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佳兆業成今年首家復牌出險房企:去年上半年營收134.31億元
佳兆業將成今年首家恢復股票買賣的出險房企。
3月9日晚間,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01638.HK)披露2021年度業績報告及2022年中期業績報告,佳兆業集團已達成全部復牌條件并申請公司股份自2023年3月10日上午九時正起于港交所恢復買賣。
數據顯示,2021年度,佳兆業的營業額及毛利分別約為人民幣355.44億元及人民幣46.28億元,較2020年分別減少約36.3%及70.9%;歸屬股東凈虧損約為人民幣127.27億元。
2021年佳兆業連同其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錄得合約銷售約人民幣923.52億元,較2020年減少13.6%,全年交付41個項目3.2萬套。
同日,佳兆業集團發布2022年中期業績報告。報告期內,佳兆業實現營業收入134.31億元,較2021年同期減少55.3%;毛利23.10億元,較2021年同期減少75.1%,歸屬股東凈虧損76.72億元。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末,集團連同其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錄得合約銷售約人民幣104.97億元。
在土地儲備方面,截至2022年6月30日,佳兆業連同其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于全國51個城市合共擁有220個房地產項目,佳兆業連同其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的總土地儲備近27.40百萬平方米;其中大灣區土地儲備約16.41百萬平方米,占集團整體土地儲備的60%。
佳兆業方面稱,截至2022年6月30日,佳兆業集團仍有176個城市更新項目尚未納入土地儲備,占地面積超5394萬平方米。佳兆業集團計劃通過每年持續轉化,將城市更新儲備轉化為優質貨源,釋放潛在價值。據悉,在佳兆業集團布局的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各項目轉化工作正在加速推進,其中深圳、東莞等地重大項目有望在2023-2024年實現土地供應,深圳福田中心區佳園項目也將于近期入市。
在財務狀況方面,于2022年6月30日,佳兆業的總借款約為1314.91億元,其中,1065.37億元須于一年內償還,81.9億元須于一年至兩年內償還,63.29億元須于兩年至五年內償還,104.34億元須于五年后償還。
截至2022年6月30日,佳兆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08.84億元。
此外,按照2022年中期業績報告,于2022年6月30日,佳兆業并未按預定還款日期償還數額約為人民幣231.585億元的若干銀行及其他借款。因此,本金總額約為871.47億元的銀行及其他借款已違約或交叉違約。于2022年6月30日后,佳兆業并未按預定的還款日期償還若干其他銀行及其他借款。
佳兆業表示,已委任華利安諾基(中國)有限公司為其境外債務重組的財務顧問。佳兆業正積極與現有貸款人商討將佳兆業若干借款續期。同時,將繼續尋求合適機會出售若干項目開發公司股權,以產生額外現金流入。
佳兆業于2021年11月暴露流動性危機。先是佳兆業旗下到期的理財產品出現逾期兌付,再是美元債出現到期未償還。佳兆業股份則自2022年4月1日上午9時正起于港交所暫停買賣,截至目前已停牌超11個月。
佳兆業稱,自2021年11月出險以來,佳兆業集團積極自救,積極落實國家“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政策部署,全力推進復工復產、品質交付及風險化解。憑借長期深耕粵港澳大灣區積累的豐厚土地儲備資源,以及在城市更新領域持續領跑的核心優勢,佳兆業成功引入了中信、招商蛇口、長城資產等央企和AMC,探索出多條切實有效的紓困路徑,有效盤活資產,經營基本面持續回歸良性軌道,整體風險化解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按照佳兆業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2月底,佳兆業集團在建在管項目整體復工率約95%,在保品質、保安全的前提下,各項目正加快工程進度,確保順利竣備交付。2021-2022年兩年間,佳兆業累計交付超5.3萬套房,其中2022年全年交付超2萬套;2023年前兩個月,佳兆業合計交付7個項目,共3899套房,持續兌現品質交付。
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行業環境發生變化,整個行業面臨著流動性壓力。多家房企因延遲刊發2021年度業績導致股份暫停買賣。據澎湃新聞(www.kxwhcb.com)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至少仍有11家房企及物企的股票仍在停牌狀態,包括融創中國(01918.HK)、中國恒大(03333.HK)、恒大物業(06666.HK)、世茂集團(00813.HK)、當代置業(01107.HK)、中國奧園(03883.HK)、奧園健康(03662.HK)、花樣年控股(01777.HK)、彩生活(01778.HK)、陽光100中國(02608.HK)、新力控股集團(02103.HK)。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