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農工黨中央:建議加強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和隊伍建設

3月6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獲悉,今年全國兩會,農工黨中央將提交《關于加強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和隊伍建設的提案》。
提案介紹,近年來,我國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水平及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長足發展。數據顯示,基層機構衛生人員數量從2012年的343.7萬人增加到2021年的443.2萬人;在基層機構衛生人員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從100.9萬人增加到161.5萬人。
與此同時,基層衛生機構在實踐中也暴露出一些困難與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基層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編制不足問題凸顯。隨著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本醫療、公共衛生等任務加重,基層編制和人員沒有相應增加(農村地區更為突出),呈現出工作量大而醫務人員少的局面。
二是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有待提高。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在服務能力方面存在較多薄弱之處,與居民需求還存在差距。部分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存在面積不足、科室不全、設施設備陳舊等問題,城市地區更是存在房屋面積緊張情況,地區發展不平衡,基層衛生服務機構能力有待提升。
三是農村地區村衛生室管理機制不順暢。農村地區醫療衛生服務問題主要表現為村衛生室服務效率和質量不高、居民信任度不足,其深層次問題是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村衛生室為兩種體制管理,二者在運行機制、政策保障、人員待遇、崗位吸引力及服務效率與質量方面均存在諸多不同。
為此,農工黨中央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是完善基層衛生服務機構人才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編制數量,根據服務人口數量及需求,統籌區域內人員編制資源,科學核定、動態調整編制數量,允許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在編制總額內,采取員額制管理方式補充醫務人員。充分發揮現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人員培訓機構作用,加強全科醫學臨床和基層實踐基地教學能力建設,提高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質量,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向基層和農村傾斜。
二是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根據居民需求設置科室、配置設備,提高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診治能力。有效整合醫療衛生資源,推動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明確功能定位,貫通維護居民健康的全服務鏈。探索建立不同層級醫療機構醫務人員之間流動、定期輪轉、按崗調配的用人機制,盤活衛生系統內部人力資源等。
三是促進鎮村醫療機構一體化管理。參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派出社區衛生服務站模式,逐步將村委會或鄉村醫生個體舉辦的村衛生室轉變為由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派出,形成鄉鎮、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全面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即統一規劃、統一人員管理、統一業務指導、統一藥械配送、統一財務管理、統一考核。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