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看病都擠大醫院?晏波委員:分級診療應以提升基層能力為著力點
去年12月是上海的新冠感染高峰,分級診療發揮了巨大作用。但隨著疫情逐步平穩,很多人仍然覺得三甲醫院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信得過。分級診療只能是應急手段嗎?通過醫保支付比例調控等方式,將病人引流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行嗎?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協常委、農工黨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晏波 受訪者供圖
對此,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協常委、農工黨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晏波,在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專訪時表示,分級診療是一個系統而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孤立看待任何一個環節,更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患者選擇去哪里看病,是自由選擇的過程,很難剛性約束。”晏波認為,如果將醫療機構分為底部、腰部和頂部,對應在分級診療的職能分工上,底部需要做實基層的網底功能,腰部要做實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支撐社區功能,頂部要做實疑難重癥救治和醫學科技中心功能。
其稱,基層能力的提升是重中之重。公共衛生、基本醫療、健康管理的網底功能,都有待提升。晏波說:“基層能力的提升,硬件和軟件需要‘兼施’,外圍的政策保障機制也必須跟上。”
比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應該堅持以全科服務為核心,全專聯合為導向。社區招專科醫生很難,招進來以后專業也很難得到發展。解決路徑,應該是從整合醫療服務體系來考慮。從醫療聯合體,尤其是腰部的區域中心醫院、區級醫院的醫生,應該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加強柔性流動。這是人才的賦能。
再比如,一個專科下沉,需要和全科醫生聯合起來,也就是全專聯合,才能支撐社區的基本醫療,解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短時間內人力不足的問題。同樣,三級醫院可以適當放號源。同時三級醫院的糖尿病專家,高血壓專家,腦卒中專家等,可以對社區醫生做全專聯合線上線下的支撐,以期把網底做實,這是專業力量的賦能。
對于此前熱議的通過醫保支付比例等方式,將病人引流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晏波表示贊同。
他認為,這是外圍政策保障很重要的調控手段之一,可以考慮進一步拉開醫保支付的差距,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報銷最多,區級醫院轉診其次,直接去三甲醫院的報銷額最少等。不過,他也強調,分級診療是一個系統體系,不能孤立地看任何一項措施。此外,其認為,不僅僅是醫保支付比例,診療科目、適宜技術、藥品供應、檢驗檢查設備、價格機制、薪酬機制等,都應該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傾斜,這是政策對基層醫院的賦能。
在分級診療的實現路徑上,晏波認為,除了做實社區的網底工作,頂部三級醫院的調控也必須加強,也就是“兩頭都要抓”。
其稱, 分級診療框架下,大醫院的功能定位需要調控。大醫院規模不能擴太大,普通門診也不宜開太多,這不符合它的定位。“大醫院如果規模擴太大,床位太多,普通門診開的量太大,那么必然就虹吸病患前往,且會削減大醫院本應更多承擔的疑難重癥診療和醫學科技研究的功能。政府應該以數據治理為手段,圍繞大醫院的醫、教、研核心指標,對院長以及醫院的運行加強考核和調控。”晏波說道。

周寰 設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