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每年減負超4800億!國常會延續和優化部分階段性稅費優惠政策

3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優化完善部分階段性稅費優惠政策。
會議決定,延續和優化實施部分階段性稅費優惠政策,包括將符合條件行業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的政策,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將減半征收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減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政策,延續實施至2027年底;將減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部分所得稅政策、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延續實施至2024年底;今年底前繼續對煤炭進口實施零稅率等。以上政策預計每年減負規模達4800多億元。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財稅專家宮映華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今年能夠延續或者是新增的減稅降費政策,一方面是聚集在科技創新、重點產業鏈等領域,促進企業的轉型升級和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另一方面是突出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特困行業以及一些及時納稅困難的制造業中小微企業,適當地延長緩稅時間。”
宮映華表示,總的來說,今年的減稅降費政策會重點突出“扶貧”和“濟弱”的政策方向,同時,減稅降費從規模性轉向結構性,從階段性轉向制度性,要進行立足長遠的稅制改革,穩定持續的釋放減稅的紅利。
“國常會上明確的這些政策,恰恰體現了上述政策精神,特別是符合條件的研發費加計扣除這項政策,既體現了對科技研發的支持和鼓勵,也體現了針對科技創新稅收優惠政策由階段性轉向制度性,促進政策穩定長期發揮應有的作用。”宮映華說。
武漢大學財稅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熊偉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國常會的決定既涉及基礎制度方面的安排,也包括對當前經濟問題的具體應對。
“科技強國、高質量發展是國家戰略,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升到100%的政策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與這個目標是一脈相承的,有助于激勵企業加大科創投入,追蹤前沿和基礎性科學技術,突破各種卡脖子的技術難關。”
熊偉指出,部分階段性稅費優惠政策的延續和優化實施,則跟當前經濟形勢下生產和消費亟待促進息息有關。“稅費優惠根據情況適時調整,這是很正常的做法,也在國常會的權限范圍之內,重要的是努力實現政策目標,為中小經營者帶來更多發展動能。”
金杜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葉永青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將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的政策,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實際上體現了國家在企業研發投入方面進行鼓勵的政策穩定性和長期性趨勢,由于其適用范圍廣泛,對于激勵企業創新,促進產業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其他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的延續,也進一步體現了稅收激勵措施在促進增長、保障就業、活躍市場方面能發揮的積極作用。”葉永青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