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PAC上市熱潮涼了,至少八家公司破產,散戶九成投資打水漂
據彭博社報道,疫情期間熱火朝天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如今只剩了一地雞毛,
高科技傳感器和軟件制造商Quanergy Systems 從上市到申請破產,只用了10個月的時間。3D打印公司Fast Radius只用了9個月。在線零售初創公司Enjoy Technology在申請破產保護前,僅持續了八個半月。

Photo by Mathieu Stern on Unsplash
這些公司的共同之處在于他們進入市場的方式——都沒有通過傳統的首次公開發行(IPO)出售股票,而是與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合并。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是一個公開交易的套殼公司,除了尋求與另一家公司合并,然后套殼上市之外,沒有其他業務。這種交易是新冠疫情時期華爾街的一種流行方式,但現在越來越多以這種方式上市的企業都破產了,這凸顯出套殼上市的投機性有多強。
2月20日,互聯網服務提供商Starry Group Holdings成為最新一家尋求債權人保護的公司,自2022年6月以來,破產的SPAC公司的數量至少達到了8家。
這一趨勢可能才剛剛開始。彭博社匯編的數據顯示,有近100家以這種方式上市的公司,手頭沒有足夠的資金來維持到明年之前的支出。其中有73家公司的股價低于每股1美元,有可能從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等主要交易所退市。
由于大多數SPAC公司在合并前的基準股價為10美元,因此低于1美元的股價也意味著,因預期交易而買入空殼公司并一直持有的投資者,至少損失了90%。
專注于債務的投資公司Arena Investors LP的聯合創始人丹·茨溫(Dan Zwirn)表示:“價值破壞是驚人的。”在茨溫看來,陷入困境的SPAC公司通常有兩種類型:完全投機的企業,或價值被嚴重高估的合理企業。
他表示,前者將破產或悄悄關閉,而后者可以低價出售。根據彭博社匯編的數據,迄今為止,至少有12家與SPAC合并的公司,同意以低于上市時的價格收購。
盡管SPAC這種上市方式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但它們是在2020-21年的交易熱潮中起飛,這也推動了加密貨幣和網紅股票的發展。這些空殼公司有時被稱為空白支票公司,它們沒有任何業務,只是通過上市籌集資金,并在特定的時間內收購另一家公司。
人們普遍認為,SPAC是一種更快、更簡單的,可以讓尖端公司上市的方式,這樣能避開傳統IPO面臨的一些法律和監管障礙。(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目前正在考慮對SPAC制定更嚴格的規定。)

贊助人可以通過SPAC賺大錢,因為如果能達成交易,他們就能獲得新上市公司的大量股票。與此同時,早期投資者(通常是對沖基金和其他機構)在一段時間內獲得了不錯的安全回報。這是因為在公司合并前,每股10美元的SPAC股票可以被贖回,而利息通常在1.5%左右。
還有一個好處:如果事情進展順利,持有人有權以便宜的價格購買更多的股票,這就是認股權證。
但對沖基金獲得的低風險交易,并不是吸引散戶投資者購買SPAC公司的原因。被收購的公司,通常對收入和利潤增長做出高度樂觀的預測。為了盡早參與一些熱門的新業務,散戶在預期的合并前或合并后買進SPAC的股票,有時甚至出價遠高于10美元。SPAC與虧損的電動汽車初創公司、早期藥物開發商以及其他許多承諾改變世界的公司合并,并將其上市。
有時,如果散戶投資者做得好,這種方式也會奏效:一家名為鉆石鷹收購公司(Diamond Eagle Acquisition Corp.)在2020年初與在線體育博彩公司DraftKings 合并之前,股價曾突破17美元。隨后,公司更名為DraftKings,并在第二年飆升至74美元的峰值。(目前這家公司的股價約為19美元。)
隨著炒作的升溫,越來越多的資金涌入了這里。著名的基金經理、前政治家和名人排隊買入新的空白支票。在2020年和2021年期間,超過850家SPAC籌集了大約2450億美元用于尋找交易。
新上市的公司質量很快就下降了。贊助人選擇了更具投機性的收購,或者根本難以找到有價值的交易。然后就是加息和2022年的熊市。
如今,絕大多數因SPAC收購而成立的上市公司(在華爾街有時被稱為去SPAC化的公司)的股價遠低于10美元大關,而且還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實現盈利。
佐治亞大學法學教授烏沙·羅德里格斯(Usha Rodrigues)是SPAC領域的頂尖學術專家之一,他表示:“去SPAC化公司的很多問題在于,它們都是相對早期的資本密集型公司,總體而言風險更高。實際上準備好上市的有活力的私營企業遠沒有那么多。”
許多公司都受到了贖回潮的影響。當SPAC的投資者不喜歡即將到來的合并,或者只是希望收回自己的資金時,他們可以在交易完成之前贖回自己的股票。
彭博社匯編的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年,SPAC平均有超過80%的股票被兌現。相比之下,2021年初的比率只有個位數。這些贖回意味著,公司從收購交易中籌集的現金大量減少了。
以Starry Group為例,公司去年3月與FirstMark Horizon Acquisition Corp.合并時,希望籌集到多達4.5億美元的資金,前提是SPAC的投資者都沒有收回投資。但FirstMark的股東在批準合并時,選擇將他們所持SPAC股份的90%以上套現。
法庭文件顯示,盡管其他投資者也投入了資金,但這些贖回將Starry Group的資金減少到略高于1.55億美元。這家公司上市交易了約11個月,現在已經計劃將自己出售,以擺脫破產,或用新股償還債權人。
為私營企業提供二級交易服務的Rainmaker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格雷格·馬丁在談到SPAC時表示:“這只是一個警世故事,當一件事好得令人難以置信時,它就很難是真的。當你看到一些公司從SPAC贊助人那里得到的估值時,很明顯,這個估值是不可持續的。”
原標題:《SPAC上市熱潮涼了,至少八家公司破產,散戶九成投資打水漂》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