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3歲女童因腫瘤切除全部小腸,爸爸切腸救女2.2米小腸被成功移植
“媽媽,我是不是馬上可以吃好吃的了?”3月1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監護室里,來自浙江紹興的3歲女孩妮妮(化名)奶聲奶氣地問媽媽。
因全部小腸被切除,妮妮已經快半年沒有吃過食物,只能靠輸營養液維系生命。2月22日,妮妮爸爸的2.2米小腸成功移植到女兒體內,很快,妮妮就可以重新吃到好吃的。“為救女兒,天經地義。”這位年輕的爸爸說。

妮妮的小腸移植術進行過程中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3日從浙大一院了解到,小腸移植是大器官移植中成功率最低的類型,特別是活體小腸移植難度極高,在該院國際著名小腸移植專家吳國生教授團隊的努力下,妮妮父女手術非常成功,預計不久后就能平安出院。
去年7月,妮妮腹部被發現有惡性腫瘤——奶奶無意中摸到她肚子上有個鼓包,摸上去硬硬的,到醫院一檢查,發現腹部長了一個直徑22厘米、足球大小的神經源性腫瘤。為根治這顆碩大無比的惡性腫瘤,妮妮全家籌錢,在外院先后經歷三次開腹手術,手術殃及供應小腸的大血管和膽管,最終全部發黑、壞死。為了保命,妮妮被切除了全部小腸、部分大腸和膽管。
全部小腸被切除,意味著無法從食物中吸收營養,妮妮只能靠輸液維系生命。2022年12月,妮妮全家慕名到浙大一院小腸移植中心,祈求讓孩子重獲新生。經詳細檢查,具有豐富小腸移植經驗的吳國生教授提出親體小腸移植的建議,可以讓排異反應發生率降低,還更有利于手術成功和日后恢復。
“只要能治好孩子,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可以?!蹦菽菁胰朔浅远?。經配型,爸爸和奶奶都配型成功,都可以將小腸移植給孩子?!拔夷贻p身體好,我來。醫生,我能多切一點給女兒嗎?”最終,30歲的爸爸說服了家人,由他捐腸。
2月22日,手術開始。爸爸的2.2米小腸被切下,在高倍外科顯微鏡的幫助下,醫生用肉眼幾乎看不到的超細縫線,將妮妮和她父親的腸道血管融合成一個整體。30多位醫務人員經過長達5小時的共同努力,移植手術成功。
麻藥散去,妮妮爸爸第一時間詢問女兒情況,得知手術成功,他很激動:“太好了,手術前我們一家困在死胡同里,現在感覺風雨已經過去,快要出彩虹了!”
澎湃新聞從浙大一院了解到,妮妮術后恢復情況良好,馬上可以從監護室轉入普通病房,預計不久后就能出院。妮妮是該院自2019年10月至今進行的第100臺小腸移植領域手術?!疤魬鸶呔狻撛觳豢赡?,盡一切努力救回患者”——在我國著名器官移植專家、浙大一院黨委書記梁廷波教授的帶領下,該院小腸移植中心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包括多米諾原位輔助肝聯合小腸移植術、“劈離式”小腸移植術、世界上年齡最大的活體小腸移植供者手術,以及亞洲首例腹壁聯合小腸移植術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