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恒瑞醫藥孫飄揚建議:酌情加快首家國產創新藥審評審批
2023年全國兩會已經拉開帷幕,3月7日,澎湃新聞記者從恒瑞醫藥獲悉,全國人大代表、恒瑞醫藥董事長孫飄揚今年提交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國產創新藥審評審批的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恒瑞醫藥董事長孫飄揚
近年來,為提高創新藥上市審批效率,科學簡化審批程序,國家藥監局推行實施一系列“加速通道”,包括優先審評、突破性療法認定 、附條件批準等機制。
隨著“加速通道”的不斷豐富,我國國產創新藥的數量逐年提升。國金證券2022年5月研報顯示,2017年到2021年,我國歷年獲批的創新藥數量呈增長趨勢,2021年國內共有89款創新藥獲批;此外,國產創新藥的平均上市審評時間呈逐漸縮短趨勢,2021年獲批創新藥平均審評時間約為412天。
盡管創新藥市場向好,但孫飄揚指出,國產創新藥占境內創新藥市場份額仍不足15%,獲批數量也明顯少于進口創新藥,差距仍然明顯。
他認為,一方面,境外創新藥起步早,臨床試驗在國際多中心開展,結合審評審批認可境外數據的措施,更易于享受境內鼓勵創新的政策。這加快了境外藥向國內進口的速度,對國產創新藥形成了較大壓力。
另一方面,盡管境外創新藥涉及的靶點國產創新藥基本均有立項研發,但其速度一般落后于境外。而進口藥在境內獲批后,相同靶點適應證的國產創新藥很難再獲得加快審評資格,延緩了審評審批進程,加大了國產創新藥和進口藥境內上市時間差。
孫飄揚指出,一些進口藥在中國獲批上市后,同靶點的首家國產創新藥的研發便會迅速跟進。部分國產創新藥使用國內的臨床數據,顯示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上市后價格顯著降低,能夠提高患者對于藥物的可及性,但這些藥卻未能納入優先審評程序。
對此他表示,國產創新藥正處在重要的轉型期,在這期間需要政策的繼續引導和支持。他建議,酌情加快首家國產創新藥審評審批,以便更早地參與創新藥的國家醫保談判,更好地服務中國患者。
此外他還建議,進口藥在境內批準上市后,同靶點適應癥的首家國產創新藥,符合相關條件的可繼續適用附條件批準政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