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望道》:“望道者們”的覺醒年代
由上影擔任第一出品方、講述《共產黨宣言》的中文首譯者陳望道一生的電影《望道》,日前宣布定檔3月24日。2月23日,《望道》在上海舉行媒體超前觀影活動。
歷經三年打磨,《望道》有著超強國民度的“金色班底”。導演侯詠曾獲金雞獎最佳攝影,主演劉燁、胡軍、文詠珊都曾獲得或提名“華語電影三金”。吳曉亮、奚美娟特別出演。其中,劉燁和胡軍是相隔二十年的再合作,演繹陳望道和陳獨秀這對信仰上的摯友在革命路途上的故事。
影片以1920年為起點,講述了《共產黨宣言》的中文首譯者陳望道歷經動蕩變革、始終如其名“望道”一般“追望救國救民之真理大道”的一生,同時也刻畫了百年前堅定理想與信仰的有志青年群像。

劉燁 飾 陳望道
講好陳望道的一生,“讓更多觀眾了解他”
觀影會現場,侯詠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與大家分享創作背后的故事。
與許多觀眾相似,在電影項目啟動之前,“陳望道”這個名字對于侯詠而言是陌生的。“坦白來講,在拍這個電影之前,我只是知道有‘陳望道’這個人。”在一番了解過后,陳望道充滿傳奇的一生打動了侯詠,他決心要講好這個“望道”故事。
提起陳望道,眾多的目光都會聚焦于他翻譯的《共產黨宣言》首個中譯本。此舉不僅是他一生中最光輝的一筆,也是中共黨史乃至整個中國近代歷史進程上的重要事件。影片以大量的細節描繪了這一史實:為了尋找既精通外語又擅于白話文的譯者,陳獨秀和《星期評論》編輯部上演了“啼笑皆非”的“招聘現場”;《共產黨宣言》那句耳熟能詳的第一句“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游蕩”,陳望道考慮到其戰斗檄文的作用,翻成“有一個怪物在歐洲徘徊著,這怪物就是共產主義”;陳望道為了尋找Bourgeois和Proletarians準確的中文表達,揉成團的廢紙堆滿了屋子地板,他最終在練武術時靈光一閃,推翻了日文版的“紳士、平民”以及普通的“富人、窮人”的譯法,提出了最符合共產主義內涵的“有產者、無產者”;封面書名錯印成“共黨產宣言”的那1000本第一版中譯本;以及著名的誤把墨汁當糖水吃、“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

導演侯詠與現場連線
在觀影會現場,侯詠特意強調影片的英文名是“manifesto(宣言)”:“我希望觀眾們看后不僅了解《共產黨宣言》的故事,也能對宣言的本文略知一二。”
影片并非僅駐足于《共產黨宣言》首個中譯本這一事件,而是跟隨中國近代革命的浪潮,繼續講述陳望道的經歷:從躊躇滿志接手《新青年》、斗志昂然組織工人運動、到曾經并肩作戰的同伴相繼離去、四·一二事件后崩潰大哭、為重建重慶北碚的“復旦新聞館”上街籌款、過度辛勞憂愁而重病在床……影視作品中第一次出現這樣一個執著的、率真的、有著“人味兒”的陳望道。
而電影名“望道”所指的,不僅是陳望道,還有那群“望道們”。影片中先后出現的陳獨秀、施存統、戴季陶、李漢俊、宣中華、蔡慕暉、林茵、楊阿龍等,他們后來有的分道揚鑣、有的迷途知返、有的歸隱西山、有的命獻革命、有的傳志于后代、有的陪伴了陳望道一生。這條人物鏈的加入豐富了陳望道的人物情感糾葛,也刻畫出那個動蕩年代革命之熱血艱難與命運之反復無常。其中,國民黨右派戴季陶的雙面人生與陳獨秀的晚年形象讓觀眾不禁感慨、唏噓。

胡軍 飾 陳獨秀
穿越百年的對話,上影攜初心繼續前行
《望道》不僅講述了信仰萌發、堅守真理的故事,還敘說了信仰是如何傳承、發揚光大的。影片中,《共產黨宣言》首譯版印刷工、工人運動領導者楊阿龍在敵人的嚴刑利誘下,仍選擇堅守信仰,做“不令孩子蒙羞的父親”,未見剛出生的兒子一面,就血灑刑場。十七年后,他的兒子楊逢林考入“復旦新聞館”,師從陳望道,做“黑夜的追光者,真相的報道者,真理的捍衛者”。影片結尾處,當他將陳望道當年送給楊阿龍的《共產黨宣言》反贈陳望道、他的母親林茵成為上海解放軍擁抱上街迎接的陳望道時,紅色血脈的傳承終現燦爛光華。

董暢 飾 楊阿龍
而這種力量和信仰也將通過《望道》傳遞給當下的觀眾們。正如陳望道的飾演者劉燁所言:“回到100年前,這些人在為國家為理想奮斗時,都是青年人,相當于如今的90后、00后,所以他們也可以給我們當下很多啟示。在任何時候,面對任何境遇,我們都要堅持信仰,不畏困難,才能實現我們的理想。”
“100年前,陳望道同志翻譯了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為引導大批有志之士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興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2020年6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愿服務隊的回信中說道,并在信中提到“心有所信,方能行遠”。《望道》便是以此為出發點,希冀在大銀幕開啟一場激勵當代青年的“穿越百年的對話”。目前,影片已列入上海市委四史教育學習方案、上海市重點文藝創作項目的名錄,也是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影集團”)“十四五”精品內容的重點項目。
上影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王健兒在觀影會上表示:“電影正在復蘇,上影也正在全速推進精品內容戰略。《望道》是今年上影大銀幕的開場大戲,今年以及今后上影都將‘好戲連臺’。”他透露,上影“新人新作計劃”的首批三部電影《逍遙游》《同學好》和《好愿在人間》都已完成拍攝,改編自上海作家金宇澄的同名長篇小說、攜手導演王家衛打造的劇集《繁花》也已進入后期制作。
此外,上影今后三年還將在大銀幕上推出一系列重點作品:電影《密檔》依托“密檔保管員”保護中共中央早期的最高密級檔案“中央文庫”的史實,將以懸念迭起的驚險故事,書寫我黨地下戰線的堅韌、智慧和犧牲精神;《千里江山圖》改編自獲得“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的同名小說,將展現“上海的紅色底色、展現時代亮色、凸顯海派特色”;電影《八月城事》將通過一個浪漫故事折射出上海這座城市無與倫比的人文風貌與城市品格;以及兩部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佳片,經典IP動畫電影《新雪孩子》和“中國動畫學派”繼承之作、水墨動畫長片《斑羚飛渡》。
王健兒說:“上影打造了無數深受觀眾喜愛的影視作品,為人民創作,永遠是上影的根本初心。冬去春來,我們相信,2023年的上影故事會充滿熱血與希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