才”,文字訓詁學的大家段玉裁考定為“多財”,即“賢”最初指有錢人。富人仗著自己有錢,居高臨下,瞧不起別人,所謂為富不仁,就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反之,樂善好施就會贏得尊敬。當然,我們今天對這句話的理解,已經是“賢”字的意思進一步引申為有德行、有才能的人這個層面上了。
三全本《說文解字》,湯可敬 譯注
行賢而去自賢之心,安往而不愛哉?
行為良善而能去除自我炫耀的心念,到哪里會不受喜愛呢?
拒絕做壞事
勢為天子,未必貴也;窮為匹夫,未必賤也;貴賤之分,在行之美惡。
權勢如天子,未必可貴;窮困做貧民,未必低賤;貴賤的分別,在于行為的好壞。
《莊子今注今譯》,陳鼓應 譯注
尊重客觀規律,懂得變通
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閑,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牛骨節是有間隙的,而刀刃是沒有厚度的;以沒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間隙的骨節,當然是游刃恢恢而寬大有余了。
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陸行莫如用車。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陸,則沒世不行尋常。
水上通行莫過于用船,陸上行走莫過于用車。以為船可行于水上便希望推到陸地上走,那就終生走不了多遠。尋、常,是古代的兩個長度單位。尋常,代指很短的距離。
前面一條啟發我們做事情要善于找規律,后一條從反面意義上提醒我們要學會變通,相時而作。

南宋佚名《歸去來兮圖》(局部)
知足才能常樂
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鷦鷯這種小鳥在深林里筑巢,所需要占據的地方不過是一條樹枝;偃鼠到河里飲水,所需要的水量不過是裝滿肚子就行了。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于內者無位而不怍。
知足的人,不會為了追求利祿而勞累自己;懂得自得其樂的人,遇到損失也不會憂愁害怕;修養內心的人,盡管沒有爵位,但不會感到羞愧。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太陽升起時就出去工作,太陽下山了就返回家中休息,無拘無束地生活在天地之間,而心中的快意只有自身能夠感受。

過得超脫一些,活出自我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真正有德行修為的人,做所有事情的心思就像照鏡子,任由事情的發生而不加迎送,如實反映而無所隱藏,所以能夠超脫事情之外,不被事情拖累傷害。
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世人都去贊譽他,他也不會因此振奮;世人都詆毀他,他也不感到沮喪。
人能虛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人如果能以“虛己”的態度悠游于人世,誰能夠傷害他!虛己,放空自己,消除貪圖名位的私念。

[宋]范寬《寒江釣雪圖》(局部)
上面這三條要求太高了,我們不必拘泥。我們如果能做到堅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輕易受外界干擾,避免迷失在別人的評價里就很好了。
愛惜生命,做有意義的事情
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達命之情者,不務命之所無奈何。
通達生命實情的,不追求生命所不必要的東西;通達命運實況的,不追求命運所無可奈何的事故。
“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生命有限,時間寶貴,我們要盡量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我們還可以從另外一層含義上理解這句話,即做事情要腳踏實地,不要好高騖遠。
原標題:《?乘物游心:體悟《莊子》的大道理,過好我們的小日子》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