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沙龍報名丨我見青山:中國山水畫的樣式與欣賞

江南文明自這片澤國沃土有人類活動痕跡起便不斷孕育、演化,從“魚米之鄉”到明清兩代的風物習尚,再至當代山環水繞的城市意境,貫穿其間的是歷久彌新的山水精神。江南的景觀是自然與人文的共生,猶如穿梭于長三角河網中的舟船,山水精神即是一代又一代江南人延續下來的人地關系緊密的內核。
“山水舟行遠——江南的景觀”展出期間,吳文化博物館策劃“山水江南”悅讀沙龍,圍繞先秦諸子思想、江南水網、山水畫、江南古鎮、生態城市等主題進行閱讀分享,邀請觀眾和讀者一同回望歷史,關照當下,理解山水精神。
(本系列悅讀沙龍推薦書目請見文末海報,吳文化博物館誠邀您參與閱讀感受分享環節。如有意向參與分享環節,請于活動開始前兩天將讀后感(1000字以內)發送至吳文化博物館郵箱wuzhongmuseum@163.com,如符合要求,工作人員將與您聯系。)
第四場
(線上同步直播)
我見青山:中國山水畫的樣式與欣賞
山水畫是中國獨有的藝術形式,亦是中國古代各時期審美的集中表現。與人物畫、花鳥畫不同,從六朝開始勃興、由山水詩衍生而來的山水畫,天然帶有更加深厚悠遠的文化內涵。契合著不同的時代風尚,山水畫發展出不同的形制、樣式,以及豐富復雜的系統技法,而在形式與內容的頡頏中,其精神內涵不斷地被突顯、強調,最終使之成為了一種集文學、書法、繪畫為一體的特有的藝術形式。山水畫的歷史源遠流長,山水畫的表現手法既抽象又寫實,山水畫的趣味意蘊既微妙又悠深,讀懂山水畫、欣賞山水畫,不但需要一雙能發現美的眼睛,也需要一定相關歷史知識的儲備,讓我們乘著時光之舟一起回眸,仔細看看一座座紙上的青山。
分享嘉賓介紹

孫丹妍
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 副研究員
孫丹妍,1978年生,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史論系碩士研究生。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副研究員。策劃“遺我雙鯉魚———上海博物館藏明代吳門書畫家信札精品展”、程十發美術館“高懷寄古———程十發收藏陳洪綬書畫展”。學術論文有《尤求考》、《趙孟頫山水三段卷考》、《上海博物館藏吳門書畫家信札研究數題》等,參與翻譯何惠鑒著《萬象自心出——中國古書畫研究》。
推薦書目
(您可提前閱讀推薦書目,現場將設置閱讀分享環節)

宋 郭熙:《林泉高致》,中華書局,2010年
時 間
2023年3月10日19:00-20:30
地 點
吳文化博物館二樓咖啡吧
(蘇州市吳中區澹臺街9號)
活動人數
40人
活動細則
1.本場活動限額40人(以單人為單位),采用線上預約的方式,現場出示預約碼進行核驗。
2.根據本活動內容特點,建議10周歲以上的青少年及成人參與。請勿攜帶嬰兒入場。
3.活動開始前,您最晚可以提前5個小時取消活動。活動當天,您可以提前30分鐘開始核驗預約碼,但無法在活動開始15分鐘后,再核驗進場,即遲到15分鐘以上,均視為未如約參加活動。
4.請您注意:如您在半年內累計達3次未履約,預約系統將自動觸發黑名單機制,一年內將無法報名我館的任何活動,請您合理安排出行時間。
報名方式

(識別或掃描小程序進入報名界面)
報名成功后活動開始前5小時不可取消
直播方式
@吳文化博物館 新浪微博
“吳中博物館”嗶哩嗶哩
澎湃新聞APP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