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肉錐清網行動,助力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 | 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第97期)
【中國綠發會訊】為推動中國深度參與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國際部自2021年3月陸續推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動態》專輯。通過“綠會融媒”——環境創變者和第一信息源,分享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前沿、最新動態,供國內有關部門、專家學者、社會組織和多利益相關方參考。本期為2023年第10期(2023-10),總第97期。
一、生物多樣性相關公約進展
1.《生物多樣性公約》(CBD)
1.1.CBD呼吁提供信息,以支持可持續海洋倡議關于《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海洋相關能力建設需求研討會的討論,該研討會將于2023年4月24-28日,通過線上會議舉行。
1.2.CBD秘書處邀請各締約方、相關組織、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區、青年、婦女、企業、金融和民間社會提名參加2023-2024兩年期交流、教育和公眾意識非正式咨詢委員會(CEPA-IAC)。
2.《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
2.1.2022年11月在巴拿馬城舉行的第19次締約方大會(CoP19)共通過了367項決定。其中許多決定,以及在大會之后仍然有效的一些以前的決定,包括將在獲得外部財政資源的情況下開展的活動。為了協助締約方和潛在捐助者,秘書處編制了一份清單,并在本通知附件所示的表格中對執行這些決定所需的財政資源進行了估計。
https://cites.org/sites/default/files/notifications/E-Notif-2023-024.pd
3.《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
3.1.聯合國《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秘書處將于2023年6月26日至7月1日舉辦第一次亞洲野驢分布國家會議 (First Meeting of the Range States for the Asiatic Wild Ass)。會議的主要目標是:回顧亞洲野驢的現狀和分布;討論重新引入、棲息地破碎化和緩解措施、野生動物健康和跨界保護等方面;確定主要威脅和需要采取的行動;制定并批準亞洲野驢單一物種行動計劃。
4.《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
4.1.2023年3月7日-10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于德國波恩召開了適應委員會 (Adaptation Committee, AC)第二十三次會議,就“損失與損害”議題開展研討。
4.2.2023年3月8日-10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于奧地利維也納召開氣候融資新總體量化目標 (new collective quantified goal on climate finance, NCQG)特設工作方案下的第五次技術專家對話,旨在討論和確定NCQG的框架和結構的潛在選擇。
5.《聯合國防止荒漠化公約》(UNCCD)
5.1.第五次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問題會議于2023年3月5日至9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開幕。此次會議主題為“從無窮潛力到繁榮發展”。截至2023年3月,全球共有46個國家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其中33個位于非洲。
5.2.2023年3月8日,《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長易卜拉欣·蒂奧 (Ibrahim Thiaw)發表了其在第五次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問題會議上的聲明。其主題為:從潛力到繁榮:土地恢復的作用 (From potential to prosperity: the role of land restoration.)
6.《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6.1.2023年3月5日至9日,第五次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問題會議第二階段在多哈舉行,國際海底管理局(ISA)在會議期間舉辦了高級別活動。此前在2022年3月17日,第五次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問題會議第一階段通過了《多哈行動綱領》。
6.2.2024年4月10日至12日,由西班牙主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IOC-UNESCO)共同主辦的聯合國海洋十年會議將在海濱城市巴塞羅那舉行。此次會議為期三天,將評估海洋十年開展以來前三年所取得的成就,并為未來幾年制定共同愿景。2024年聯合國海洋十年會議的一項重要成果是將發布一套與10個海洋十年挑戰相關的白皮書,其中將確定海洋十年未來的優先事項,以產生與全球挑戰相關的基于科學的解決方案所需的知識 ,如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生物多樣性保護、可持續海洋經濟、污染和自然災害。
二、聯合國、其他國際公約、政府間組織進展
1.聯合國(UN)
1.1.《世衛組織關于減少鈉攝入量的全球報告》是世衛組織發布的首份關于減少鈉攝入的全球報告。報告指出,全球正在偏離實現到2025年將鈉攝入量減少30%的目標。如果從現在開始實施減鈉政策,預計到2030年可挽救全球700萬人的生命。
1.2.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及其合作伙伴的多名科學家聯合發表的一篇新文章表明,用等量的最低限度加工食品替代10%的加工食品與整體癌癥風險降低存在相關性,特別是頭頸癌、食道鱗狀細胞癌、結腸癌、直腸癌、肝細胞癌和絕經后乳腺癌。此外,用10%的最低限度加工食品替代10%的高度加工食品與降低頭頸癌、結腸癌和肝細胞癌的風險也存在相關性。
2.聯合國糧農組織(FAO)
2.1.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聯合啟動了農業糧食體系轉型加速計劃(ASTA),旨在通過建立伙伴關系和促進公共—私營部門投資來幫助最不發達國家提高農業糧食體系效率、包容性、韌性和可持續性。
2.3.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和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舉辦2023年國際婦女節慶祝活動,共同致力于提升農村婦女和女童的數字能力,并解決她們在獲取技術方面面臨的障礙,從而平等地參與農業糧食體系發展。
2.4.第四屆可持續糧食系統計劃全球會議將于2023年4月24-27日在越南河內舉辦,并同步直播。會議將以“我們需要的轉變”為主題,聚焦“邁向第一個盤點時刻:通過塑造可持續的、有彈性的、健康的和包容性的食物系統來擺脫全球危機”。
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3.1.東亞生物圈保護區網絡(EABRN)培訓研討會第二場將于2023年3月15日上午10:00-12:00(北京時間)線上舉辦,主題為“災害風險管理”,本次研討會將聚焦于極端氣候事件的趨勢;災害與生態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地球系統要素之間的互連;巴基斯坦氣候變化和近期災害的影響;濕地和生物多樣性;減少災害風險和氣候適應方面的挑戰和成功;巴基斯坦減少災害風險和氣候適應能力的機遇和前進方向;城市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恢復;生態水文洪水解決方案等。
3.2.2023年,教科文組織與整個聯合國大家庭一道,圍繞“DigitALL:以創新和技術促進性別平等”主題慶祝國際婦女節。該主題與婦女地位委員會第六十七屆會議(CSW-67)的優先主題“創新和技術變革,以及數字時代的教育,實現性別平等和賦權所有婦女和女童”相一致。
3.3.第四屆世界數據論壇將于2023年4月24至27日在中國杭州舉辦,由聯合國主辦、中國國家統計局與浙江省人民政府聯合承辦。“2023聯合國世界數據論壇澳門衛星論壇”是“第四屆聯合國世界數據論壇”唯一的衛星論壇。本次衛星論壇將于2023年4月25日(主論壇同期)在澳門召開。衛星論壇將以“以人為本的可持續數據和數字技術發展與應用”作為主題,聚焦于大灣區的數字化發展議程。
3.4.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和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共同舉辦的第一屆“甘肅對話”將于3月12日至21日在甘肅展開,旨在探討如何以全新方式利用文化和創造力促進可持續城市發展與包容性增長。
4.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
4.1.近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分享了聯合國生態系統恢復最佳案例——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反擊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為了認識到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發揮的前線作用,聯合國生態系統恢復十年選擇了一項涵蓋三個島國的倡議,即太平洋的瓦努阿圖和印度洋的科摩羅等三國,作為首批十個世界恢復旗艦項目,旨在展示社區恢復退化的自然空間所帶來的深遠利益。
5.國際化學品三公約(巴塞爾公約/斯德哥爾摩公約/鹿特丹公約)
5.1.2023年締約方大會的區域籌備會議(亞太:3月14-16日,泰國曼谷;非洲:3月21-23日,內加爾達喀爾;東歐:3月28-30日,克羅地亞薩格勒布;拉丁美洲和加勒比:3月28-30日,巴拿馬巴拿馬城):旨在為2023年締約方會議的成功召開做出貢獻,使各區域有可能在締約方大會之前開展磋商并審議會議文件,討論實質性問題,確定區域優先事項和挑戰,并推動準備區域立場。
5.2.巴塞爾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六次會議、鹿特丹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一次會議和斯德哥爾摩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一次會議將于2023年5月1日至12日在日內瓦舉行。三重締約方大會的主題將是“加速行動:化學品和廢物健全管理的目標”。這些會議將連續舉行,并將包括關于共同問題的聯席會議。
5.3.電子廢物技術準則專家工作組第四次會議于2023年3月8日至3月10日召開。會議的目標是根據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第BC-15/7號決定,推進關于電氣和電子廢物以及廢舊電氣和電子設備越境轉移的技術準則的工作,特別是關于《巴塞爾公約》下廢物和非廢物之間的區別。EWG決定僅根據第BC-15/18號決定(電子廢物修正案)開展必要的修改工作。稍后可能會對文檔進行其他更改。
6.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與政策平臺(IPBES)
6.1.IPBES邀請希望參與科學政策平臺的青年組織和團體參加IPBES 能力建設論壇第六次會議。該會議將于2023 年 5 月 12 日在肯尼亞內羅畢舉行。
三、國際組織、區域性組織動態
1.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1.1.2023年3月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 (IUCN SSC)宣布,芝加哥的兩個標志性機構——謝德水族館 (Shedd Aquarium)和莫頓植物園 (The Morton Arboretum)——被認定為物種生存中心。
四、近期重要會議與活動預告
1.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國際部收到《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CMS)執行秘書長艾米·弗倫克爾女士的邀請函,受邀參加將于2023年10月23日至28日在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召開CMS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COP14)。作為CMS公約的正式合作伙伴(partner),中國綠發會將組建代表團實地參會,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
2.為了助力《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履約、協助國內外執法部門打擊網絡帶來的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植物園工作委員會于2023年3月9日發起了“肉錐清網行動” (Clean Internet for Conophytum),呼吁關注肉錐花屬植物的非法貿易問題,提升公眾意識、勇敢地對野生肉錐貿易說“不”,敦促電商及社交媒體嚴查,以推動全球生態文明建設。“肉錐清網行動”從2023年3月開始,將盤點部分有據可查的報道、案例。現誠征:野生肉錐賣家在國內的銷售證據、線索。歡迎廣大志愿者、知情人士來信!

如果你希望舉報非法貿易肉錐野生種群線索,歡迎聯系#肉錐清網行動#:
3.2023年3月6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同溫州肯恩大學通過網絡會議形式召開主題為“2023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系列活動——同一健康論壇 | 2023國際生物多樣性會議·平行論壇二 (2023IBCOP PC2)”的2023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系列活動“國際同一健康論壇”籌備會。
主編/徐艷君 審核/Maggie 責編/angel
本文來自“中國綠發會”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