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臺上是新聞“名嘴”,臺下是公益達人
【人物小傳】
臧熹,1981年3月出生,遼寧本溪人。上海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主持人。他是電視新聞制作全能型人才,曾多次榮獲中國新聞獎、中國廣播電視大獎、曾獲評全國十佳電視主持新星(提名)、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等榮譽。
在臺上,他先后主持《新聞透視》、《上海早晨》、《午間新聞》、《新聞夜線》、《媒體大搜索》等節目,以嚴謹、專業的態度對待每場直播。在臺下,他是志愿者、公益達人、政協委員,關注弱勢群體。
臧熹參加工作的15年正是改革開放后的中國飛速發展的一個階段。他不僅記錄傳播時代的變遷,更成為公眾與政府的橋梁,擔起了公眾人物的社會責任。

轉眼間,成為新聞媒體人已有15載。
2002年底我來到SMG實習,做的第一檔新聞是《午間新聞》,至今留下的印象就是緊張,下了臺一摸后背上都是汗,雖然學這個專業,但是真正第一次去做一個直播節目,面對幾十萬觀眾,那還是第一次。2005年開始正式走上了主持人崗位。

從入職到現在有15年了,這15年正是改革開放后中國飛速發展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過程中,給我們新聞工作者也提供了更多的機會。2010年,我開始參與中國航天事業的報道。2011年,我參與了天宮一號、神舟八號飛船的系列報道;2012年,神舟九號飛船發射升空;2013年,神舟十號飛船發射升空;2016年,天宮二號、神舟十一號特別報道;2017年,天舟一號發射……而今年,我們還將做關于嫦娥四號的相關報道。
在參與報道的過程中,我可以更直觀地了解中國航天事業。中國的航天事業在近幾年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我們正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轉變。現在,對于航天的報道,我的角色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不僅要完成主持的任務,還需要負責整個節目的統籌、設計。我想,正是因為國家的發展,航天的發展,給我個人的職業甚至整個新聞行業都帶來巨大的變化。

工作中,我始終要求自己以嚴謹、專業的態度對待每場直播;主播臺下,我不斷學習,勇于嘗試和改變,用愛心為社會帶來溫暖。除了做主持人,我現在也有一些 “兼職”工作。比如說上海市政協委員、青聯委員、上海青年志愿者協會的理事等等。選擇參與這些工作,是因為我始終告誡自己,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除了自身的努力,更多的是得到了這個社會以及社會公眾的饋贈,所以我要用這樣的方式去回報社會、回報公眾。
市政協委員的工作讓我感觸頗深,通過政協委員這個身份,我可以用提案或建言的方式來推進政府做相關方面的工作。我可以利用這樣的渠道、再加上新聞人這兩個身份,成為公眾與政府的橋梁,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2015年開始,我連續三年參加“一個雞蛋的暴走”公益活動,累計籌款金十萬元,幫助少數民族孩子圓藝術夢想。作為上海青少年維權平臺形象大使,我為多家單位的青年開展公益講座;作為上海市靜安區禁毒宣傳大使,我多次深入社區參與禁毒宣傳;作為一名志愿者,我為盲人講解無障礙電影,關注自閉癥兒童群體……參與公益、帶動大家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也正是公眾人物的基本社會責任。
我生于1981年,雖不與改革開放同歲,卻與改革開放共成長。參與工作十多年來,社會環境在變,節目在變,我的身份也在變。但是,我始終保持對事業的執著,對觀眾的真誠;始終牢記“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始終踐行做有溫度的新聞,做有靈魂的新聞人。相信在未來我會繼續堅守在這里,實現個人的成長,也見證社會的發展進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