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關于性、婚姻、職場、家庭,上野千鶴子這樣回答
上周,一條采訪上野千鶴子的視頻在網絡上廣受熱議,再次引發了大家關于:
一個女性主義者在生活中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她遇到生活中的雞毛蒜皮時應該如何處理?
女性主義者如何思考工作、家庭、情感中的日常杯葛?
等問題的討論。其實,早在2008年,日本就有大量讀者給上野千鶴子寫信傾訴煩惱,尋求解答,這些煩惱包括但不限于:
不體貼的老公、不想工作的老公、愛看黃色圖片的上司、職場PUA、原生家庭的煩惱、控制與反控制間角力的親子關系、婚外情、如何愛自己……
對于這些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問題,上野千鶴子從女性主義者的角度給出了各種切身的建議。這些問答最后集結成書,就有了《上野千鶴子的私房談話:像女性主義者那樣解決問題》。

《上野千鶴子的私房談話
——像女性主義者那樣解決問題》
著者:[日]上野千鶴子
譯者:安素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下半身的私房話題
女性主義者、社會學家、《厭女》作者上野千鶴子從2008年開始,就在日本的頂級大報《朝日新聞》的“煩惱樹洞”欄目擔任讀者來信的回信人。讀者寫信傾訴自己的煩惱,上野千鶴子則從女性主義者的角度給出各種切身的建議。這些問答最后集結成書,就有了《上野千鶴子的私房談話:像女性主義者那樣解決問題》。
在這本書中,女性沖破羞恥,大聲說出,上野千鶴子快刀斬亂麻,爽快犀利。她戲稱自己對“下半身問題”最擅長,大家都認為她是飽嘗了人生百味的熟女。上野千鶴子說人有上半身、下半身才算完整,而人生的煩惱大多來自下半身。在日本,這種讀者來信欄目已然成為一種傳統。日本最老牌的情感咨詢欄目,讀賣新聞的“人生案內”,從1914年開始,持續了一個世紀,咨詢內容、回信人人選、回信的方式,都成為了研究世情變遷的資料。“能在大報紙的專欄里公然談論這些問題,說明時代進步了。”
上野千鶴子在回答這些問題時也為自己定下了原則:“就算不能幫上忙,也絕對不要傷害咨詢人。
她也非常享受這個過程。“實際上,不知何時起,這件工作讓我樂此不彼。能窺探別人的人生,真是有意思。還能介入別人的人生,那就更有意思了。本來算是多管閑事,但如果對方本人要求介入那就大搖大擺地回答了。”
“窺探”“多管閑事”畢竟只是上野的玩笑話。《朝日新聞》發行量高達800萬份,讀者來信中,煩惱五花八門:不體貼的老公、不想工作的老公、愛看黃色圖片的上司、職場PUA、原生家庭的煩惱、控制與反控制間角力的親子關系、婚外情、如何愛自己……這都是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問題,令人如同看到另一個自己,感同身受。來信中,提問者匿名,因此得以沖破羞恥感,將人性深處不登大雅之堂的苦痛暴露出來。
而上野千鶴子的回答,也不負眾望,機智幽默,開放豁達又不乏溫情。她既能一針見血地指出提問者認知上的困境,令提問者認清自己的本心,又能巧妙地引導提問者,讓提問者自己換一個角度,嘗試以全新的格局來看問題,摸索走出困境的道路。
大聲說出
上野千鶴子現任NPO法人Women’s Action Network(WAN)理事長,這個NPO組織日常活動之一就是鼓勵女性說出自己的苦惱和不滿。這是連結女性力量的重要一環。在傳統的男權社會,許多女性的困擾被視為“身為女人必須承擔的命運”,從而掩蓋了社會結構的不公平。從為女性特有的苦惱正名開始,女性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才浮出冰面。上野千鶴子在“煩惱樹洞”的讀者問答,可以說是一場大型的紙面上“性別救助”。
女權主義部分地是通過事物命名來推進。性別主義、厭女癥、男性沙文主義,這些詞在1960年代以后才出現。“性騷擾”這個詞最先出現于1970年代,1990年代才開始獲得廣泛傳播。
近半世紀來女性主義的發展,都是靠“大聲說出”推動的。因為在一個長期由男性話語掌控的社會,女性首先需要靠大聲反駁來劃定權力的界限。近年來盛世浩大的“me too”運動,同樣借助網絡上廣泛傳播獲得力量。“大聲說出”,是女性主義運動的一個重要斗爭策略。
這本《上野千鶴子的私房談話:像女性主義者那樣解決問題》就是上野千鶴子將女性主義運用于大眾媒體的產物。在采訪中,上野千鶴子直言,東京大學決定讓她在入學典禮上演講,或許就考慮到了她將會帶來的言論的力量。這符合她一貫的策略。她一貫主張:憤怒要說出才有力量。作為暢銷書作家,她獲得了很多在報紙、電視等大眾媒體上發言的機會,而她也非常善于用這些機會來宣揚自己的觀點,這是她為女性主義爭取機會的策略,事實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上野千鶴子曾說:“我認為女性主義除了追求與男性的平等,更是追求自由的思想。”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一個了解人性、接納人性,卻堅持自己信念,絲毫不會妥協、讓渡自己自由的女性主義者上野千鶴子。
如何享受人生“醍醐味”
一個女性主義者在生活中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她遇到生活中的雞毛蒜皮時應該如何處理?女性主義者如何思考工作、家庭、情感中的日常杯葛?上野千鶴子在這本書中展示了一個活生生的女性主義者:她怎么生活,怎么解決問題。
比如,提問者來信傾訴無法從父母的精神虐待中走出來,上野千鶴子回答:虐待孩子的父母沒有自覺,孩子不管怎么責備他們也不會反省,跟父母算賬是浪費時間,還會傷得更深。不如找人傾訴。有過悲慘的經歷,不要逃走,要轉過身來面對,走出那段經歷。
丈夫不想工作怎么辦?上野千鶴子回答:你對他的期待是什么呢?如果他更適合育兒,把孩子扔給他也無妨。育兒也做不好,那就只能承認自己的眼光不行,爛蘋果咬一口就知道了。
工作上遭遇職場PUA,上野千鶴子教提問者采用迂回戰術,去找上司的上司,站在公司的立場,旁敲側擊指出問題。
討厭生養自己的母親不正常嗎?上野千鶴子說,親子關系是不對等的,如果真的喜歡不上自己的母親,也不用勉強,形成良性互動、不互相煎熬的親子關系。
不結婚可以嗎?30歲如果不準備結婚,就要考慮人生規劃了。好好工作,好好交年金,貸款買一個自己的小房子,珍惜同性朋友,給單身生活做好保障”“孤獨讓人生更有深度”。
……
在這些回答中,上野千鶴子展示了一個自立、健全的現代女性應該如何處理自己身邊的各種關系:把自己的他人都當成獨立的個體,不過度索求,也不盲目給予,完善和豐滿自我,在此之上理清與他人的關系,充分享受人生的“醍醐味”。
相信這本書也將給處于相似煩惱中的你帶來全新的啟示,也希望這本書成為更多人的女性主義啟蒙書。

原標題:《關于性、婚姻、職場、家庭,上野千鶴子這樣回答》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