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和上野千鶴子學提問
多年的采訪使我越來越堅信——“無論家人在或不在身邊,都想要待在家里”是老人的夙愿。
那么,在自己獨居的住處,到了需要護理的時候,就直接在住處接受護理,臨終之時就那樣在住處離世……是否可行呢?這些想法成為本書創作的契機。
今后,獨居者應該會越來越多吧。不僅存在像我這樣的“敗犬族”,還存在子女住得太遠的獨居者,以及因超老齡化、子女先于父母離世的獨居者。
歷來,晚年的幸福是和家人共處,在兒孫的環繞下辭世,這是最為理想的。
人們認為沒有孩子的晚年是最為悲慘的,因為那些獨居者最后的時日不是在養老院就是在醫院度過。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在家離世是有家人陪伴的人的特權,對于獨居者而言,這種希望卻十分渺茫。
盡管如此,在家辭世現在也已漸成獨居者可選之項。我將此稱作“一個人在家告別人生”。
即便環繞在獨居者身邊的人與其沒有血緣關系,但得到了他們的援助,就不可謂之孤獨,故不能稱其為“孤獨死”。因為臨終時已經不需要護理人,所以也不是“在家臨終護理”。像一直獨居生活那樣,在獨居生活的住處離開人世。如果有人覺得這樣也可以,那么在家辭世這一選項也未嘗不可。
我見到很多援助老人獨自在家離世的現場的實踐者,他們的工作給了我很大的勇氣。其中一人便是日本居家臨終關懷協會會長——小笠原文雄先生。我和先生一起,通過探訪癌癥晚期或高齡人士的居家醫療現場,取得了“若如此行事,就能實現一個人居家告別人生”的成果。
以前認為不可能的事如今變得有可能實現,是因為一些開拓者令這些史無前例的事成為可能。
這本《一個人可以在家告別人生嗎?》提供的智慧和方法,是從徹底學習小笠原先生的臨床經驗中得來的。
我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刨根問底式的詢問:
如何實現一個人在家離世?
需要怎樣的條件?
在患有癌癥、衰老、認知癥的情況下該怎么辦?
如何處理與家人的關系?
要有多少存款才可以……
小笠原先生也知無不盡,將自己的技能和經驗傳授給了我們。
請大家也一起通過本書學習相關知識吧。
如此便可在自己的人生歷程中加入“一個人也可以在家告別人生”的選項了。
——上野千鶴子 《一個人可以在家告別人生嗎?》序言

正如上野千鶴子老師說的那樣,在這本書中,她作為一名即將面對并且希望面對“一個人在家告別人生”的老年獨居者,她替同樣有這種想法的人,問出了大家的疑惑和困擾。
而日本居家臨終關懷協會會長小笠原文雄醫生,也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給出了他的答案。
下面我們節選了9個問答,面對這些問題,你的看法又是怎樣的呢?
一個人可以在家告別人生嗎?打破常規思維,人生晚年或許有更多可能。









原標題:《和上野千鶴子學提問》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