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愛耳日”特供:保護耳朵牢記“四要四不要”
原創 滬小康 滬小康-上海健康科普資源庫

康康,今天是“愛耳日”!提醒我們可要愛護自己的耳朵喲~
沒錯,小小,愛護耳朵從你我做起,快和專家一起學習如何保護耳朵吧!

醫學顧問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耳鼻喉科
謝曉鳳 副主任醫師
今天是“愛耳日”
愛聽音樂、愛用耳機的你,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耳朵嗎?
在門診,常會碰到這樣的患者:天天戴耳機,甚至戴著耳機過夜,于是出現耳鳴、耳悶、眩暈甚至突發性耳聾。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你知道嗎?要聽到聲音,內耳里的毛細胞很重要,記住它們受損的閾值是:連續8小時接觸85分貝。
過大音量、持續時間太長,就會震壞它們,造成不可逆的聽力損傷。
日常生活中,你的“標配”是不是“一部手機+一副耳機”?
但是,如果你習慣在地鐵里聽耳機,地鐵開動時噪音平均為96分貝,當你用美妙音樂蓋過地鐵噪音時,你的耳朵正遭受重創。
如果你喜歡睡前聽音樂,一覺醒來旋律繼續,你知道耳朵有多受傷嗎?長此以往,聽力下降和耳鳴就會“光臨”。
那么,如何保護耳朵呢?
記住“四要四不要”!
“四要”
01
環境要安靜
不要在嘈雜環境下用耳機,如地鐵、KTV、建筑工地等場所。
02
質量要上乘
購買質量好、具有降噪功能的耳機,不會因噪音而提高音樂本身的音量。
03
款式要選擇
最好少用“入耳式”耳機,可選擇“頭戴式”耳機。
04
原則要牢記
遵循“60-60”原則,即聽音樂時音量不超過最大音量的60%,連續時長不超過60分鐘。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四不要”
01
有氧運動時,不要使用耳機,因為此時耳部血供減少,更易受損。
02
過度疲勞、熬夜、醉酒后,不要使用耳機。
03
睡覺時,不要使用耳機。睡前30分鐘的音樂有助安眠,但整夜的聲音刺激只會加重疲勞。
04
已出現聽力下降和耳鳴,不要使用耳機。定期復查聽力。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