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防金融欺詐,鄭亞莉委員建議義務教育階段系統地融入金融知識

“提高國民金融素養水平,有利于增加財產性收入、豐富城鄉居民收入渠道,提高風險意識防范金融欺詐,是穩定社會經濟發展、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2023年全國兩會正在召開,全國政協委員、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院長鄭亞莉建議,應進一步提高國民金融素養。
鄭亞莉表示,近年來提升國民金融素養面臨一系列挑戰,如國民金融基礎知識水平較低;金融欺詐和投資失誤時有發生,給金融監管和社會面維權調解帶來較大壓力;金融知識普及的覆蓋面和力度不足,缺乏普惠性金融知識教育等。
鄭亞莉認為,首先應注重頂層設計,加強對公眾金融權益的法律保護力度,擴大對消費者金融活動保護的范圍,加強監管。建議由央行牽頭,各監管部門、行業協會指導,各主體參與,打造全方位、綜合性金融消費者保護平臺,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政策咨詢、糾紛調解、金融文化宣傳等功能為一體,開展綜合服務。
其次,應優化金融服務生態,搭建以金融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為指導、以各類金融機構為主體、以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為支撐的一站式金融消費者服務網絡,匯聚各類金融產品和服務,一站式展示、咨詢和銷售。
第三,應實施教育提升工程,構建金融教育體系。鄭亞莉建議,在義務教育階段通過地方特色課程、第二課堂等形式系統地融入金融知識;在高等教育中以通識課、選修課、專題講座等形式加強金融風險意識教育。同時,擴大金融教育的覆蓋面,積極下沉到基層、社區、農村和邊遠地區;鼓勵行業協會、金融機構、高校聯合設立金融知識培訓機構。此外,注重人才梯度培養,包括數字金融素養等高層次領軍人才、應用型復合型人才,以及面向農村和基層的普惠型人才培養。對金融素養進課堂、進社區、進企業的從業者和志愿者應給予激勵。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