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樂隊的夏天3》要來了,你是否還記得30年前的頂流?
別因為那些憐憫之心破壞了我們狂歡的興致(Don't spoil the show for the love of some albino),
你就是去天堂也不會孤單(You won't be going to Heaven alone)。
-
山羊皮樂隊
《獻給鳥兒》(To the Birds)
”
30年前,山羊皮樂隊(Suede)發(fā)行了他們的第一張專輯《Suede》。
這張紅遍英倫三島的出道專輯,成為一代樂迷的青春回憶,更讓英倫搖滾(Britpop)的浪潮席卷世界舞臺。
用山羊皮主唱布雷特·安德森(Brett Anderson)的話說,“今天再把我們那張出道專輯放到歷史背景里去看,顯然一眼就能看到它如何引領(lǐng)了1990年代的吉他流行樂運動?!?/p>
在自傳《拉下百葉窗的午后》里,我們跟隨“安叔”的視角,回到30年前那個燦爛的開端,共同體會在制作過程里的激情和苦澀。

[英] 布雷特·安德森|著
王知夏|譯
未讀·藝術(shù)家|出品
脆弱、活力、野心、超群
每一代新樂隊都會貶低上一代的前輩,且從某種俄狄浦斯式的意義上來說,新樂隊的責任就是要消滅舊樂隊。
山羊皮出道的年代,哪怕說當時的另類音樂已經(jīng)跌入谷底,我想也不為過。石玫瑰樂隊(the Stone Roses)無限期停止演出,“盯鞋運動”(1980年代后期興起的另類搖滾樂流派)也走到了死胡同,因此出現(xiàn)了一個真空,一群烏七八糟的蹩腳樂隊就這樣被吸了進來。
那時候的狀況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榮譽感在驅(qū)使著我們?nèi)ト《?,而他們的存在也為我們樹立了一個需要去反抗的偶像。

我們想要上述樂隊不具備的一切:脆弱、活力、野心、超群,于是我們將這份宣言里的所有信條都貫徹在《溺水者們》(The Drowners)EP收錄的三首歌里。
EP于1992年5月11日發(fā)行,在敲定裝幀的過程中,我來回奔波于各種二手商店和跳蚤市場,搜羅了一本攝影師霍爾格·特魯爾奇(Holger Trulzsch)和模特沃汝莎卡(Veruschka)的書,書中暗潮涌動的超現(xiàn)實圖像讓我迷戀了很多年。
有一張裸體女孩的圖片尤其吸引我:她全身用彩色顏料繪著一套男士西裝,手里握著一把槍,看上去天衣無縫地表達了那幾首歌里的某些隱晦主題——威脅和性欲的混合體,愉悅的雌雄同體困惑——于是順理成章地做了單曲的封面圖。

《溺水者們》(The Drowners)EP封面
最終的封套有一種粗制濫造的廉價感,幾乎就像情境主義藝術(shù)作品。近乎家庭作坊出品的質(zhì)感繼而成了我們獨特的視覺風格,在早期的一系列唱片封套里沿用了下去。
亞文化圈里的一次地震
《溺水者們》問世之后激起的雙重反應頗有意思。對于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這張唱片跟他們沒有交集,知名度幾乎為零,在主流媒體也沒有激起任何水花,在英國單曲榜上也只是艱 難地爬到第49位。
然而在小眾的亞文化圈里,哪怕說它被當成了一次地震來對待也不為過。

我們似乎在無意間成了一場地震的中心,種種勢力開始圍繞我們團聚起來,其原因之一是我們振聾發(fā)聵、直刺人心,一掃當下音樂圈半死不活的氣象;
原因之二是我們已經(jīng)進化出自身獨有的華麗氣場和鋒利銳氣,展現(xiàn)了某種驚世駭俗的新事物;
但主要還是在于——容我自夸一下——我們的歌夠好。
我很清楚自己的歌詞含有性的要素,也一貫熱衷于在別人的作品里提煉此種線索。
我早就發(fā)現(xiàn),大部分流行音樂在這方面要么太保守、隔靴搔癢,要么就是把性當成過家家似的泛泛而談,說來說去都是陳詞濫調(diào)。
描寫性在我看來就和描寫生活一樣:都是對于日?,嵤碌奶剿?,即深挖到表層之下,客觀看待失敗與恐懼、遲疑與困惑的時刻,以及主體通常逃不脫的簡單二元分類。

我早早就明白山羊皮不是一支走中庸路線的樂隊:點燃的熱情與激起的嘲笑不相上下,極少收獲中間情緒。無論是好是壞,這都屬于我們必須與之共存的個性。
山羊皮的國度里,
非官方的國歌
有一天,伯納德寫了一首曲子,他稱之為“狄克遜”,因為它蜿蜒震顫的吉他旋律讓他想到一部老電視劇《警察狄克遜》(Dixon Of Dock Green)的主題曲。
我絞盡腦汁就是無法為它找到合適的旋律和歌詞來配。樂隊經(jīng)常在排練的時候把它過一遍,欣喜若狂地陶醉于其旋渦般的沖擊力,而我則完全插不上手,只能窩在角落里一聲不吭地生著悶氣、自怨自艾。
伯納德對我的惱火與日俱增,怨我無法給他回應,因為他知道有一首偉大歌曲就藏在某個暗處等著我們,而我卻遲遲找不到正確的道具去解鎖。

有一天夜里,我去了一家鬧哄哄的俱樂部,在房間后面一團醉醺醺的嘈雜對話聲中,不知是不是錯覺,我模模糊糊地聽到有人說了兩個詞:“動物硝酸鹽”(Animal Nitrate)。
這一詞組既有童真的感覺,又隱含了黑暗的指涉,我一聽就愛上了。
有時候一個標題足以成為開啟一首歌的鑰匙,它會指示出一個主題,創(chuàng)作者只要閉上眼睛,像忒修斯跟著阿里阿德涅的線一樣跟著它走就行了。
我跟隨它的指引,看到了一幅陰慘慘的景象,其中有下沉的莊園、破敗的房屋,以及扭曲變形、充滿性意味的權(quán)力游戲。
將歌詞配上音樂之后,我欣喜若狂地發(fā)現(xiàn)晦澀的諷刺與奇拔的流行化鉤子(hook)居然融合成了一個怪異的整體。

《動物硝酸鹽》(Animal Nitrate)EP封面
我一直居心叵測地企圖用某種有毒的物質(zhì)污染主流音樂——一開始誰也意識不到它有害,等到發(fā)現(xiàn)則為時已晚,《動物硝酸鹽》在我看來正是完美無缺的載體。
它或許并不是山羊皮最成功的歌,但從許多方面來看都可謂是我們最具決定性的時刻——它的歌詞將它拔高成了某種意圖的宣言書,在山羊皮的國度里,它就是非官方的國歌。
享樂、死亡、希望
和肆無忌憚?chuàng)]霍青春
當我們暫時從殘酷的巡演中脫身,遠離了圍著我們打轉(zhuǎn)的那幫奇葩軍團以后,方才得到片刻的清凈,這時我們退回到自己的避難所,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為我們的出道專輯集齊剩下的歌曲。
于是伯納德大顯身手的時候到了。
他為我們所有人注入了一股狂熱的驅(qū)動力,一種不安現(xiàn)狀、嚴于律己的意識。讓我們認識到山羊皮如果創(chuàng)造不出新作品,就一文不值。
伯納德用他的紅色吉普森(Gibson)ES335吉他彈奏他寫的一段百轉(zhuǎn)千回的琶音,我用尖厲的顫聲對著它哼唱半成形的歌詞,那首歌最終成了《她沒有死》(She’s Not Dead),而我為它填的歌詞則是一段往事——關(guān)于1980年代初我姑媽吉恩的死。
那一年我生日那天,伯納德受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的啟發(fā)而作了一首優(yōu)美細膩、華爾茲般輕盈婉轉(zhuǎn)的曲子,就是后來的《來世》( The Next Life)。

那段時間我邂逅了一位藝術(shù)家,她是個性情多變、暴風雨般的年輕女子。我和她展開了一段常常如烈火般熾熱的瘋狂戀情,搞得人心力交瘁。
我將一次24小時派對里縱情狂歡到令人窒息的絕望融進了一首歌里,它就是后來的《如此年輕》(So Young),一首關(guān)于享樂、死亡、希望和肆無忌憚?chuàng)]霍青春的歌。

《如此年輕》(So Young)專輯封面
待我的演唱部分錄好以后,大家退后一步評判了一下,發(fā)現(xiàn)還缺少某種元素去調(diào)和它簡單的搖滾內(nèi)核。于是艾德挺身而出,貢獻了一段唯美抒情的鋼琴。
他的演奏引出了音樂里真正的詩意,為《如此年輕》添上了畫龍點睛的一筆。我們喜出望外,立即將它定為專輯的開場曲。
坦率地講,我認為這張出道專輯并沒有達到它本可以達到的高度。如果我們足夠有遠見,把《動物愛人》(Animal Lover)等無足輕重的湊數(shù)曲目拿掉,換上那一時期隨便哪幾首B面歌曲,它都能成為一張更好的唱片。
另外,透過奇妙的后見之明來看, 我發(fā)現(xiàn)它的聲音有點單薄,原帶加錄有點多,折損了現(xiàn)場版的沖擊力和未經(jīng)打磨的鋒芒。

不過那張專輯有一種我至今依然很喜歡的感覺:它既有聲嘶力竭的怒吼與咆哮,也不乏如泣如訴的低吟,還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抓拍到了我們在人生那一瞬間的真實面貌——年少輕狂、野心勃勃、一身破綻。


編輯|泰若克塔
圖片|網(wǎng)絡
原標題:《《樂隊的夏天3》要來了,你是否還記得30年前的頂流?》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