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力與路徑:推進兩大制度設計在商業航天中實踐的思考
通過混合所有制模式建構并完善新型舉國體制的動力機制,是我國商業航天發展政治邏輯、經濟邏輯、科技邏輯的統一,也是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市場開拓以及體制變革的可行路徑,更是兩種制度設計在商業航天領域融合互補,發揮其最大價值的現實選擇之一。
動力與路徑:推進兩大制度設計在商業航天中實踐的思考
混合所有制模式:新型舉國體制在商業航天發展中的邏輯演進和實踐路徑(之三)
作者:《衛星與網絡》雜志原總編劉雨菲
正如我們前面所討論的,新型舉國體制和混合所有制模式,作為我國當前推動科技和經濟發展的基本制度設計,對商業航天的發展同樣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和現實價值。但是,任何制度設計,如果缺乏動力機制和可行路徑,都難以在實踐中獲得切實推進并獲得良好效果。
當然,對于商業航天而言,無論是新型舉國體制還是混合所有制模式,都是具有探索性的嶄新課題。如何將這兩種制度設計融合于商業航天發展的實踐中,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動力和路徑的問題。
在普遍意義上,新型舉國體制可概括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資源與關系模式,即既要發揮市場機制在技術創新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又要發揮政府計劃在技術創新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只有處理好政府與市場共同作用下政產學研等多元利益主體之間的關系,才能發揮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市場機制的競爭優勢、多元主體利益統一的協同優勢和長期目標指向的戰略優勢。
與此同時,技術創新中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包括技術創新的可行性嘗試,技術創新的前景判斷,技術創新的市場價值實現,技術創新的社會融入度等等,共同構成了技術創新中資源與資本投入的風險。
因此,新型舉國體制的動力機制必然包括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的目標導向機制,多元參與主體的利益驅動機制,技術創新風險的補償機制,管理者及骨干人才的激勵機制。
就商業航天而言,新型舉國體制的動力機制依然適用。要在商業航天領域推進新型舉國體制,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動力機制。具體包括:
一,將商業航天相關產學研資源——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及產業資本等主體納入國家統籌引導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選擇范圍。國家給予明確的目標導向,并配套相應的扶持政策,以及公平的競爭環境,以調動最活躍的創新和市場要素,加快實現技術和產業兩個層面的跨越式進步和突破性發展。當前的芯片產業正是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其目的在于發揮技術創新體制中的計劃優勢,集中全國技術創新資源進行技術攻關,破解技術創新中“卡脖子”及打壓“脫鉤”難題,從而實現新技術創新的“趕超”。
二,明確商業航天產業各個參與主體的利益訴求,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平衡利益分歧,達成各利益主體的帕累托最優和效率最大化。
例如:在商業航天發展中,同為政府主體,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訴求就有所差別,中央政府更傾向于投入長期效應科研項目,地方政府則更傾向于投入短期內發揮作用的即時技術創新和具有科技、產業牽引帶動效應的項目。
三,要極其重視推動商業航天技術創新成果的市場化、產業化,彌補技術創新的成本和風險,形成技術創新的良性循環和補償機制。
四,要在商業航天領域建立合理的創新激勵機制。創新激勵是影響技術創新的主要因素,如果技術創新的人才和企業得不到激勵,技術創新就缺少動力,可持續技術創新將無法維持。
通過對新型舉國體制動力機制的分析,可以看到,混合所有制模式正是構建這一動力機制的一個重要方法和可行路徑。
混合所有制以產權為核心,通過企業治理結構、經營機制、監管制度的系統性變革,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達成協調統一,實現政府有效監管、企業持續發展、社會資本認可的合作共贏。同時通過員工持股等激勵機制,激發企業活力。
目前,我國商業航天領域的混合所有制模式的構建有兩個途徑。
一是通過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達成。例如航天科工集團下屬航天科工火箭公司已經展開戰略投資者引入、員工持股等資本運作,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走在前面。其所研制的“快舟”系列商業火箭采用了國際首創的星箭一體化技術,在國內首次采用柵格舵控制技術,是中國首個具有快速集成、快速入軌能力的小型固體運載火箭,創造了中國航天發射的最快紀錄,初步形成了中國亟需的空間快速響應能力,增強了我國商業火箭的市場競爭力。
二是通過創建混合所有制企業實現。例如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持股約30%的中科宇航,通過創新項目牽引,社會化融資、地方政府合作等方式,搭建了混合所有制模式,面向商業發射市場需求,充分調動團隊、地方政府、戰略投資方的積極性,三年時間就快速完成了力箭一號運載火箭研制工作,在火箭技術創新、研制效率、成本管控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同時,在廣州南沙采用地方政府“代征代建”方式建設中科空天飛行科技產業化基地,建成后有望成為國內首個全產業鏈商業航天產業基地。
從當前商業航天領域的混合所有制實踐來看,與新型舉國體制在目標和手段上都具有相當強的一致性和同構性。就此而言,通過混合所有制模式建構并完善新型舉國體制的動力機制,是我國商業航天發展政治邏輯、經濟邏輯、科技邏輯的統一,也是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市場開拓以及體制變革的可行路徑,更是兩種制度設計在商業航天領域融合互補,發揮其最大價值的現實選擇之一。
>End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