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日子敲定,下周全國團員青年都要關注這件政治生活大事
下周,8100多萬全國各族團員青年將迎來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新華社6月23日上午發布消息,經黨中央批準,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下簡稱“共青團十八大”)將于6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目前,大會的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
對于本次大會的具體議程,上述新華社報道透露,共青團十八大將聽取和審查團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的報告,修改團的章程,選舉團的十八屆中央委員會。
新華社報道表示,共青團十八大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是全國各族團員青年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這次大會將進一步動員廣大團員青年,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近期關于共青團十八大的消息近期已密集發布。
例如,6月6日,中青在線公布了共青團十八大1529名代表名單,世界冠軍武大靖、吳敏霞、樊振東,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蘇明娟等知名人士均獲入選。
6月20日,共青團十八大官方網站(http://news.youth.cn/zt/t18/)正式上線,網站由中國青年網承建。網站開設“大會要聞”“新聞中心”“精彩視頻”“團代會時刻”“團代表之聲”“高清組圖”“團代會圖解”“互 動活動”等多個欄目。
而作為共青團中央機關報,《中國青年報》從6月5日起開設“新時代的共青團”專欄,回顧近年來共青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跟著黨帶領青年建功立業、促進青年成長發展的新成效,展示共青團十八大代表等優秀團員青年的時代風采。
從專欄開設以來,陸續刊文綜述共青團十七大以來所取得成就,從這些干貨滿滿的文字中,可以窺見共青團改革的未來方向。
例如,針對共青團在青少年權益維護方面的作用,6月15日,專欄刊文《讓青少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五年來共青團維護青少年權益工作綜述》。文章透露,2013年以來,團中央與全國律師協會未保委合作,在17個城市推進青少年法律服務中心建設試點,通過各級律協的公益律師承辦青少年權益侵害個案,幫助青少年及時獲得來自身邊的法律服務。
針對共青團在新興領域青年工作中的影響,6月19日,專欄刊文《共青團的伙伴們——五年來共青團新興領域青年工作綜述》。文章指出,近年來,各級團組織緊緊抓住共青團改革契機,通過組織孵化、骨干培訓以及主題沙龍、青年風尚節、青年社會組織招賢令等活動,直接聯系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青年社會組織近4萬個,共青團的“朋友圈”不斷擴展。
針對共青團在網絡新媒體領域的努力,同樣在6月19日,專欄刊文《打造“網上共青團”——五年來共青團網絡新媒體工作綜述》。文章表示,“大力實施網上共青團工程,形成‘互聯網+共青團’格局,實現團網深度融合、團青充分互動、線上線下一體運行”……這是《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的任務部署,指導著全團銳意進取、砥礪前行。
文章認為,青年在哪里,團的建設和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共青團深刻認識到,當絕大多數青年都在刷著微博、聊著微信、玩著抖音時,要加強對青年群體的覆蓋和引領,就必須瞄準網絡空間,著力開拓新平臺新陣地。
針對共青團在加強團員和干部隊伍建設方面的改革內容,6月20日,專欄刊文《嚴出戰斗力 嚴出新形象——五年來共青團加強團員和團干部隊伍建設綜述》。文章指出,近年來,全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團的根本任務、政治責任、工作主線,聚焦解決突出問題,推出系列改革舉措,全面從嚴鍛造團員、團干部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群團干部要大部分工作時間與群眾在一起,知群眾、懂群眾、愛群眾,團干部要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當代青年流動頻繁、從業廣泛、需求多樣,如果不懂青年所需,離基層遠、離青年遠,開展團的工作將舉步維艱,時代的變遷倒逼團干部先要拿出實招。
文章表示,近年來,團中央制定出臺了推動團干部走進青年的一系列制度,推動團干部切實到基層一線去、到青年中去、到互聯網上去,用群眾工作的方式組織青年、服務青年、引導青年,打出了包括團干部常態化下沉基層“8+4”、向基層服務對象報到“4+1”、團干部直接聯系青年“1+100”、“走進青年、轉變作風、改進工作”大宣傳大調研及定期開放團的領導機關的組合拳。
團干部常態化、制度化地走出機關“高樓大院”,不僅轉變了工作作風,更走出了群眾觀點,群眾意識,走出了與普通青年的感情,密切了團青關系,提高了在實踐中做好新時代黨的青年群眾工作的本領。
除此以外,文章還表示,入團名額縮減、入團要求提高,這正是共青團改革中團員隊伍建設的方向。
2016年起,發展團員要制訂年度計劃,實行編號制度,在全團采取逐級分配發展團員名額的方式調控總量,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將初、高中階段畢業班的團青比例分別控制在30%、60%以內。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截至2018年5月,全國初中畢業班團學比已降至30%以下。
另外,團中央明確提出,要改進團員發展和教育管理,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把綜合素質作為重要考察內容,著重看發展對象是否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是否在學習、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