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女性排卵時,身體會有這些改變
原創 知妹
排卵,對于正常育齡期女性,是一件如影隨形的事情,別看它是每個月按時報到,但可能你對它卻不了解!不承認?我來考考你!
你在每個月的哪一天排卵?
怎么知道自己有沒有排卵?
排卵時身體有什么變化?
這幾個問題要是答不上來,就乖乖看知妹為你準備的這篇文章吧~

早在胚胎階段,你身體里的卵泡就開始積極備貨啦!
到了青春期,每個女性體內可有30萬卵泡的儲存,它們就齊齊整整地碼在卵巢內,等待使命的降臨。
一個5歲女孩凍存的2mm直徑卵巢皮質片里,
含活卵泡一千多個,
每個亮點就是一個活的卵泡。
▼

然而,并不是每個卵泡都有資格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每個月,卵巢會“招募”十來個卵泡,它們在多種激素的“教導培養”下,接受層層篩選。
最終有一個獲勝的優勢卵泡成為幸運兒,成熟后可排出卵子,完成“出道”。
其余卵泡結束備胎命運,閉鎖退化。

女人一生,也僅有400-500個卵泡能走出去[1]。
排卵這個過程主要是受下丘腦-垂體分泌的激素調控,就像有個幕后大boss在掌控全過程。
凡是影響這些激素分泌的因素,都可能影響卵子排出。
所以如果排卵出了問題,可能問題不都在卵巢上,還得查查激素調控有沒有出問題。

月經正常且規律的女性,排卵一般發生在下次月經來潮前的14天左右。

(點擊查看大圖)
排卵是你身體里的一個重要時刻,當它發生時,自然會和平時有些不一樣,但這種改變又很細微,很多人沒有覺察。
下面這幾種常見改變,看看你能發現幾個
體溫變化
每次排卵后,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女性基礎體溫可升高0.3-0.5℃[1]。
隨著黃體的萎縮,體溫逐漸下降,這種體溫的改變,可以幫你驗證有無排卵,且體溫升高維持的時間長短,還可用來反映黃體的功能。
基礎體溫表
▼

腹部疼痛
這就是大家所說的“排卵痛”,來醫院檢查沒什么問題,但就是有點不舒服。
其實,這是在卵子排出時,突破卵巢表面濾泡致其破裂或表面血管破損,進而使濾泡液或血液刺激腹膜,使女性產生突然的疼痛感,像抽筋一樣。
白帶增多
隨著月經周期的推進,陰道分泌物逐漸增多,呈稀薄乳白色。至排卵期時,白帶逐漸透亮,呈現雞蛋清樣,有些女性陰部會有潮濕感。
性欲變化
部分女性在排卵期會有性欲增強的感覺。有研究表明,排卵前女性的孤獨感和性驅動力都在逐步增加,性行為在這個時期會更活躍[2]。
免疫力下降
排卵后產生的孕激素可能導致體內部分免疫細胞數量下降,且生殖道免疫反應受到抑制。
雖然免疫力下降并不能以感受衡量,但可能在身體虛弱時給疾病可乘之機[3]。

卵子出門也不找我報備,我怎么能知道有沒有排卵呢?
其實,排卵并不是不可預測的,以下幾種方法,都能監測排卵。
1.月經周期推算
排卵一般發生在下次月經來潮前的14天左右,如果女性月經規律,則可以根據周期向前推算。
這種方法雖然不要一分錢,掰掰指頭就算得清,但規律的月經受到太多內外因素的影響,并不是每次都那么準。
2.基礎體溫監測
每天早上睡醒后,什么都不要干,趕緊拿起準備好的溫度計開始測量即可。
排卵期相較于平常,體溫會升高0.3℃-0.5℃。

這件事需要堅持,只有將每天的體溫連點成線,前后對比才能發現輕微的變化。
但基礎體溫不僅受多種因素影響,而且發現體溫升高時可能錯過排卵。
3.排卵試紙
在排卵之前,促黃體生成素(LH)不斷升高,在排卵之前達到峰值,而排卵便發生在峰值后的1-2天內[4]。
使用試紙檢測,需取每天同時間段的清潔中段尿,將試紙浸于其中。
若反應線的顏色與對照線顏色相同,提示48小時內排卵,深于對照線顏色時提示14-28小時內排卵。
通過連續監測,當這種反應由強陽性轉弱的時候,卵子就快要出來了。

為了避免錯過排卵,需要在月經第10天左右便開始測量,當反應顏色逐漸加強時,要測得更勤快些,最好為4小時一次。
所以能否及時測量、樣本是否清潔或被稀釋、觀察顏色變化是否受主觀影響都可能是限制其準確性的原因。
以上幾種方法都不需要去醫院,在家即可實現。如果需要更精確地知道排卵情況,可以去醫院做B超進行排卵監測。
01
在月經周期3-5天,卵巢內可見圓形或橢圓形卵泡,這時直徑在2-7mm;
02
當成長至10mm左右變為優勢卵泡,此后迅速生長;
03
直徑達18-20mm時成為成熟卵泡,預示排卵會在24小時內發生;
04
在排卵后,卵泡也會消失[5]。
月經規律者可從周期10天左右,不規律者可從白帶增多時開始監測,隨著卵泡日益增大縮短監測的間隔[6]。
雖然這個方法準確率是最高的,但經常去醫院并不是一種便捷的選擇。
如果前面的方法一直都沒能監測成功,再嘗試它也不遲。

顧名思義,排卵期出血是指發生在圍排卵期的或月經干凈后7天左右的出血,但出血量不多,會持續1-3天不等,還會伴有輕微腹痛、乳房脹痛等癥狀。
這種異常出血原因是雌激素水平的波動。

排卵期出血對身體有沒有影響,主要取決于出血的多少、持續的時間等,如果癥狀輕微可以不必在意,嚴重時可考慮治療。
治療需要從激素調控著手,根據有無生育要求選擇不同方案,沒有生育要求可以使用雌激素,復方口服避孕藥、雌孕激素序貫治療;
如果有生育要求,就可以使用促排卵藥物氯米芬、來曲唑等治療,從而預防出血的再次發生[7]。

“卵子最重要的職責就在于下一代的繁育,那對于不要小孩的女性,排卵與否是不是就不那么重要了?”
誤 區
這樣的想法大錯特錯,排卵的過程絕不僅僅是卵子的誕生這么簡單,更是內分泌的調節。
不排卵,黃體無法形成,孕激素便不出現,這就會導致子宮內膜被源源不斷的雌激素“喂飽”,必然過度生長,內膜便呈現不同程度的增生性改變。
說的近些,可表現為無排卵性異常子宮出血,即月經紊亂;
如果長期是這種情況,輕者可能僅發生子宮內膜增生,嚴重的還可能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8]!

所以對于不排卵的女性,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及時到醫院診治。
根據引起不排卵的病因進行針對性處理,讓每一個月經周期都有卵子“出道”!
審稿專家
楊書紅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謝幸,孔北華,段濤.婦產科學(第九版)[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2]水淼,胡佩誠.影響女性性欲的主要因素探討[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6,8(02):14-16+27.
[3]蔡東莉,姚曉英.女性生殖道黏膜免疫的激素調節[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5,31(08):1124-1127.
[4]劉偉,王麗巖,鄭殿民.監測排卵方法比較的研究進展[J].內蒙古醫學雜志,2008(02):207-208.
[5]許曉清.B超監測排卵的臨床意義[J].中國婦幼保健,2000(03):53.
[6]章曉梅,武澤.陰道B超在排卵監測中的應用[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8(08):460-462.
[7]張煒.經間期出血的病因與診治[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6,32(12):887-890.
[8]潘萍,楊冬梓.稀發排卵和無排卵的遠期并發癥[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4,6(03):11-15.
內容制作
*騰訊醫典內容團隊出品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