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尹錫悅訪日后的韓日關系:矛盾緩和、安保合作加強,未來仍待考驗

當地時間2023年3月16日,日本東京,韓國總統尹錫悅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在首腦會談結束后外出共進晚餐,一起喝啤酒。澎湃影像 圖
3月16日,韓國總統尹錫悅開啟了為期兩天的訪日行程,這也被外界視為韓日關系的“破冰之旅”。總體來看,尹總統的此次訪日活動,不僅著實、有效地緩和了日韓間劍拔弩張的緊張關系,也促使日韓關系發展呈現出新的時代特征。
第一,日韓雙方均在努力向對方釋放善意,以謀求雙邊關系盡快恢復至“正常軌道”。盡管尹總統此行是工作訪問,但在日期間仍受到了日方的“高規格”禮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更是用日本招待老朋友的傳統方式——“二次會”,與尹總統進行了深入的面對面交流,這無疑將有助于增進日韓首腦間的私人感情以及兩國間的政治友好氣氛。
第二,針對尹錫悅政府拋出的“橄欖枝”,日方給予了較為積極的回應。出訪之前,尹錫悅政府為了徹底解決韓日兩國間二戰勞工賠償問題這一重大矛盾,實現雙邊性質的“歷史大和解”,竟出人意料地提出了“韓國人賠償韓國人”的政策解決方案,遭到國內反對勢力的一片質疑。盡管如此,尹政府的這一“善意之舉”卻得到了日方相對較為積極的回應,同時也促使岸田政府作出了五方面的重要表態:其一,日本決定由其最大的經濟團體組織——“經濟團體聯合會”出面設立基金,與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共同合作,參與對韓勞工的賠償事宜;其二,同意重啟中斷超過11年的首腦互訪“穿梭外交”,進一步增進日韓首腦間的政治互動與戰略溝通;其三,確認與韓國加強針對朝鮮的安保合作,盡快重啟外交與防務部門舉行的安保對話;其四,解除對韓半導體相關材料的出口管制強化措施,以擴大日韓間的經濟交流及高新技術領域的戰略互動;其五,岸田首相表示將在恰當的時候訪問韓國,以表示對尹總統此次“破冰之旅”的感謝與回應。
第三,雙方均選擇了“擱置爭議”的外交技巧,避免觸碰日韓間的結構性“痛點”。尹總統在出訪之前,就巧妙地誘導媒體等將主要關注點集中于對韓勞工賠償問題,避免觸及領土爭端、慰安婦問題等其他橫亙在戰后日韓關系發展中的尖銳矛盾,并意圖將此次訪問塑造成一次歷史性的“成功外交”。反觀岸田政府,同樣也是選擇了“避重就輕”的基本原則,在公開場合多次強調解決勞工問題的重大政治突破,并竭力避免談及竹島(韓方稱“獨島”)、日韓就慰安婦問題的重要協議等敏感問題,以減少外界對此次訪問的干擾與雜音。
但需要指出的是,盡管尹錫悅的訪日活動取得了一定外交成效,也暫時緩和了日韓間的政治矛盾等,但上述的部分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雙方也未能就上述議題實現歷史性的重大政治突破,故未來仍存在突然爆發的可能。而且,相較于勞工賠償問題而言,慰安婦問題和領土爭端顯然更為敏感,且更易引發日韓關系的急速倒退。因此,未來日韓關系的總體走勢仍有待時間的考驗。
第四,雙方均在強調美國因素的重要性。盡管美國不是此次政治活動的直接參與方,但不可忽視的是,美國因素卻始終貫穿于此次外交活動。更為重要的是,從安全層面來看,日韓兩國均為美國的軍事同盟國,且相互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競爭關系。實際上,近些年隨著日韓關系不斷惡化,二者在軍事安全問題上彼此的戒心均在加重,而且盡管還夠不上“軍備競賽”的程度,但二者均在努力爭取成為美國在東亞地區“第一盟國”的重要位置。鑒于此,此次“和解”之后,日韓間的安全合作會得到加強,且兩國將在安全問題上共同傾向于美國的協調,這勢必將提升日美韓三邊軍事同盟的形成概率。
綜上所述,日韓間的雙邊政治關系或許會因為尹錫悅此次“破冰之旅”而得到暫時性緩和,同時也會帶動二者在政治、經濟、甚至是安全領域相向而行,但不容忽視的是,日韓間的主要結構性矛盾并未解決,這仍將是決定日韓雙邊關系長期走向的決定性因素。
(陳友駿,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